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页(1 / 1)

加入书签

('

可是如今,他并不打算更改这个回答。

乔琰对他给出的这个答案也并没有太意外。

她不必再多问韩遂到底给了成公英什麽样的恩德,才让他这样死心塌地地跟随,总归对一位忠贞之臣她也乐于给出几分尊重。

她说道:“那好,我有两个选择给你——”

“一是你死在我的枪下,成全你的忠义之名,二是我令人将你送到韩遂的墓前,你自戕在那儿,你选哪一个?”

前者必随乔琰声名日盛,这位为主尽忠的将领之名也能得以传扬。后者则是能给成公英确认韩遂下葬之地的恩赏。

成公英朝着乔琰深深行了一礼,开口回道:“我选后者。”

地牢阴影投射在他还带着伤势的脸上,却并不难让人看出他脸上的感激之色。

在金城告破之后,这对他来说已是最好的结局。

被人套上了镣铐从牢中带出来的时候,成公英听到乔琰渐渐变轻的声音里,正在与她身边同行之人说道:“这世上总是不缺能为忠义恩情之说而付出性命之人,我敬重这些人,却并不打算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另一人问道:“那麽乔侯觉得自己是什麽样的人?”

乔琰回道:“一个在试图以自己的办法和规矩来开辟新路的人。”

“走吧,我们去见见阎行,我想知道,在忠孝之间,他会选择哪一个?”

后面的声音,成公英就再听不到了。

七日之后,一条消息在金城传开。

韩遂旧部阎行,在以投效并州牧为名得获自由后,忽然召集亲随叛逃,将负责看守他的并州州牧假佐贾诩劫为人质,夺了一批坐骑和武器逃走。

同样选择投靠并州牧的韩遂旧人中,一时之间人心惶惶,生怕乔琰因为阎行此举而连带着怀疑到了他们的身上。

好在乔琰并没有一棍子打翻一船人的意思,只让他们继续各司其职,不必多想。

在衆人的目光中,她下达了追击指令后,便登上了金城的城墙,朝着南面望去,似有几分怅然之色。

怎奈陇右群山连绵,让她在朝着那个方向看去的时候,能看到的也只是山岭横于眼前而已。

可只有乔琰知道,她在看的还有些别的东西。

比如说——

此刻策马往长安方向行去的阎行,似有所觉地摸了摸自己的胸口。

在他衣衫之中夹带着的,正是韩遂写给董卓,请其出兵为援的信。

不过如今这封信上,还沾了韩遂的血。

这便是阎行要按照乔琰的计划,带给董卓的信物!

第163章 天赐谋士

“你可以稍微放慢一点速度了,你是年轻人经得起折腾,我年岁不小了可经不起这个。”贾诩无奈地叹了口气,从阎行的后方出声道。

从名义上来说,他是阎行在逃离金城郡的时候,恰好因为身在他的附近而捎带上的。

作为一个运气不太好的人质,他还充当着挡箭牌的作用。

在阎行逃离金城郡的这一路上,乔琰是不会给他放水的,但可以因为消息的滞后,让他可以打着贾诩的招牌沖出去,再不然便是让人因为贾诩还在队伍中而投鼠忌器。

不过从本质上来说,他可不是人质。

贾诩这一开口,阎行立时放慢了马速。

他们已行至汉阳郡,过了前方的上邽就是右扶风,也就进入了司隶境内。

在凉州各地悍勇骑兵并不少见的情况下,贾诩和阎行的这一队人若不刻意表现出个戒备忙慌赶路的状态,其实并不会被人觉得,他们乃是从金城郡逃离出来的。

阎行拨马回头,便见贾诩摆了摆手。

他说是说的什麽年岁不小了经不起这个,可他毕竟是凉州人出身,又在乔琰对下属体质的文武一把抓中被专门训练了一阵,还不至于骑马赶路都做不到的地步。

不必担心他被颠簸出了什麽意外。

看起来是这样不错,阎行还是忍不住又问了一句:“以先生的本事,为何会只在君侯的麾下担任一个假佐的位置,而没有高升?竟要来受这样的罪。”

阎行是与贾诩在葵园峡交过手的。

虽然说真正意义上动手的人是褚燕和麴义,可若无贾诩在背后为他们出谋划策,阎行怎麽想都觉得,他们没有这麽快站稳脚跟。

按照这样说来,贾诩就算是做个军师谋主也没有问题。

想想昔日差点被凉州军拉出来做个招牌的名士阎忠,再想想他眼前的贾诩,谁强谁弱一眼可分。

贾诩便属于那种凉州人巴不得给他供起来的人才。

可事实上,在并州境内,贾诩只有个假佐的名头。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