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页(1 / 1)

加入书签

('

而且东吴拥三江之险,聚兵十余万,乃东南霸主。贸然讨伐,恐怕会再现昔日夷陵惨状!”

谯周此话一出,顿时主战派的大臣全都看过来了,对这个老家伙怒目而视。

但谯周选择视而不见,反而紧紧的看着诸葛亮的脸色。

“陛下,臣以为大汉天命乃独一无二,是一国之根本。伪魏篡汉夺得伪天命已经是世人所不容,安能承认东吴鼠辈?”

这时,又一个大学士站了出来,对刘禅行礼道。

“若是江东自立天命,是以不臣,若不伐之恐怕会让天下英雄所失望啊!”

此言一出,群臣皆应和,都认为一旦东吴敢这么做,就得讨伐他。

朝堂上迅速分化了,绝大部分都是主战派。但益州本土派的代表却都咬死认为,现在大事不是这个应当想办法北伐。

讨伐盟友只会让伪魏反推,致使多年以来的运营全白费。

朝堂讨论了很长时间,马谡一直偷窥坐在上面的刘禅。这位传说中的蜀汉后主现在看上去很年轻,眼睛炯炯有神看上去很想有一番作为。

只不过一直沉默着,只是静静的看着群臣争吵。

“丞相,此事可有良策?”

朝堂上吵了小半个时辰,刘禅才突然开口,打断争吵的同时将决策权交给了诸葛亮。

“陛下,臣以为非常时期非常对待!”

诸葛亮已经基本搞清楚群臣的态度,沉默良久道。

“对东吴的小心思,我们恐怕不能深究。只需遣一使者往江东,与东吴断交绝使,再不往来即可。”

“现在,还是北伐更重要!”

诸葛亮话刚说完,就听到马谡的声音响起,

“丞相!不可啊!”

第124章 死谏

马谡突然站了出来,让整个朝堂都愣了一下。“丞相!不可啊!”

马谡一听丞相马上要一句话盖棺定论,而且并没有打算伐吴的意思,顿时坐不住了。连忙站了出来,拱手向刘禅与诸葛亮行礼,朗声道。

“东吴不义,与我大汉早就有切骨之仇。而今若是再伪造天命,此国仇家恨是蜀地小儿都咬牙切齿。”

“若是此时选择了息事宁人,恐怕往后益州百姓都要大失所望了。”

天命这个东西,作为后世人的马谡看来是真实不存在,但又存在的。

他实际上并不是玄学,也不是什么列祖列宗保佑,而是一个人心的问题。

只要你让百姓相信天命,那从属者就会变得众多,就变成了得道者多助。当百姓英雄不相信你的天命时,你的一切都有可能土崩瓦解。

这不是玄学创造的天命,而是大汉传承四百年创造的天命。

只有让人相信你有天命,相信你一定会成功,人的趋利性才会诱导他们支持你。

而很显然,现在蜀汉的天命已经不牢固了。

曹丕虽然说是篡汉,但用的却是一系列流程走完的禅让。相当于作秀告诉大家,这是他把天命让给我的。

而蜀汉这边,通过先帝的皇室宗亲血统续上血统,但依然让不少人心里犯嘀咕。毕竟你这没有以前的朝廷承认,究竟有没有续上谁知道呢。

而现在,孙权若是再称帝,再造一个完全没有任何根据的天命,那你蜀汉的天命瞬间显得就不值钱了。

你说你的天命是独一无二,没有天命者自取灭亡,那他们为啥现在还活的好好的?一旦下面的人开始犯嘀咕了,开始怀疑了,你再想使出全力就难了。

为啥历史上邓艾率偏军偷渡阴平,能极其轻松的一路打到了成都。这和蜀汉憋着的那一股再兴汉室的气劲已经没了,全国上下全都不认为这个国家还有存在的意义了。

没了就没了,可算没了。

信仰的崩塌,往往是一件件小事的累加,最终导致的土崩瓦解。

所以事实上,蜀汉在这个问题是只有一个选择。只有伐吴,并且取胜,才能才能坚定蜀汉百姓的信心,让所有人相信大汉的天命还没丢。

匡扶汉室,正在今日!所以马谡此次做出了一次豪赌,必须劝说诸葛亮伐吴。

马谡突然站出来,并态度坚定的支持伐吴,让群臣连同诸葛亮都很意外。不少大臣看向了马谡,眼底带有几分审视。

“幼常?他什么时候回来的?”

“他为啥站出来反对丞相的举措?他不是丞相的徒弟吗?”

“不清楚,但应该是因为太痛恨东吴吧?”

“那的确……”

听着下面不少臣子轻声交谈,连刘禅都看向了马谡。

“幼常,此事重大,不能儿戏!”

诸葛亮看到马谡站出来反对他,沉默了一下道。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