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页(1 / 1)

加入书签

('

当然这边打发了不算,她估摸着梁仲宁还是留了些眼线来监督典韦的举动的。

但有典韦那位乡党还在牢中好吃好喝安顿着,日下来也见他的确没有什麽异动,梁仲宁便安了心,将盯梢的眼线又撤了回来。

只是他这刚撤回来便出了事。

他一边听着手下的兵卒将情况说来,一边阴沉着面色赶到事发现场。

等他赶到的时候,正见典韦执着那双戟挡在乔琰的前头,而在他的对面,已经倒着几具尸体。

若这只是濮阳城中不满于他占据此地,要对他所认定的军师先生动手之人便也罢了,可偏偏倒在此地已然身亡之人也是黄巾,还是并非由他统辖的黄巾军。

那都是蔔己的手下。

在这数具尸体的不远处,站着个甲胄加身,一身草莽之气的中年汉子,最为标志性的特征无疑就是在前额系着的黄色布条。

此人面色紧绷地盯着典韦那把像是随时都会朝着他刺来的重戟,将手中的剑死死握紧。

见到梁仲宁赶来,他的面色当即一松,却又旋即变成了疾风骤雨的怒意,“梁靖,你必须给我个交代!”

梁仲宁没理他这怒喝,而是当先对着乔琰回了个歉意的眼神,说了句“先生受惊”,这才转向了蔔己的方向。

在来的路上已然探问得知了情况,梁仲宁自然清楚,虽然乔琰出来走动得频繁了一点,又“正好”凑到了蔔己的面前,可归根结底——

此事还是要怪蔔己,可怪不得先生。

自打他从田氏坞堡中得到那六十万斛粮食和那些个苞肉熏肉以及库存的酱料开始,这蔔己的眼睛就没从红色变回来过。

他们三方是得了大贤良师的指令屯兵东郡,一旦波才部位于长社的防线有变,就需尽快整军合兵,抗击朝廷的这一路兵马。

但东郡屯兵之时,只说三方守望相助,却没说要将全部的粮食都给共享了。

蔔己却不这麽想。

他只觉得姓梁的在藏私。

先前两人推杯换盏之间,勉强达成了个协议,梁仲宁同意将他此番所得分出个一成来,给那两位瓜分,也算是他们屯兵于濮阳城下,他如今作为“东道主”所给出的支援。

但蔔己此人,既能做出先行劫掠村庄,将人转化为流民后令其被迫裹挟,加入他破城掠地的行伍中这样的行动,已能看出——

他不是个胃口太小的人。

何况他自觉三人一开始都是黄巾小方的渠帅而已,现在却已经在统领人数上有了区别,更在心态上有了些飘飘然。

在他看来,梁仲宁先行攻破东郡治所濮阳,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在行军路线上正好占据了优势。

但若论本事,他可实在没什麽让蔔己觉得值得佩服的地方!

尤其是在听闻他竟然还仰赖于一童子的指点后,蔔己更觉得让此人占据有能吃上两年的存粮,实属是个浪费。

两日前,在继续讨要粮食未果的情况下,他得到了梁仲宁的一句“周遭坞堡无数,蔔帅何不自便”的回複。

蔔己此人行事鲁莽,哪里经得起此种激将法,当即就带了人围攻了其中一处坞堡。

可要知道,这坞堡内存粮几许,与坞堡主的财力和所购置的田産多少,实在大有关系。

田氏——别说放在濮阳,就算是放在东郡,也可以称得上是数一数二的豪强。

如此一来,蔔己以蛮力攻破了那处坞堡之后所得到的收获,比起梁仲宁的六十万斛,就实在要少得多了。

人最怕的就是比较。

尤其是在兖州还未有朝廷军队压境的情况下,天然少了一种迫使三人拧成一股绳的外力。

蔔己校查收获的同时,心中对梁仲宁难免微词更多。

这种怨怼,在他尝试朝着另一处规模更大的坞堡动手,又一如先前梁仲宁所遇到的情况一样吃了个败仗后,在他心中越发淤积了起来。

于是当他见到乔琰和典韦二人招摇过市,甚至看到那小童对着他露出了个挑衅的笑容之时,当即就炸了锅。

可典韦是什麽人?

武将的先决条件之一的力气,在他身上无疑是表现得很极端的。

他甚至能单手举起牙门旗这等重物。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上,兴平年间曹操与吕布在濮阳的会战之中,典韦应招破阵,着重装,持十余小戟,敌方已至五步内他依然面不改色,以戟掷敌,攻破敌阵,令曹操得以引军退去。

而宛城张绣一战里,他纵然力战身亡,却也杀出了一条供曹操脱身之路。

这是一等一的虎将!

蔔己本打算给乔琰一个教训,也算是杀鸡儆猴看,给梁仲宁一个警告,却哪里想到自己啃上的是个如此水準的硬茬子。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