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页(1 / 1)
('
玉佩放在沈清秋手上,衬得他那双手愈加白皙,骨节分明。沈清秋端详着那块玉佩,一双美目眯了眯又舒展开来,随即他勾起唇角,嗓音中带着一丝丝愉悦,道:“是了,就是这块。他以前佩戴的便是这个。”
沈清秋边说边看向洛冰河,只见洛冰河怔怔地盯着自己,他也没多想,将玉佩还给洛冰河,并叹了口气,道:“曾经那些事,是为父不对。你父母有恩于我,我却没能及时将你认出来,还冷落了你如此之久,倒让我心中难安。”
周围的丫鬟和侍从们听到这些话,却是连下巴都要惊呆了。
他们、他们听到了什麽?摄政王在好声好气地道歉,还是对着那个受冷落的养子?
随即他们的脑回路又转了一个弯——能让摄政王做出此番举动,那位故人对于摄政王来说一定很重要吧。
此时大厅里的衆人几乎连呼吸都顿住,只听沈清秋转过头对身边一丫鬟道:“你去为洛冰河準备间厢房,再叫人打些热水,送去干净衣物。”
“好、好的!奴婢知道了!”那丫鬟边应答着边慌慌忙忙退下。
洛冰河只是沉沉地望着沈清秋,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夜晚,洛冰河穿着干净的衣物,睡在柔软的床上,温暖得似乎要将他陷进去。呼吸绵长,蝉鸣入耳,窗外雨声渐渐小了,变得温柔而细腻,似乎能抚平一切。
今天种种不停浮现在眼前,洛冰河感到前所未有的混乱。为什麽?仅仅因为他是故人之子就忽然对他好了,身份难道真的这麽重要吗?之前他只是乞丐,所以沈清秋就不管他的死活,现在只因为他换了个身份,沈清秋就要来补偿他了吗?
洛冰河紧紧攥住手中的玉佩,竟有些惶恐。
他清清楚楚地明白,这块玉佩是假的。
而沈清秋的朋友,定是声名显赫的大人物,绝不可能佩戴一块假的玉佩。
更何况,这块玉佩是他母亲给他的。
沈清秋一定是看错了,误把假玉佩看成真玉佩。
自己并不是他要寻找的那个人,却在享受着不该拥有的关爱。
他不是沈清秋要找的那个故人之子。
第三章
第二日一早,沈清秋按着原主的记忆,整理好衣装便去上朝。
其实在整理穿着时,他还专门在铜镜中观察了一会儿自己的样子。此人相貌和前世的他十分相像,简直可以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只是更为棱角分明。五官俊郎,容貌端正,眸色是浅浅的琥珀色,嘴唇较薄,皮肤白皙,整个人看着就知道不太好相处,还是一幅薄情长相,却也极为吸引目光。
而沈垣穿过来后,沈清秋这具身体的面部表情不再那麽僵硬和死板,虽依旧是冷冰冰的,却没有那麽刻薄,反而多了一丝丝柔和。
现在沈清秋也终于明白,为什麽昨日的洛冰河会盯着他看了——他那时无声地轻笑了下,刚好被洛冰河逮到。
简直就如同ooc当场被出警。沈清秋无奈。
今日朝廷上并无什麽大事件,只是出现了书中的第一个转折点,虽然看似微不足道,却对后面的情节有着重大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近日入夏,岭南一带多降暴雨,有地区发生了泥石流和滑坡等自然灾害,百姓无家可归、哀嚎一片,等待着朝廷的支援。
原着里沈清秋对此不闻不问,甚至克扣了救灾的饷银,只为培养自己的军队实力。朝廷之上,他提出建议,派出士兵帮助百姓重新修筑家园,不料残存的山不知怎的又坍塌下来,士兵与百姓躲避不及、死伤无数,还发生了不小的动乱,他们花费许久时间才镇压下来。
后来的沈清秋会落得个假死下场,自然是这件事也被提起,掺到了其他大臣的奏本上,让皇上下定了将他打入大牢的决心。
“臣以为,应当把当地的百姓控制在原地,以免其四处逃窜,从而引起骚动,发展成暴乱与反叛。”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臣子站出来,毕恭毕敬地说道。
沈清秋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这个人,又察觉到皇上捋着胡子点了点头,有一种上前把那位兄台摇醒的沖动。
兄台,强行控制百姓是没用的啊!你控制得越厉害就有人越不满,也会有人越想反抗。况且百姓们还面临着原地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坍塌的风险,怎麽可以把他们控制在原地!
再说了,民以食为天,百姓们只要能吃饱饭、保住命就会心满意足,谁会去没事找事搞暴动?真当他们像王公贵族一样需要享乐才能充实空虚的生活吗?
尚清华为啥要把书中人物的智商降到及格线以下啊!皇上还颇为欣慰地点了点头!简直了!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