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页(1 / 1)

加入书签

('

【即便没有彻底改变阶级固化与剥削的现实,但是他愿挪开压在黔首身上的巨石,使其从泥里拱起小小的弧度,那就是天亮前的一道曙光,总会照亮无尽的黑暗。】

天幕的声音再次变得高昂起来,甚至带了丝显而易见的雀跃:【而当有了第一束光后,你会发现笼罩你的黑纱仅有一桌之大,甚至不能将你包裹成能活动的木乃伊。】

(弹幕)【天幕说得实在是太好了。真的道出了历史爱好者的心声。】

(弹幕)【是啊!历史就是前人留给后人的宝藏。越往前挖越能体会从愚昧走向文明的不易,以及从愚昧走向文明,再从文明陷入愚昧的不可思议。】

(弹幕)【我知道他们是在利用我,贬低我,打压我,嘲笑我。可是在这不公平的社会里我又能怎样?麻木等死?还是一直趴在地上,看着那只无形的脚把我的家人,我的后代,乃至与我经历相似的人都一一踩下,直到地狱都不肯放过生前已被敲骨吸髓的人。】

(弹幕)【楼上说得实在是太好了。当我以为死亡是终点时,人们会用冥婚,两脚羊,器官移植来告诉我,人的下限是黑暗版的吉尼斯记录,永远在等下一个突破者。】

【通过收集百家的力量,扶持支持北宫集权的底层学者,刘瑞在九卿的部门安插了大量人手。】

【而替奉常算出祭祀“吉时”的太典星也位于其中,并且正是最早倒向刘瑞的阴阳家邹公的得意门生。】

“嘶……”黔首们听不懂剥削是什麽,但是知道文帝与孝高武帝即便是人为美化的贤君圣主,那也是向底层过渡了部分权力的不完美皇帝。

SO……

“那不就是个好皇帝吗?”满脑子都是“减税”,“减役”,“移民开发”的黔首斩钉截铁道:“老天哪!谁见过自掏腰包给安置费的?这是什麽……什麽……”

词慌的老人着急上火道:“尧什麽来着……”

“尧舜禹。”读过几年圣贤书的小伙赞道:“不错啊!大父。你居然开始学习种田以外的事了。”

被夸的老人没有回应小伙的调侃,这让后者十分尴尬,只能在那儿自顾自道:“我要是生在孝高武时就好了。”

不说倒好,一说他竟愣在原地,然后用飘渺的,让人怀疑他是否在白日梦游的语调重複道:“我要是生在孝高武帝时就好了。”

兴许那时依然会有占据最好教育资源的权贵压在他的头上。可是就像文帝至于胡亥,百家複兴至于一家独大。

最可怕的不是装腔作势,而是既得利益者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去做。

【太典星在做出这个违背祖宗的决定时就已做好了下地狱的準备。】

【虽然在佛教进入中原大地前还未出现地狱的说法,但是带入西汉的语境,地狱也有一个别称,叫“幽都”。】

天幕的语气再次变得严肃起来,甚至令人感到一丝不寒而栗:【参考先秦的史官硬到父子三人顶着屠刀也不篡改弑君的真相,可以想象对于那时的学者而言,这个冒犯祖宗的决定真的不是一句玩笑,而是关乎自身名誉与学派未来的事。】

【不难想象要是没有梁王三子在关中屠杀无辜黔首的事件,以及后续查出他让王后垄断当地经济,放纵李家欺上瞒下的事,估计判错上坟“吉日”的阴阳家们早就被人打入地狱,成为一道死的不能再死的“靓丽风景”。】

【亦或是说诸子百家複起失败的前车之鑒。】

“……能被天幕大提特提的肯定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文帝看向下座的刘武,后者立刻坐直身子,活像接受领导视察的小学生:“你……”

他很好奇有点蠢但没有变得蠢坏蠢坏的二儿子能教出怎样的绝世人渣。

【不知是因过小承担藩王的责任,还是在关中没过几年日子就回到那个寒冷的代国,总之在幼年经历的阴影下,梁王刘武说得好听点叫封建社会里的好父亲,说得难听点和后世纵容孩子犯法的熊家长们没啥两样。】天幕说罢还顿了下,声音里满是嫌恶:【兴许更糟。】

豆丁的刘武不服气道:“孤倒要看看孤的儿子有多糟糕。”

一旁的刘啓抽了抽嘴角,难得和弟弟感同身受。

【作为阿父,梁王是不合格的,并且他在丈夫一职的唯一优点就是听话。】

(弹幕)【有一说一,梁王作为封建藩王能对老婆保持难得的尊重是比七仔这个咖啡色熊猫还要罕见的存在……前提是他的老婆是个正常人,而不是替儿子镇压受害者的可怕存在。】

(弹幕)【梁王是个好父亲吗?他对儿子的关心就是给钱然后替他摆平滔天大祸?】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