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0页(1 / 1)

加入书签

('

乔琰所下达的这道指令,与其说是在让他们趁着眼下还不算太忙碌之时能够人尽其才,再多帮她干一点活,还不如说,这是在给他们下达最后通牒。

有些话藏着掖着没有任何的意义,反而显得他们在这位帝王面前像是个丑角。

尽快坦白才是正道。

在意识到这句潜台词的那一刻,郭嘉和诸葛亮又不由叹了口气。

他们此前的担心果然还是变成了现实。

但想到他们做出的种种尝试都没能令自己重新回到原本的世界,他们又觉得,在此时收到这样一份可能大有麻烦的邀约,或许也是一件好事。

反正,情况已经不会比现在更坏了。

就是……如果在见到那位陛下之前,可以先不见到那位小皇女,或许对郭嘉来说会更有心理安慰一点。

谁让这孩子上来就是一句,“我就说你有鬼吧!下次你可得记住了,我给了个猜测之后你可千万不能直接顺着说了。”

她想了想又接了一句,“不对,你应该没有下一次这样接话的机会。”

“说起来,你也太小瞧我母皇的本事了,居然反複出入洛阳城门,想通过马车经过发生互换的地方来情景再现吗?这也不是郭刺史会做出来的事情。”

说到这里,乔桓又小声嘀咕了一句:“我记下了,这不是可行的策略。”

郭嘉重重地咳嗽了一声,打断了乔桓的自言自语,“互换?”

他本以为,那位当朝天子至多也就是发绝他和诸葛亮的情况有异,却怎麽也想不到会被如此精準地说出互换这种说法来。

乔桓一捶掌心,“哎呀,说错了,母皇只是说,她从你对郭奕的反应里看出来,你很有可能也是郭嘉,不过不是跟她一道经历了大雍建设的郭嘉。总之我也闹不明白是个怎麽回事,你还是跟母皇去说吧。”

诸葛亮朝着乔桓看了一眼,见这行为举止颇有些跳脱的孩子,虽在口中说着什麽自己不明白,可光看她这聪慧异常的神情,也绝不像是不明白的样子。

这位大雍陛下以天子之尊生育本是万分危险之事,但以眼下的情况来看,这个决定却并未出错。

大雍朝堂之上的一部分向心力,只怕还得是这位小殿下带来的。

她越是能表现出承接权柄的天赋,这新起之王朝基业也就越是稳固。

在这一点上,乔琰的运气实在是要比他那位主公好太多。

但此时显然不是去计较此事的时候,在乔桓以自己还未到议事年龄止步于门口后,他和郭嘉踏入了这洛阳北宫之中的御书房内,见到了接到通传后便等在这里的乔琰。

在这出转换时空的意外发生以来,诸葛亮只在朝会之时见过乔琰,无从做出个对比,郭嘉却可以在这两次近距离的正面交锋之中清楚地比照出来,乔琰此刻的上位者压迫感远比当日要强得多。

哪怕因为体格强健的缘故,这年岁不过三十多的帝王在外貌上看起来还显得过分年轻,可坐镇天下十数年的威势,绝非在三言两语之间便可形容。

更让人直观意识到这份气场的,是她此刻的目光全然不像是朝会之上一般,于面对老臣新人之间尚有几分亲切,而是一种完全在看待陌生人的状态。

在她的身边还有另外两人。

其中一人乃是太史令的任鸿,也不知是否是要让此事被原原本本地记载下来。

而另外一人,则是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二三岁的女冠。

身着道袍的女孩捧拂尘而立,面色稍显几分苍白,几乎看不出在她的脸上有什麽表情。

但当她擡眸朝着郭嘉和诸葛亮看来的时候,却自有一番目光如电的锐利。

只是这份锐利稍纵即逝,很快又回到了敛目站立的样子。

乔琰似乎并未留意到这女孩对二人的打量,已开口说道:“两位是聪明人,也看懂了我的意思,想来在你二人抵达此地的路上也已经听到淮序所说的话了,那我们也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把该交代的事情都给交代个清楚。”

“我虽然不知道为何在这洛阳城中的官员里只有你二人被另外一个背景的自己所取代,也不知道为何你们还能恰好凑到了一起——”

诸葛亮心中苦笑,这个问题何止是面前的大雍陛下不知道,他和郭嘉也不知道。

“总之事情已经发生了,像是你们这等回避问题的态度总不是处理之法。”

“何况,出现这等情况的还有两人。”

在乔琰说到“两人”二字的时候,任鸿的眉头动了动。

但她并没有打断乔琰的话茬,因在场之人的目光大多集中在了乔琰的身上,也并没有被人注意到她这个微妙的动作。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