第128页(1 / 1)

加入书签

('

“时间挺紧促。”谢誉勾紧他的肩,闷声道:“那,陛下今日是有什么吩咐?”

温谦蹭着他的脸,找他的唇:“你我之间不要这么讲话。”

谢誉哼过几声:“说正事。”

“说起来,还要谢谢你在恩谷寺的时候把迪沙耶杀了,坐实了他对我国图谋不轨。我直接出兵,天经地义。”

“不客气。”谢誉道,“只是你这一走,京城怎么办?”

温谦抱他抱得紧:“我已经拟过圣旨,由你来监国,内阁另外三位大臣辅之。另外,很快袁瑾也可以启蒙了,想了很久,还是拜托你来教他。”

谢誉哀叹:“你这吩咐也太艰巨了。”

“谁让我的阁臣这么厉害。我会立袁瑾为储君,你便是太师。”

“你这一去,不知道要多久。阖国形势复杂,不必狄戎容易击破。”

“有你在京城坐镇,我又没有后顾之忧。”

“闭嘴吧。”谢誉定定地望着温谦,不仔细看根本察觉不出来眼睛有些红,“千万注意安全。我可不给你收拾烂摊子。”

温谦嬉笑道:“遵命。”

“崇华殿事情是不是很多?明天很忙,你回去休息吧。”

“那你呢?在这里继续写公文?”

“嗯,这些都是近日礼部主持大典的记录。”

温谦叹了口气,他突然起身,吓了谢誉一跳,迅速地抱紧温谦的脖子。他道:“你干什么?”

值房的床被收拾的干净,温谦把谢誉放在床上,说:“你睡吧,礼部剩下的那些东西,我帮你写。”

“这怎么使得?”谢誉按住他,“况且我们,字迹也不一样。”

温谦笑了:“你写完之后给谁看?”

“当然是给陛下...”谢誉说到一半才反应过来,他跟着温谦牵动了唇角,妥协了:“好吧。”

见他躺下,温谦俯身吻上额头:“睡吧。”

床很小,谢誉心事重重的辗转反侧。油灯的烛光像星光明亮,温谦坐在书案前写着公文。谢誉睡不着,他小声道:“温赋溢。”

温谦抬起头:“怎么了?”

“温赋溢。”

“我在呢。”

“温赋溢。”

“嗯,我就在这里呢。”

今年的初雪来的晚,冬至已经过去那么多天,现在才开始飘出雪花。谢誉突然有些想哭,在那一声声珍宝般的“我在”里眼睛逐渐酸涩而朦胧。他舍不得过多的品味这份快乐,只能不停地去想别的东西,他怕他无法自控。

窗纸上投着雪花的影子,飘渺又虚无。谢誉闭上眼睛,声音轻的像是在呢喃自语:“我听到雪声了。温赋溢,你走笔的声音重一些好不好。”

四年后,谷雨。

袁瑾已经快六岁了。学海殿的宫苑内,他捧着书册问谢誉:“先生,您对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理想追求是怎样的?”

日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苑内的假石之上,留下大小不一的斑斓。谢誉站在袁瑾的身旁,思索后才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袁瑾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谢大人的人生信条,过了这么久还是和当年一样。”

阔别已久的声音穿过千山万水,谢誉难以相信地朝侧边看去。四年的时光很长,但在这一刻又变成了弹指一挥间。温谦变得更成熟了,下颌上还带着没刮净的胡茬。

谢誉迫不及待地朝温谦飞奔而去,甚至没注意脚下凹凸不平的石路。满心的欢喜蒙了眼睛,他脚下踉跄一下,被温谦扶住了肩膀。

待谢誉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梨花瓣雨一样簌簌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张载《横渠四句》。关于横渠四句的争议似乎蛮大的,但是我还是决定用在这里。所处的时代不一样,我仍然觉得放在这里是合适的。

后记

终于完结了。其实到结尾是硬逼着自己写的,我甚至不敢回头看,对这二十万字带着恐惧。现在看到备忘录里对两位主角最初的设定,感慨万千,却突然不知道怎么表达了。

最先知道我写文的是王小美和鲍老板。明明未来一片废墟,鲍老板和王小美却仍然一直乐观的安慰我。很幸运,很珍惜,因为我真的是很容易崩溃的人。作为陪我走了最后的人,放在最前面感谢。

小温小谢两个在故事里幸福真的太棒了,希望你们可以自由且浪漫的度过一生,途经千山万水,行遍九州。

能写完这个故事真的是太好了,能被您看到我的文字真的很幸运,我的感激无法言语,很荣幸可以在您熠熠生辉的日子里留下一抹淡痕。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