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页(1 / 1)

加入书签

('

无独有偶,这正是明清时为控制西北的基本操作。

安归亚与莎车国的国主对视一眼,二人都从对方眼里看到苦涩。

来时的祁连山下不仅驻了汉军的营地,更是有从关中赶来的墨家子弟在此建立军事堡垒,也就是敦煌、酒泉、张掖、武威这河西四郡。

是的,你没看错。

祁连山下的南羌以及小月氏的驻地已成大汉版图的河西郡。虽然二者还未归心,小月氏更挣扎着想逃避现实,但不妨碍此地的汉人越来越多,无论是供军队驻扎的堡垒还是官道也逐渐完善。

硬要说什麽不对,那便是跟历史上的河西郡比,这个河西小了一圈,四郡也未伫在史上的祁连山北,而是选了当下更熟的祁连山南。若是日后拿下山北的那片土地,估计会在四郡前加“南”字前缀,好与建在祁连山北的新四郡有名称区别。

“朕也理解你们对汉军入驻西域地的惴惴不安,以及西域不再属于西域土着的迷茫无措。”刘瑞知道这事肯定促使西域成立一堆複国组织,毕竟在南越就有这种先例:“所以在西域地的归属权上,朕可退步,为西域设立补充条款。”

“陛下请讲。”

“朕允许西域人随时‘赎回’自己的土地。”

“一旦西域的被赎土地达到西域的七成以上,那麽西域有权开展独立脱离公投,其票数若超过西域的一半人口,便可上书汉廷审批独立申请。”

第545章

刘瑞的条件听起来很和离,并且用“七成”、“一半”来弱化实现西域独立的条件难度,但是一些脑子清醒的,或是熟知刘瑞性格的明白他像无肛的貔貅,想让他把吃下去的土地再吐出来是不可能的,所以这里有多少的操作空间,需要耗费多少金钱也就只有开口提议的刘瑞有数。

参考曾是孤星共和国的德克萨斯州想独立的严苛条件,刘瑞是不会留给后人一个深渊大坑的。

但……

人总是要留点念想。

更得为西域的国主找个能在民前体面的完美借口。

体面。实在是太体面了。

一旁的郑谨都要为陛下的温柔感动“哭”了。

安归亚是唯一没有因此动摇的西域人,他还想在补充条例上加上一例:“西域的土地既归了大汉,那麽为保黔首不必流离失所,大汉日后的分田分地是否也有咱们一份?”

“这是自然。”刘瑞巴不得西域人能移民关中,和东瓯、闽越的贵族般被打散分化:“不出意外的话,明年中旬会决定移民南越地的各族名单。”

“……”

刘瑞思考西域能出多少人去南越生活,以及中原能出多少壮年前往西域驻军:“南越多树,气候温暖又物资丰富,实在是个繁衍生息的好地方。”

“可我听说南越多瘴,秦始皇派赵佗征服南越时死了不少。”

“行军打仗里哪有不死人的?”要是他们知道日后的珠三角农村户口有多值钱,只怕是会抢着移民南越之地:“南越多烟瘴,可还是有四十万人生活于此。”

“反观西域……”

安归亚的脸色因此变得不大好看。

刘瑞知道安归亚的隐秘打算,无非是想借着大汉的分田政策减轻西域的独立压力。

他很庆幸安归亚是认同这个独立条件,选择使用文明而非野蛮的手段处理争议;不幸的是,安归亚对大汉依旧没有归属,而且他能代表西域的很多人——在政治上亲近大汉,在经济上依靠大汉,但是面对大汉想将他们吞并的可怕野心,所有人都表现出了相当克制的排斥。

和当年都僚一模一样。

至于剩下的细节问题,太学府和九卿的诸位会拟出草案,尽量满足不会影响大决策的细小要求。”

“善。”不管结果是否讨喜,大汉的态度都算客气。

“今夜有宴会相请,还望各位……“刘瑞的目光突然放远,看到殿门的李三比着“紧急军情”的手势:“能在大汉吃好喝好,满载而归。”

说罢便在对方谢时起身送客。

西域的国主有序离开宣室殿后,急得头上汗如雨下的李三跑到刘瑞面前,不顾同僚的斥责回道:“陛下,南越反了。”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

刘瑞这个当事人倒十分冷静。桂林郡的秦军不会,也没有必要反抗汉朝,唯二正统的赵家血脉一个前往桂林养老,一个留在大汉为质。剩下的赵佗子孙若想掀起反叛之旗就打着二者的主意,如桂林王对汉朝不满;汉朝扣押赵眜之子,否则这群因利聚集的赵佗子孙又会因利互相攻讦:“他们这次打着谁的名头反叛?桂林王?还是在长安生活的赵婴齐?(赵眜次子)。”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