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1 / 1)

加入书签

('

说完后又想到个难题,叹口气道:“就是上山的路太窄,车架子恐怕得寄放在谁家才行。”

郑青云把自己手里的元宝也给方竹拿着玩,不甚在意地说:“那有什麽,我们自己修条路出来就是。”

方竹注视着郑青云的眼,有些讶异:“哎?这样会不会太麻烦?”

“既然要买牛车,就一次安排妥当。寄放在人家一天两天倒没什麽,时日一长就怕闹出事儿来。反正这麽多年没有牛车都过来了,也不急于一时,慢慢把路整好再买也不迟。”

方竹一琢磨确实是这个理,顿时又充满期待,“也是,而且也不用多宽,能容一辆车过就好。到时把两边的树砍一砍,地平一下应该差不多。”

郑青云点点头:“我明天去找福叔商量商量,他们下山也要走这条道,总得知会一声。”

“他们肯定同意,两家人一起更容易了。”

说定一件大事,两人都很高兴。你看我,我看你,笑得眉眼弯弯。

凉席上还散着一堆碎银子,小两口最后清点一遍,终于爱不释手地将其全部装进钱匣子里。

钱匣子托在手上,沉甸甸的,叫人心中踏实。

郑青云拿起小木箱,见方竹目光还黏在上面,说:“改明儿找木匠再打个大点儿的匣子,专门用来存钱。”

方竹滚倒在床上,眼前好似都是白花花的银元宝,乐不可支:“好!”

将钱匣子放回大木箱,仔细锁好,郑青云蹬掉鞋子,也躺回床上。

方竹仍沉浸在有钱的喜悦之中,侧身看着他,“家里的鸡应该也要下蛋才对,四十一只母鸡,就算每天只有一半生蛋,也是二十文。”

郑青云:“今年养得挺好,明年开春可以再孵两窝,或者卖鸡仔也行。”

“没错,鸡仔五六文钱一只,有抱窝的母鸡都可以留意着。”

虽然小鸡破壳二十一天,但母鸡不一定天天都会下蛋,卖鸡仔也是合算的。

夜色渐深,房里的说话声越来越小,不知什麽时候陷入安静,只余轻浅的呼吸声。

翌日吃早食的时候,郑青云将修路、买牛车的打算说与陈秀兰听,果然得到极力支持。

“是该买辆牛车,你现在年轻,背个几百斤不成问题,但长久这般还是对身子不好,容易落下病根。”

陈秀兰喝口苞米糊,又接着说:“等会儿我跟你一道去。”

心里都惦记着这事,又离得近,吃过饭后,干脆把门锁了,一家子都到秦家去。

晨时院子里还没完全被太阳照到,王金花正抱着圆圆在外面走来走去,秦德福就跟在旁边摇拨浪鼓逗娃。

“哎哟,今儿怎麽都有空过来?”王金花转头就瞧见走进门的一家四口,脸上堆起笑,又连忙招呼屋里的秦大柱,“柱子,快兑壶茶来。”

“这不是有几日没来看圆圆,想得紧。”陈秀兰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接过白嫩嫩的小娃。

圆圆已满四个月,脖子比先前有劲儿许多,有人说话也知道睁着眼睛左右去找。陈秀兰抱着她,嘴里不断发出声响,不一会儿她就咧开嘴笑起来。

院子里的人不禁也跟着露出笑容。

逗一会儿孩子,陈秀兰才说明来意。

王金花一拍大腿,分外激动:“这是大好事儿啊!下山的路着实不好走,尤其是下雨后,滑溜溜的,生怕摔断骨头。整宽整平整些,哪怕不赶车,也方便着呢。”

秦德福放下茶碗,也是连连点头,“好好好,不过就是砍树挖地,不是什麽难事儿。路是大家伙儿一起走的,要干就一起干。”

他年纪大了,每回收庄稼背百来斤的东西爬上坡,过后几天走路腿都是抖的。若真把路修好了,租个牛车不知要省多少力气。

所有人听闻此事都很高兴,只有秦大柱低着头一言不发,不知在想什麽。

郑青云坐得离他近,最先发觉,拿手肘捣他一下,问:“柱子哥是有什麽顾虑?”

“啊?”秦大柱涨红一张脸,看起来十分不好意思,“那个,我就是在想,能不能跟你们搭个伙儿一起出钱买辆牛车。”

此话一出,王金花立马朝他头上拍一巴掌,“你这孩子!”

但眼睛却是不自觉充满期待地看向郑青云。

一头品相好的水牛,怎麽也要八|九两,再加上板车什麽的,估计要近十两,对普通农户来说是笔不小的花销。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买驴子、骡子,可是到底没水牛好使,耕地还得找人租。

可若能跟人搭伙就不同,一家出一半,便只需四五两,不至于太心疼。村里有几户人家的耕牛就是这麽买的,但也容易闹出矛盾就是。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