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页(1 / 1)

加入书签

('

要是像河间王刘德,长沙王刘发那样能干事的也就算了。再不济,你也学学鲁王赵王和江都王,老老实实地当个打工人吶!

折腾黔首算啥本事。

等着被坐罪国除吗?

“……皇兄,你的脸色又变差了。”信乡长公主瞧着刘瑞上一秒还兴高采烈地与她谈论八校尉的事儿,下一秒就眉头紧锁的好似準备提刀杀人,是不是匈奴或南越那边……

“不是。”刘瑞的眼珠陡然一动,真的很有女鬼複苏的感觉:“朕是觉得此战务必劳民伤财,所以得有特殊渠道补充钱财。”

没有工业化基础想以战养战?

呵!提出这一概念的秦献公成功了一半,李自成却全面雪崩。

以战养战……

养的是谁?

战的是谁?

虽然西汉的前期皇帝都很争气,不仅替刘瑞搞定藩王之乱,而且还攒下一个庞大的家底。可是看汉武帝打到最后甚至需要白鹿皮和盐铁专营才稳住国内财政,刘瑞便再次翻出战争的三大难题——钱、人、粮。

只要把战争时间控制在半年以内,钱财暂时不是问题。

人口上,大汉还没穷到去抽闾左之家的程度,而且还有墨者研发的新型武器来减少战争的人员损耗。

至于粮食……

刘瑞的额上流下冷汗。

之前说过,养一个脱産士兵需要二三十户的人家支撑他的日常开销。而在战争正式打响后,前线的士兵倒是其次,主要是同样脱産的工匠,运输劳役会耽误农耕,极易造成接下近几年的大饑荒与人口减退。

所以……

“明日让墨家的巨子与农家的博士过来一趟吧!”找不到韭菜可割的刘瑞吐出一口浊气,从一旁的奏疏里抽出几张计然家与少府,统钱局的预算清单,最后在粮食那块掐了一下。

民之根本。

国之根基。

所以萧何是真的牛,居然能在天下大乱的背景下给刘邦凑齐六十万的粮草。

同样厉害的还有六边形战士李世民。

依靠网庙十哲之隋炀帝的大缺大德,李世民在接手一个烂摊子的情况下还能搞定北方的突厥,让颉利在唐高祖面前转行成为舞蹈演员,着实是很不一般啊!

所以……

“必须把蒸汽机制造出来!”送走妹妹的刘瑞喃喃自语道:“也不知诸葛亮的木马流是怎麽弄的。”

要不学于谦动员黔首运粮?可景泰帝的情况能套用在大汉头上?

除非……

刘瑞的目光在宣室殿里游来游去,最后落到不远处的棋盘上。

因为西汉的娱乐项目少之又少,所以在木牌和麻将后,刘瑞又搞出适合儿童取了的跳棋,并且还与信乡长公主下了一盘。

跳棋……

跳棋?

移民?

注意到刘瑞目光的李三小心翼翼道:”陛下可需奴婢把棋盘拿来。”

“不必了,明日让内史与太仆一并来趟。”想起自己的移民计划与招安计划,刘瑞的脸上终于露出轻松之色:“闽越一定,闽中郡的越人也该移民到中原乃至北边,然后换北边与中原的汉人移去开坑闽中的土地。”

如此一来,不就有免费的劳动力帮忙运送南方的物资吗?

况且对于黔首而言,帮忙运送粮食织物也保证了自己的利益,至少可以保证朝廷不会赖账。

“诺。”李三回后没有离开,而是原地踌躇了一会儿,然后递上一封家书。

“怎麽这时还有家书?”刘瑞瞧着上面的鸡毛与乌伤翁主的私印,拆开后再次沉默了。

李三不敢窥视信件,所以在那儿静静等着刘瑞的安排。

“那个想複兴东瓯的都僚……死了。”

刘瑞放下手中的信件,心中像是压了巨石,沉甸甸的十分难受:“闽越灭国后,他上书请求再次附汉,然后带着一家老小投海自尽了。”

因为都僚不大会写大汉的文字,所以他的遗书是由乌伤翁主亲自抄写的。

都僚的绝笔里不仅认下鼓动东瓯複国的罪名,甚至请求刘瑞不要迁怒那些追随他的东瓯黔首,不要为此拒绝他们的归汉之心。

话到最后,都僚表示自己不会让刘瑞为难,给大汉留下东瓯複国的种子,所以带上妻儿父母乘上破船,慢慢消失在大海之上。

话到最后,都僚表示他既生为东瓯人,就必须死在东瓯人的领土上。

既然东瓯已改汉姓,那他便在海上寻找自己的归宿吧!

刘瑞不知如何评价都僚的做法,但很清楚都僚的下场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他用冷暴力与隔阂政策逼死了在两国间难以自保的都僚等人。

自此之后,东瓯人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与汉合流,成为史上的寥寥几笔与基因学的考古对象。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