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页(1 / 1)

加入书签

('

更需要给关中占领闽越一个绝妙的借口。

“如此我就放心了。”比起赔给受害者的小钱,乌伤翁主更怕不能控制已经群情激奋的东瓯人。

东瓯人讨厌汉人吗?

当然讨厌。

但是跟闽越人相比,汉人似乎也没那麽讨厌了。

只是……

“拿下闽越后我要如何调节东瓯人与闽越人的矛盾。”想起两族水火不容的模样,乌伤翁主真是头大如斗:“这可怎麽调节啊!”

秦灭六国后,最不服秦朝统治,闹得最狠的就是赵地楚地。长平之战,蓝田之战让赵人楚人几乎家家戴孝,自然恨透了使其如此的老秦人。

而东瓯与闽越正如之前的老秦人与老楚人。

当然,就国力而言,东瓯与闽越自然不及秦楚之万一,可就仇恨度而言,却并未因此逊色多少,反而还加上一个“热乎”的BUFF。

乌伤翁主:毁灭吧!赶紧的。

许钱不知乌伤翁主为何露出死了阿父的表情。

不过就事实来看,乌伤翁主的阿父确实死了。

而且还是死得透透的。

…………

南越,都城番禺。

这几年无疑是赵佗这辈子最难熬的时光之一。

作为秦朝唯一善终的将领,赵佗能活到今日一靠关中战乱不休,二靠自己心髒够强。

想想他当年见过的都是什麽人……秦始皇、扶苏、李斯、王绾、王翦、冯去疾、赵高、胡亥……能与这群狠人相处的那是一般人吗?当然不是。

故赵佗一直看不起刘家。

看不起那个身为秦吏却反了主君的两姓家奴。

然而不管赵佗如何蔑视刘氏,蔑视这个发迹前扒扒族谱也只能找到一介大夫的泥腿子的家族,都无法推翻刘氏已得中原天下的事实。

一想到这儿,赵佗的几乎想笑出声来。

春秋战国近五百五十年,几百个国家打成猪脑子竟白白便宜了姓刘的匹夫!!

可笑吗?

这实在是太可笑了。

同样可笑的还有大秦……赵佗效忠的大秦。

那是个多麽伟大而幸运的王朝啊!

七代明君,一统中原。

结果这几百年的努力就是为了创造一个十几年的短命王朝。

这可笑吗?

这实在是太可笑了。

可笑到让贵族出身的赵佗都没法说出“贵族永远是贵族,泥腿子永远是泥腿子”的至理名言——因为那群举兵造反的泥腿子们已经用刀子证明贵族和泥腿子一样,都只拥有一个脑袋。

“老兄啊!你可不能不管弟弟啊!”南越宫殿里,闽越王余善拼命挤着干涩的眼珠,愣是榨不出一滴泪来,看得赵佗那叫一个无语:“行了,惺惺作态的也不怕寡人呕出声来。”

余善立刻收起那副辣眼的表情,但还是在赵佗按压眉心一点时小心翼翼道:“这不是太着急了吗?孤哪知道底下的人都那麽没眼色,居然真在汉境里烧杀抢掠了一番。”

赵佗没有戳穿这个睁眼说瞎话的男人。

是谁和他一样在关中的皇帝镇压刘濞后滑跪道歉的?

是谁和他一样文书上写着“吾与大汉为父子之国”的?

合着关中换了个皇帝,你就可以不认账了?

真有那麽美的话,你还来找他作甚,直接带兵踏平关中,让刘氏的小皇帝认你为父啊!

当然,这些话也只能在心里说说,表面还是得心平气和道:“底下的人确实不懂事。”

“不懂事到连人话都听不进去了。”

余善的笑容立刻散去,整个人都阴沉沉道:“老兄长,我们一定要这麽说话吗?”

如果是平日里的余善这麽说,赵佗肯定笑着安抚。

可今时不同往日。

余善已非赵佗需要拉拢的闽越王,而是一根扎过汉皇,随时会被连根拔起的钉子。

更可怕的是,当汉皇扫过百越之地时,他是否会嫌南越这根更大更硬的钉子也十分碍眼,顺手将他一并拔去。

赵佗不敢去赌刘氏皇帝的容忍度。

因为刘瑞实在是太年轻了,年轻到让赵佗条件反射地想起那个败了大秦百年基业的胡亥。

唯一令他感到庆幸的是,大汉的新君不是胡亥,而是和他阿父大父乃至高太父一样的聪明人。

而与聪明人打交道的好处之一就是你狠清楚对方是能谈条件的,而不是像胡亥那样砸烂桌子。

“你让我怎麽帮你?”活太久的好处之一就是破事见多了,所以能够心平气和地看待问题……个鬼啊!

想想已在长沙国和桂阳郡集结的士兵,赵佗气得抄起杯子砸向余善:“你说说,你让寡人怎麽帮你!!”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