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页(1 / 1)

加入书签

('

凄惨的女子何其之多,像她这样无貌无才的村姑能嫁给太子,一生无忧,以及是多少人都想象不出的好日子。与之相比,受冷落也不算什麽。至少她能关起门来自娱自乐,不必费心讨好皇帝。

【是啊!按照网文的套路,薄皇后的经历也以写部《鹹鱼皇后的天才宝宝》,要是加上锦鲤重生五岁半的BUFF,绝对能在18年的红袖晋江沖上金榜。】

薄细君:“……”她能理解对方给她的儿子扣了个天才之名,但鹹鱼皇后是什麽鬼?宫中尚简,哪怕是文帝和薄姬也没奢侈到把鹹鱼当饭吃。

【不是有野史说孝高武帝对他阿母薄皇后不好吗?又是不给薄家要职,又是把薄皇后赶到甘泉宫……】

庆幸自己结局不错的薄细君:“……”你能不能一次性把话讲完吶,别在这种关键的地方大喘气。

【大姐,野史之所以是野史就是因为其真实性是不可考的。你说刘盈不想让吕雉掌权这我相信,可刘瑞是谁?他连皇太女都立了,难道还怕他妈篡权?】

【是啊!吕家的前车之鑒就在眼前。刘瑞登基时,薄姬已垂垂老矣,薄家更是除了女人,就只剩下轵侯撑起薄氏颜面。比起薄家,和还有成员担任要职的窦家才是值得关注的吧!毕竟窦漪房在景帝时可是想让小儿子兄终弟及,甚至为此数次敲打薄细君与刘瑞,差点闹了个不死不休。】

“小儿子?天幕指的是武儿?”文帝瞥了眼不敢说话的窦漪房,轻笑道:“真敢想啊!”

“妾不敢。”窦漪房虽偏袒自己的小儿子,但也好奇未来的自己怎麽可以蠢成那样。

别的不说,宗正与丞相那关她过得去吗?

还是那句话,别忘了吕家的下场。

更别忘了文帝是怎麽登基的。

因为天幕没有提及作妖的细节,所以文帝暂时放过了自己的皇后,谁料后者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天幕就揭老底道:【说起刘瑞把叔叔坑得体无完肤的操作,那可真是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什麽叫科学改变命运,技术影响人生。】

【哈哈哈!文帝生前把孙子当成胁迫阿母的人质,结果死后遭到报应,被孙子当成坑死梁王的借口。】

出封代王的刘武:“……”

梁王刘揖:“我,我不是慎夫人的养子吗?怎麽会与皇后……”

一旁的傅母赶紧捂住刘揖的嘴,额上流下一滴冷汗。

梁王换成刘武的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刘揖本人无嗣而终,否则陛下不会改封代王为梁王,让其守住藩王“入侵”关中之地的大门。

【如果不是wiki……啊不!是延陵出土的竹简证明梁王的倒台是孝高武帝一手设计的,估计后人还会以为梁王倒霉遇上日食之日。】

【日食不打紧,打紧的是在日食之日里给阿父上坟。】

【给阿父上坟不打紧,打紧的是陪他上坟的还有驻守关中的宗正等人。】

【可怜已经五六十岁的刘氏宗老,天不亮地陪梁王折腾也就算了,居然还在点香的那刻碰到日食,差点把楚元王的儿子吓得当场升天。】

别说是天幕提到的倒霉鬼被吓得当场升天,就连还是大男之龄的刘武都被吓得小脸惨白,甚至跑到文帝跟前掏心挖肺道:“父皇明鑒,儿臣绝不会有不孝之意……”

以孝验人的方法虽然迂腐,但是在普世的价值观里,一个对亲眷残忍的人也很难让人相信他有良好的品行。

窦漪房也担心这事影响刘武的大好前程,所以拉着小儿子向文帝求道:“陛下明鑒,武儿他一向孝顺,怎会遇到日食之谴。”

古人爱把自然界的异像归于上苍的惩戒,尤其是与太阳相关的异像,更是与君王的德行息息相关。

先秦时就有不少君王因日食差点丢了性命,以至于在《礼记》、《左传》里对日食之景,日食之说大书特书。

擦边碰上的都有这等威力,更别提是上坟烧香时遇到日食,其杀伤力与周幽王遇岐山地震没啥两样。

第347章 番外(十一)

黔首们听到文帝的小儿子给亲爹上坟时遇到日食的消息不免吸了口长长的冷气。

老人是最听不得这个的,因为“孝道”关乎他们的核心利益,同时也与年轻人的未来息息相关:“皇帝的小儿子真不是个善苗。没见过给亲阿父上坟还遇到天谴的,铁定是坏得边了。”

“是啊!不然咋会遇上这种没天理的事。”一旁的人也跟着谴责,甚至还为“倒霉”的文帝掬了把同情的泪水:“我瞧今上也没做出伤天害理的事啊!怎麽就遇上这种不孝子孙了?”

彼时的文帝登基八年,在经济上开放皇家的山海之泽,允许黔首在特定时间里进去打猎、拾柴、捞鱼,同时将十五税一的田租减到三十税一,延续了萧何曹参的无为而治与孝高后的精简政府。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