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1 / 1)
('
忌讳成真
Wicce
故事一
《忌讳成真》
文 / We
【每说一遍忌讳,便会增加一份力量】
【最终忌讳成真】
《祠堂倒塌》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小镇夜巡的更夫提着灯笼,走街串巷。
露水洇湿的青石板上,留下了一串铜铃声。
铜铃声渐远。
紧闭的大宅院门,突然“吱呀”一声,开了一道窄缝。
一个身穿粗布衣、梳着麻花辫的小姑娘,探出了头。
四下里无人。
静悄悄的,漆黑一片。
翠翠仗着身量小,使了巧劲,从门缝之中钻了出去。
小姑娘轻手轻脚,阖上门,只身穿过薄雾弥漫的夜色,前往郊外的土地庙。
土地庙地处偏僻,从镇上过去,只靠双脚,往往要耗费半天的功夫。
小姑娘脚程快,加上心中挂念母亲,走得急,紧赶慢赶,总算赶在卯时之前,到达了土地庙。
郊外的这座土地庙年久失修,梁柱腐朽,墙壁斑驳,四处结着蜘蛛网。
土地公的神像前,铜制的香炉积满灰尘,供奉的香火早已断了。
翠翠在神像后的角落里,找到了母亲林氏。
“娘!”
一见到母亲,翠翠的眼泪就下来了。
体弱的林氏前天夜里刚刚经历了小産,就被紧急送往了郊外的土地庙。
一天两夜滴水未进,如今看着,已是出气多,进气少了。
翠翠搀扶母亲起身,让她背靠墙壁坐着,取出腰间的水囊,递到林氏干裂的唇边:
“妈,先喝点水。”
林氏病得昏昏沉沉,恍惚之中,似乎听见了女儿的声音。
母亲挣扎着,睁开双眼。
月光从屋顶瓦缝的间隙洒落,照亮了女儿模糊的脸庞。
翠翠平素梳得齐整的麻花辫有些乱了。
病重的母亲心想。
林氏想伸出手,摸一摸女儿的小脸,却做不到。连转一转眼珠,都十分费力。
小姑娘从怀里拿出油纸包着的杂面馒头,掰碎了一点,就着红糖水,喂给母亲。
按照林家的族规,小産的女人须赶出家门,远离族人,关上禁闭,三天三夜不能进食,让身体排尽污秽,得到净化后,方可归家。
林氏呆在这里不见天日,但未满三天三夜,她是绝对不能进食的。
她不肯吃,翠翠的眼泪便不肯停。
无奈,林氏只能勉强用了一些。
翠翠给母亲喂了掰碎的面饼馒头,将风干的腊肉撕成细条,以便咀嚼吞咽。
正当她拿出煮好的鸡蛋正要剥壳时,却被母亲制止了。
林氏恢複了一些气力。
她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不愿意连累女儿。
“翠翠,快走,”林氏气若游丝,“我如今沾染了晦气,不要传给你。”
林氏从前还在娘家做女儿时,就被规训经血肮髒。流着肮髒经血的女人,自然也是肮髒的。
不管是外来的媳妇,还是自家的女儿,一律禁止葬入祖坟,禁止参加祭祖,终生不得迈入祠堂半步。
等嫁入林家,从了夫姓,每天耳濡目染的,也是同样的论调。
这些祖宗规矩,已经深深刻进了林氏的骨血之中。即使病重至此,也不敢忘。
平日里,林家大宅院里住的女人,只要来了月事,都要避人。
她这次小産大出血,更是污秽至极。
老太爷本就嫌弃翠翠是个丫头,不能继承林家的香火。
要是女儿再沾染上了她的晦气……
“你走罢!”
林氏狠狠心,闭上了眼睛。
任由女儿如何哭求,母亲都不为所动。
…………
翠翠从土地庙出来的时候,天光已然大亮。
乡间小道上,小姑娘一边擦着泪,一边往回赶。
等翠翠回到镇上,晌午已过。
大街小巷,锣鼓喧天。
今天是镇上首屈一指的地主富户林家,一年一度祭祖的日子。
大宅院内。
灯笼高高挂起,林家正在举行家宴。
“八宝饭,佛跳墙,花雕鸡,金钱肚,四喜丸子,龙凤呈祥,翡翠白玉汤……”
随着下人一唱一和地报菜名,一道道佳肴珍馐,流水一样地上了桌,把大老爷们吃得满嘴油光。
这场家宴座无虚席,俱是男丁。
女人是没有资格上桌的。
即使这一桌丰盛的菜肴,都是由林家的女人们起了个大早,忙活了半天做的。
厨房里。
婶婶摸了摸翠翠的小脸,从竈台里端出了一碗偷藏的鸡蛋羹。
她们一身活计,从早到晚连轴转,有心帮忙却无力。
所能做的,也只有留点饭食,以及,对消失了大半天的小丫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