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页(1 / 1)

加入书签

('

整支队伍中没有交谈的喧嚣,没有前后逡巡的迟疑不定,只有风雷声动的骑兵踢踏之声,和随后的步卒迈步声响。

在已无积雪作为缓沖,又有前方山壁传响的状态下,这些声音随着震动挪移在过河后的加快,而变得越发有种充斥天地的惊心动魄。

此情此景,让站在山头的呼厨泉不由目露惊骇之色。

他此刻无比庆幸,自己在接到了乔琰让他于此处种地的指令后,并没有做出什麽阳奉阴违的举动。

他也没有因为今年开春击败了先零羌残部,就生出什麽不应该有的野心来。

当并州军不再以分散的状态戍守于并州各处,而是将其中以万数为计的精锐部队聚集在一处,奔袭上那子午岭的时候,呼厨泉几乎有一瞬间以为自己看到的是昔年秦王扫的虎狼之师,正要直接经由那秦直道直接奔袭往长安而去。

但不是。

他们像是一片黑白交错的潮水,在这春日疏淡的日光中朝着山岭下俯沖而去。

正要把这种带给他的震慑,传递给那子午岭后头的凉州大地。

他们是如何让马着重甲也敢这般奔驰的?

他们是如何打造出那等精密的铠甲和武器的?

那位乔侯又是如何让并州士卒都为之效死,带着这种不得胜利绝不回头的气势杀入那兇悍之地的?

在这种行军的浪潮中,呼厨泉无法发出这一句句问题,也并不会有人在此时给他做出解答。

这些并州军好像只会给出一个结果,一个将眼前敌人尽数碾碎的结果,以证明他们是打磨出鞘的利刃!

因他此前屯田于宁县的缘故,这一片的羌人都已避让了开来。

这就让乔琰所统帅的并州军得以急沖过这一片田地的外缘,毫无阻滞地沖入前方的泾水河谷。

顺河谷而行,往南便是通往被董卓严防死守的高陵,往北便是麴义曾经看到的地图上,那处特别标示出的位置。

高平!

高平城是何处?

那是自西汉开辟的丝绸之路上,西出长安以来的第一城。

倒不是说这是第一座城池,而是第一座绝对的军事重镇!

所谓“镇要膂,六盘咽喉,八郡肩背,西塞之口”正是此地!

一旦拿下这里,乔琰也就等同于拥有了进驻凉州的跳板。

如今屯扎于此地的正是与马腾韩遂勾结的钟羌。

也因为他们的存在,皇甫嵩不得不屯扎在朝那城,凭借此地乃是皇甫嵩故里的影响,让他得到最有力的地方支持。

可乔琰没有先与皇甫嵩会合的意思。

钟羌这个羌人部落,是此时这凉州境内的各类羌族中最为强势的一支,他们绝不会对皇甫嵩疏于防範,却难免因为乔琰先前布下的疑阵,而疏忽于泾水河谷的探查。

这也正是她的机会!

不过即便如此,乔琰也不敢有所懈怠。

河谷乃是生命之源。

哪怕没有钟羌,也会有其他羌人前来取水于此地。

谁又知道他们与钟羌到底是合作还是对敌的状态呢?

所以在进入河谷之前,乔琰下达了一条指令——

凡河谷中所见,但为羌人,杀!

第151章 攻占高平

在这直奔高平的第一战面前,乔琰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考虑拉拢羌人部落,以之为自己所用。

高平城南临清水河,北接饮马河,河道环绕作护城河,东西不远处便为山岭,距离又并不足以让人居高临下发起进攻,反而限制了兵卒攻城的队伍展开。

那麽唯独能做的,便是顺着河谷而行,发起对这座城市的进攻。

偏偏这还是一座绝对的坚城。

昔日光武帝为平定陇右割据的隗嚣势力,要拔除的钉子便是高平,但扼守高平的隗嚣部将高峻,愣是将高平城固守了一年有余,若非其军师皇甫文作为使者出使被杀,高峻只怕还不会因为少了个谋划出策之人而投降。

即便如今的高平城还未曾因为北周时期建立原州而修建起第二道外城城墙,可光是那内城也足够进攻之人喝一壶的了。

所以——

只能速攻!

她所率领的这整支队伍也恰如一支扎入凉州心髒的利箭,为这一战中的显赫声威而打出一番雷霆之势!

她可不能被高平城阻滞,像是那凉州叛军包围陈仓一般,成为空耗军力、又在撤离中被杀得丢盔卸甲的反面典型!

乔琰目光冷然地看着前方的河谷推进。

为了减少攻城战中的损失,也为了达到震慑北地郡与安定郡的效果,这些羌人唯有成为她刀下的牺牲品。

至于汉人,则被强制征军为后勤运输队伍。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