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页(1 / 1)

加入书签

('

而除四贵种外的二十四王里重点提的就是白羊部、娄烦部、折兰部。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历史上有名有姓,而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是王庭的打手,跟其它的仆从部相当于老美眼里的五眼和日韩,根本没有可比性。

比较值得关注人物在这儿做个简单介绍(有私设)。

军臣:冒顿之孙,老上之子,现任匈奴单于。

罗姑比:冒顿的儿子,右贤王,其母是西域女子,跟异母兄长和侄子冒顿颇深,一直都被后者警戒。

伊稚斜:老上的小儿子,左谷蠡王,一直想取代兄长,已经得到母阏氏的支持。

于单:左贤王,军臣的继承人,脑子不太聪明,历史上就很平庸。

于屠日禅:右谷蠡王,军臣的小儿子,生母是已经过世的刘氏翁主(不知真假)。

夏日图:罗姑比的次子。

将师:罗姑比的长子兼继承人。

母阏氏:老上的遗孀,军臣的母亲,因为娘家须蔔氏待遇不好而对儿子不满,想扶小儿子上位,跟罗姑比有私情,但后者是纯纯地利用她。

猎骄靡:冒顿的义子,乌孙昆弥(大王),骑墙派。

军须靡:猎骄靡的孙子,乌孙的岑陬(太子)。

第338章 番外(二)

“阿姐,您要接手薄姬母子?”骂归骂,但在正事,吕媭不敢小看刘邦的狠辣敏锐,所以在离开宣室前没有多嘴,更没有在吕雉前对刘邦的安排表示异议。

#你可以怀疑刘邦的人品,但不能怀疑刘邦的眼光。#

“不然呢!等着那老不死的把孤毒死,然后扶薄姬上位。“吕雉的话让跟在后头的薄姬母子瞪大双眼,几乎是条件反射地拉着儿子跪下请道:“皇后明鑒,薄姬从未有过取代您的意思。”

吕雉虽狠,但在彻底黑化前对没有威胁的薄姬母子真算不错,否则刘邦也不可能把丧母的刘长交给吕雉抚养。

如果吕雉得知刘长在她死后对审食其做了什麽,估计那小兔崽子别想好过。

“孤也相信薄夫人没有异心。”吕雉做出责怪小妹的神情,亲自扶起跪着的薄姬和颜悦色道:“天幕既说恒儿是仁君,那便是盈儿福薄,无嗣身亡。”

至于卡在刘恒之前的刘如意,吕雉不提,薄姬也不会没眼色地提起这事。

“孤瞧陛下的意思,是想把恒儿过继给孤。”吕雉握紧薄姬的手,发现后者并未因此微微颤抖,不禁用全新的眼光打量对方。

真是小看了这个女人。

“不过你也别太难过。”吕雉用冷淡的表情假情假意地安慰道:“你把恒儿教的那麽好,自然不必他人帮忙。”

薄姬只是惶恐地念着“不敢不敢”,胆小怕事的模样让吕媭倒尽了胃口,难得生出和戚美人一样的念头。

真是有够装模做样的。

可骂完后的吕媭必须承认薄姬的心理素质真不是一般的好,换做是她,早在得知儿子当上太子的那刻就飘了。

而在回到椒房殿后,吕媭刻意避开薄姬,瞧瞧问道:“陛下真要废掉盈儿?”

“嗯!”吕雉的眼里满是疲惫,似乎在妹妹面前老了十岁:“没有天幕时陛下就有废储之意,有了天幕后更是坚定了废储的念头。”

“那盈儿……”吕媭的眼里闪过一丝不忍。到底是她看着长大的外甥,怎能忍心看他去死……

“最好的情况是被废为侯,留在关中出任宗正。”

“最坏的情况是陛下不讲任何情面地处死他。”相比吕媭这个交际上火的姨妈,吕雉这个当亲妈的反而显得十分冷静,甚至有种报複的快感:“刘恒一系四代明君,其孙加上曾孙女把国土扩大了六倍……”

想到那个大汉帝国的规模,别说是刘邦,就连吕雉都有废掉刘盈的沖动:“除非盈儿连续生下尧舜禹的转世,否则他拿什麽与刘恒相比?让陛下放弃肉眼可见的强汉。”

“可也不必废掉盈儿……”

“人心是不可测的。”吕雉打断了吕媭的话,冷酷道:“你想让盈儿兄终弟及,可陛下管不到死后的事。”

吕雉与刘邦的患难情早就消失在失望与背叛中,所以愿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对方:“人死政消。陛下信不过孤,也信不过盈儿。”

别看刘盈优柔寡断的狠,但在吕雉眼里,这个儿子自负又自卑,属于那种显而易见的窝里横——在刘邦面前,他是自卑的讨好型人格;在吕雉面前,他又把对万事的不满扣到吕雉头上,看得吕雉心里一凉。

刘盈对刘如意的爱护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讨好冷酷的刘邦,而对刘恒等人则是带了丝高高在上的怜悯。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