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页(1 / 1)

加入书签

('

宋时霁一看,那手掌里捧着约莫十几颗珍珠,大小不一,但每一颗都晶莹圆润,成色极佳。这些珍珠是他们沿岸找到的,每走几步就能捡着一颗。据他们推测,许是海啸那日,沉没了一艘宝藏船,满船的珍宝落进海里,又被浪卷到了岸上。

既然岸上都落了这麽多珍珠,想必海里肯定更多了。可毕竟前几天才刚刚发生过海啸,他们也不敢在此时贸然出海,看见宋时霁过来,便想着不如让她去,看看能不能捞出来些什麽。

宋时霁乘着一条木船上了海。码头上人来人往,太阳升了又落,一天一夜过去,打捞上来的珍宝已经装了满满当当一个麻袋:珍珠、玛瑙、翡翠、黄金……所有人都看得傻了眼。

宋时霁将木船泊回码头时,不经意瞥见角落里一条船的船舷,目光定格住了。

这时,耳边传来一声“宋时霁”。她猛一回神,这才发现自己正握着麻袋的一根编绳。

叫她那人是个中年男子,身材也称得上是健硕,见宋时霁神色依然恍惚,那人提高音量,又说了一句:“宋时霁,我们这里完事了。”

宋时霁一看,周围的人都目光戒备地盯着她。她愣了愣,松开了手,那名中年男子赶紧将麻袋拽了过去,其余几人一拥上前,将那一麻袋的宝贝稳稳护在身后。

宋时霁“嗯”了一声,往后退了些。一衆人围着麻袋,你一句我一句,开始商量起哪些宝贝该归谁,没人再搭理他。

宋时霁默默离开,走向码头一角。

若不出意外,那位老伯海啸时乘坐的,应当就是泊在角落里这艘船,看起来已经饱受摧残,船底直接破开了一个大洞。从远处看,这艘船的整个船舷,都萦绕在一轮银白色的光晕里。

离近了看,破损的木船上萦绕着淡淡的光晕。

那日老伯说破了嘴皮,都没法说服镇民,自己当真是看见了神仙降世。

想来他们一定是看不见宋时霁眼前之景,才会觉得老伯是吓出了病,在异想天开地说胡话。或许就连老伯自己都不知道,原来证据早就撒满了他的整艘船。

神来到人间,除非自己愿意,否则须先化作凡身□□,才能为凡人所见。

这船上的羽毛,想必是在神化形前落的,因而只有宋时霁能看到。

她将那几根羽毛收进手心,回了灯塔。

只要有宋时霁在,这座灯塔便是亮的,如果她偶尔需要外出,便在塔顶续上一盏灯,通常过不了一两天便会回来。

宋时霁拿出很久以前就放在这里的光石,加以打磨锻造,又将其放在灯塔顶端。璀璨的光辉流溢而出,铺满了整片海。

那个缺了门牙的小孩又跑到了她这里来,坐在沙滩上仰头望着她。

小孩子到了这个年纪,总会对她産生好奇,等再长大些,便会对她失去兴趣,变得跟那些大人一样。

这些,宋时霁早就习以为常了。

等到宋时霁将光石安放好了,从灯塔上下来,小孩歪着头问她:“你放这个做什麽啊?”

宋时霁说:“我要走了。”

小孩瞪大了眼:“你要去哪里?”

宋时霁说:“我不知道。”

小孩说:“你一个人走吗?”

宋时霁摇头。

小孩说:“那你要跟谁一起走?”

宋时霁思考了一阵措辞,道:“跟我爱的人。”

小孩皱起了眉说:“你不爱我们了吗?”

宋时霁说:“不一样。”

小孩说:“没有不一样,你就是不爱我们了,所以你要走了。”

宋时霁重複着那句话,说:“不一样的。”

小孩变得很不高兴,嘴里嘀嘀咕咕的,好像在说宋时霁是个坏人,自私鬼,大骗子。

宋时霁默默听着,等她生气生完了,骂也骂累了,就把她送回了家。

几天后,宋时霁回到受灾的小镇,告诉镇民可以从避难所出来了;至于受困此地的外地人,现在也可以安心返航。

只是,一行船只停在码头,却始终怯怯不敢上海。这场海啸虽是没有造成什麽严重后果,可毕竟来得蹊跷,去得也蹊跷,有人担心,如此怪象,会不会预兆着一场更大的灾难。

不过,有人却说:“你们别总把事情看得这麽坏嘛。”

“知道前几天,他们从海里捞出了什麽吗?珍珠,玛瑙,翡翠!怎麽看,这都不是什麽兇兆吧!说不定是有神仙下凡,来给我们送福音了呢!”

这时,那位打渔的老伯从人群中蹿了出来:“对对对!我都说我看到神仙了,你们还不信!宋时霁,你懂得最多,别人说的我都不信,我就信你的,你跟我说实话,是不是有神仙来了啊?!”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