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页(1 / 1)
('
“你说不知道叛乱一事,可我们搜出的铠甲确实真的,贵家在铁匠铺里留下的过量残渣也是真的。”因为刘啓下令禁止对犯人严刑拷打,甚至规定了笞刑的数量,所以张汤挑了几个熟手过来“伺候”犯人,并且对他们实施精神折磨。
当然,为了体现刘瑞不是残暴之人,审讯的只有明显参与叛乱的心腹和各家的中心人员,住的远的和等级不够的连同内宅女眷都被严加看管,但也保证了最基本的优待。
“尔等是当本官是傻子,还是当前去抄家的士卒都是瞎子?”张汤让人泼了犯人一身盐水,一字一顿道:“谋害太子属十恶不赦。”
“你们究竟是蠢吶!还是傻啊!”居然在来往的文书上明明白白地写了要搞死太子。
有这证据,别说是他们已经準备盔甲,就算是口嗨也能凑个三族套餐。
张汤觉得他来审讯这群人绝对是大材小用,是在侮辱他的工作能力。
天知道为了给彭城郡的某些人点颜色瞧瞧,他可是走赵禹的路子接了不少审讯的好手。
结果这群和他一样来之前如临大敌的人碰上令人一言难尽的货色……
默……
这真的是要造反的人吗?
感觉不是犯人疯了就是他们出幻觉了。
“首恶和从犯自是要严加审讯。”
“买来不足三四年的家仆先走梁国送去少府。”刘瑞自认为不是好人,也不能在一拍脑门一跺脚地情况下终结西汉的蓄奴习俗。但是作为良心尚存的人,加上先帝与刘啓一直都在维护自己的好名声,所以西汉多少还是在法律上保护了奴婢们的人身安全,并且和秦朝一样订了可赎,可特赦的政策。
最重要的是,西汉承认了杀奴婢犯法,甚至要偿命的条律。
是以在关中还是存在虐待奴婢的黑暗秘事,但也不会表面上做的那麽难堪。
尤其是太皇太后和太后都曾深受家贫或战乱而险为奴婢,因此在这方面查的很严。
所以在刘瑞看到下狱的那几家里有不少瘦骨嶙峋的奴婢后,他诡异地沉默了,随即陷入了自我怀疑:“把人虐待成这样他们就不怕睡觉时被人扎上一刀吗?”
“您为何会这样说?”李三不想用莫名其妙的眼神看着刘瑞,但还是难以掩盖困惑的语气:“这些连奴婢都算不上。”
“毕竟奴婢好歹记录在内呢!可他们不过是死了也无关紧要的私奴。”
李三说罢还强笑道:“彭城郡算是好的,铜铁矿不多。您要是去铜铁矿多的地方瞧瞧,那才叫惊喜呢!”
“朝廷……”刘瑞本想问朝廷不是彻查过隐户并且将犯法的弃市吗?但是想到两千年后都还有人知法犯法,而且此时的通讯条件与制度无疑是给想犯法的豪强打了针强心剂,所以也就没有问出这麽愚蠢的话。”
“罢了,查清底细后送去少府,然后派去修阳陵吧!”
阳陵一成,皇帝肯定会大赦天下,那时参与修建阳陵的官奴婢便有机会成为庶人。
“家上仁慈,实乃社稷之福。”李三恭维了一句便安排下去。
只是这些奴婢好处理,主犯及从犯的家眷就不太好管,还是得由专业人士定个罪。
“说起来,因为刘濞的缘故,桃侯刘舍从少府挪为太仆,可算是被气了个半死。“太仆虽掌舆马和马政,可这里有太多人分得一杯羹,哪像少府,职能够多,也更容易捞钱。不过有一说一,刘舍这个少府令确实当的不咋地。这也跟他们这家始终进不了权贵圈子有关。
毕竟是项襄之后啊!
若不是他们够老实,够受人排挤,也不会安安稳稳地活到今日。
“神公也只是複起后用来应急的,孤也要考虑一下少府令的人选啊!”
文党也好,张汤也罢,他们都太年轻了。年轻到作为九卿根本压不住人。
少府可是皇帝的命根子。无论刘瑞喜欢与否,他都得找个老实本分的在自己的心腹大臣们成长起来前帮他管着少府。
与其让刘舍来或是让少府改姓为汲,不如……
不如让石奋来吧!
石奋够平庸,够听话,也够老实。
管理少府不需要太过聪明的人。
让石奋坐个过度,然后将蔔式和聂壹扔进来,也不怕外行管内行的赔光他家的棺材本。
有了计量的刘瑞琢磨着回去后如何让还是中大夫的石奋上来。
而在彭城郡掀起一股腥风血雨时,刘濞也在进攻的路上撞了个满头是包——因为他既不听田禄伯的建议走武关直切关中,又不停桓将军的建议分四路夺下河南郡。而是让刘驹留守吴国后与应高会和,然后以淮南王刘安为人质逼迫淮南丞相张释之开门。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