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页(1 / 1)

加入书签

('

卫夫人?

认真搜集关中情报的程郑臯微微一愣,本想从中得些关于皇帝宠妃的事,但是那群少女已经用完点心,起身拍拍身上的残渣道:“时候不早了,我得在我阿父回来前归家。”

“嗯!那明天还去上林苑训练吗?”

“肯定要去啊!不然你在卫夫人那儿成什麽人了?”某个少女老气横秋道:“男人有男人的圈子,女人有女人的圈子。男人要是进不了某个圈子,不得女人去打探消息?”

“说得也是。”

程郑臯在这群少女擦肩而过时侧身避开与对视,瞧着杯中浅盈盈的茶水若有所思道:“卫夫人吶!”

其实不止关中的少女经常提起皇帝身边的第一夫人,就连远离京畿之地的地方也对皇家的秘辛……尤其是卫穆儿这种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女人异常好奇,甚至还有文采不错的世家女子偷偷去写皇帝与卫穆儿的同人,结果越编越离奇,就差把先帝与不问世事的薄太后虚构成阻止两人的恶婆婆……

当然,这种比较劲爆的小说只在闺阁里偷偷流传,并且还像《长恨歌》般没有指明到底是谁。

在来关中前,程郑臯对传说中的卫夫人嗤之以鼻,断定这是闺阁女人的无聊之言。但在关中走一圈后,他又不得不相信卫穆儿对刘瑞是有那麽点影响力,毕竟抛开妲己褒姒的负面印象,齐君王后,高后的例子就在眼前。

如若对方真有皇帝进言的能力……

程郑臯的眼神渐渐变得锐利起来。

唯一的难题是他要如何搭上对方。

或许能从卫穆儿的阿父下手。

“你去打听下卫夫人家的事。”下定决心的程郑臯对着仆人轻轻说道:“拿点酒钱,记得让六子跟你一起去。”

“诺。”能陪少君出来干活的都是家中老人。

如果不是身份不允许,读书多年的程郑臯当然想去考场试试,但是他的姓氏在那儿,关中的小吏又不全是尸位素餐的蠢人,所以在面试时就有人刷下他的资格,算是给程郑家的公子一个体面的结束。

对此,程郑臯感谢这种“温柔”,但他绝不接受自己灰溜溜地离开。

绝不。

随他赴京的老仆虽为少君的经历感到难过,但未因此丧失理智,而是想着从卫家的奴仆入手,避免引起卫家乃至未央宫的警惕。

…………

不知是疯掉的那个考生刺激到他还是科举的试卷难得让他怀疑人生,总之在科举结束后,公孙弘在专供学子的公馆里躺了两天才缓过神来,然后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中。

堪称是当代範进了。

不过论个人能力,公孙弘比範进强的不是一星半点,同时也很善于捕捉转瞬而逝的机会。

“这位夫子(古代对年轻男子的尊称),按照陛下的旨意,待科举成句公布三天后,尔等便不再享受免费厢房,所以还请赶快找到落脚之处。”阳陵县的公馆伙计都是见过起起落落的机灵人,因此对挤钱来京的学子们都很客气。

好在这群读书人把面子看得比什麽都重要。

纵观前史,资助学子暂留京师的皇帝仅此一位。

阳陵县作为新君登基后的开发重地每日要接成千上万的“游客”与会在此处暂时落户的人。

尤其是在太学府正式开张后,那些前来求学的人总不能在太学府里打个铺盖就此生根吧!

权衡之下,这些在太学府里免费住了半年之久的学子们也该离开了。不然按照範进中举的疯度,不以这种“温和”的方式赶走他们,他们也会成为当地的安全隐患。

“天子仁慈,将赐所有归家学子一千钱的路费。”公馆的伙计见公孙弘交际不多,穿的也很朴素平凡,所以秉着职业素养提醒了句。

第247章

“旅费?”公孙弘是真的震惊了。

西汉以前就没听说过皇帝资助读书人的。

搁在先秦,有个愿意筑台纳贤的君王就已称得上鲜明无双。不然在晋国亡后,燕齐之地的好名声是怎麽来的?

一方面是秦楚的名声太烂,晋国三家与宋赵的行为又太蠢。另一方面就是燕齐资助的读书人够多,所以有人投桃报李地为其说话。

相较于科举産业发达的宋代以后,刘瑞做的真不算多。奈何搁在西汉真是惊为天人,以至于某些学子痛哭流涕道:“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公孙弘倒没某些学子表现那麽夸张,但也对此吃了一惊:“陛下真是出手大方。”

保守来看,关中光是参加笔试的学子就有一万七千人,其中除去榜上有名的两三千人,陛下光是直接补贴给学子们的路费就有一千四百钱。这还不算安排下去的养廉费与一万七千余学子在阳陵县的住房费。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