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页(1 / 1)

加入书签

('

说罢也不顾君予珩的反对,把两个香囊塞在他手里便拉着那月白短袄的姑娘离开,君予珩似乎听到她们的交谈。

“姐姐!他真是裴将军的夫人?”

“自然!先前见过裴将军带他出来游玩,只是比那时要俊朗许多,一时没认出来......”

“哎呀!这麽好的郎君,怎麽就便宜了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呢......”

“你这丫头!以前不是还想嫁给裴将军吗......”

京南

十七在一旁低头乐不可支,君予珩无奈捏了他手臂一把:“笑什麽呢?”

“哎呀,公子简直太受欢迎了,都超过殿下了。”

君予珩撇嘴:“行了,少打趣我了,许久没有出门,四处逛逛吧。”

十七应了声跟在君予珩身后,北疆城与京朝的风俗也不大相同,在京朝正月就是新年的第一个月,而在北疆则有个单独的正月节。

据说是遥远的先祖历经跋涉在此安家,而他们定居那日便成了当地的正月节,意味着新的生活从此展开。

该传统延续至今,经过种种变迁,虽说依旧保留着“正月节”的名头,但却不似以往那般大肆庆祝,这天所有在外的游子都要归家与父母一同虔诚祭祖,感谢先祖们的奋斗努力,才能换来如今的美好生活。

所以君予珩他们走在街上,随处可见背着行囊的人,他们的穿衣风格反应了他们的来处。

有从岭南回来,穿衣极为鲜豔明亮的俊美男子;有从京朝归家的端庄妇人;也有从江南水乡归来的婀娜女子。

他们的姿态相貌打扮均不相同,但一开口那浓厚的北疆口音,还是暴露了他们来自一个故乡。

他们都陪着亲人挑选祭祖需要的用品,有的和父母小声交谈面带笑意,有的亲密的缠着母亲手臂撒娇想买许久未尝过的北疆本土小吃。

君予珩望着一片和谐繁荣景象,这些日因为清渡镇的横祸而有些低落的心情好了许多。

街上热闹非凡,各个酒楼也是如此,归家的游子们都带着父母来吃平日里舍不得吃的美味佳肴,有的父母推辞不愿儿女浪费钱财,却被强行带进去,嘴里还在嚷嚷:“不贵!真的不贵!我现在赚钱了!有钱!”

君予珩仿佛看到了在现世打工时的景象,当时他还没毕业,趁着寒暑假去各个地方打工,期间也做过服务员,每到年关,总有儿女带着父母来吃饭,总是要给父亲点上最贵最好的酒,给母亲带上贵重华丽的首饰,那些父母也都在推辞,埋怨他们乱花钱,只是脸上的笑意暴露了他们有多麽骄傲和感动。

是啊,古往今来,人活着不久图一个家庭美满,生活幸福吗?已经遥远的现世是如此,而近在咫尺的异世也是如此,裴靖川他们所做的、所惦记的,不也是这些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吗?

君予珩突然觉得自己的某些思路好像打开了,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太过于绑着自己,禁锢自己,总是想着原先的剧情如何如何,如果因为他做出的某个决定而改变了原定的结局,总会给自己一种愧疚、不安的心理,但他现在突然想明白了,如果他做出的决定,能够让百姓们早日合家欢乐,京南国泰民安,那他就无愧于自己的决定。

就像裴靖川说的,他们救不了所有的人,但他们只要力所能及,便不应该让自己陷入自责之中。

太纠结于世间的种种规则,只会把自己束缚的更紧。

“公子,那家酒楼好多人呀,我们中午也去那里吃吧?”十七渴望的眼神望着酒楼,又转头看着君予珩,眼中的请求不言而喻。

君予珩擡头望去,原来是一家新开的酒楼,门口放的招牌是“正宗京朝菜色,百年御厨为您烹饪美味佳肴。”

非常...直白的广告语呢。君予珩失笑,原来这里也会有那种类似百年老店的广告吗?

等到两人走近一看,君予珩才发现下面还有一行小字,非常非常小,如果不是君予珩眼神极好,又很专注的看这个牌子,还未发现。

“百年(距离百年还有100年)御厨......”

君予珩一愣,怎麽还是虚假宣传呢?!他真想打电话给工商局举报,哦这个地方没有工商局。

他微微扶额,有些无语,但见旁边许多客人似乎并未发现这行小字,都挤在一起讨论。

“诶诶,你吃过京南菜吗?”

“没有啊,但我听我那上京过的表叔讲啊,京南菜最大的特色!就是很大的盘子!然后中间放着很小、很精致的菜!”

“啊?一点点菜吗?那岂不是都吃不饱?我平时可是要吃八个大肉包子才能饱呢......”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