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页(1 / 1)

加入书签

('

那便是说不得一个不字。

“明珠为此与我闹了好大的脾气,这不,这几日宁可在外游山玩水也不愿回来。那头过几日让她去一趟应天府在宫中待一段时日,老夫想着这应当是皇后的意思,皇后仁慈言善,此事倒还有转机,我与你婶母商议,让明珠先去,在皇后身边待两日,明里暗里提起不愿去太子府一事,娘娘耳根子软,应当也不会强求。只是这一路遥远,身边没个信的过之人也有些不妥,正巧你也要回应天府,我想着让明珠与你们一路,不知到时你可否照看着她些。”

他身为顺天府府尹,执掌大事,从未有与人低头的时候,可此时却以父亲的身份求于他人。

卫骧缄默,沉思片刻,“好。”

……

尹姝百无聊赖地趴在栏上望着水中鱼戏,一会儿藏于圆石,一会儿又从亭下探出身,鱼无杂念,活得比人自在多了。

“姑娘。”

尹姝回过身,见有两个婢子端着蜜饯与茶来。

“姑娘若等得倦了,便尝尝这花茶。”婢子沏满满一盏,“不知姑娘吃不吃得惯,我家姑娘素来爱喝这t个。”

“你家姑娘?”方才她只见了府尹与府尹夫人。

“我家姑娘出府游乐去了。”婢子将蜜饯推至尹姝手边,请她尝尝,“方才姑娘坐于亭中,奴婢远远看着还道是我家姑娘呢。如今听姑娘这一说话,连声都有三分像呢。”

“就是就是。”另一婢子也应和。

“姑娘与我家姑娘年岁身形相仿,若不是这身衣衫,险些要认错人。只是走近了看着便不太像了。”

两个并无交集之人岂会相像,尹姝笑笑不语,又看向池底的游鱼。

“这是我家姑娘养着的。姑娘可闷的慌?奴婢要不给姑娘拿些鱼虫儿让姑娘喂鱼解解乏?”

尹姝连连摆手,鱼是别人姑娘养着的,养得又极好,可见是每日在照料的,她一外人投食恐是逾矩,这不大好,“不必了,我看看就成。”

婢子笑笑,看向尹姝时笑意更为真切。

“这里头还种了莲?”

婢子诧异,“姑娘怎麽知晓的,这都还未抽芽呢。我家姑娘就爱江南里的亭台水榭,这院子也是府尹大人给姑娘建的,这里头的莲子与泥皆是从应天府送来的。”

尹姝莞尔,“府尹大人待你家姑娘真好。”

“自然。我家老爷待姑娘如掌上明珠。”婢子想到了什麽,扑哧一笑,“我家姑娘就唤明珠。”

明珠……掌上明珠。

尹姝不心中不由叹了声气,阿爹啊阿爹,你瞧瞧人家,取个好名。她呢?她仍记得阿爹与她说“昭清二字,说的是昭若日月之明,清如墨梅之寒。”每回一提及他必定还要再添一句,“昭清啊,你要做个昭德清卓之人。

她原本也觉着没什麽,可如今觉着这二字压得她太重,太难。倒真不如明珠二字,烂漫天真,不谙世事。

“老爷,卫大人。”

听婢子轻唤,尹姝回过神,见二人不知何时已走到了亭前,起身行礼,“见过府尹大人,卫大人。”

“方才老夫走来,恍然一瞥,还以为是明珠在此呢。”

身侧的婢子笑着应和,“姥爷,奴婢方才就在与姑娘说道此事呢。”

王惟善捋了捋须,“不过有一处不相似,明珠可坐不住,老夫可从没见过她在此待上过半个时辰。”谈及自家掌上明珠,他眉眼的威严也褪去不少,他看向卫骧,“时日还长,老夫今日就不多留你,你二人赶路疲累,早些歇着。今日明珠应当就会回府,明日你来府上用膳,你兄妹二人也有多年未见了。”

卫骧应下。

“你也一同来。”王惟善看向尹姝,“你二人年岁相仿,说得上话,能有个伴儿她也省得每日费心思往外头跑。”

“是,府尹大人。”

王惟善见尹姝欣然应下反倒是一愣,随即爽朗一笑,“是,是该如此,那些扭扭捏捏的模样老夫看不惯,姑娘家的就该落落大方。极好极好。”他看着尹姝甚是满意,“你是哪里人氏?令尊在何处任职?”

尹姝被问得措手不及。

“叔父。”卫骧轻咳了声。

王惟善立马会意,“好好好,不问就是了。你倒是护得紧。”

卫骧见尹姝一闪而过的窘态,也并未再多解释。

……

府尹大人的别苑不大,可胜在精巧,江南园林讲究的移步换景都在这座院中可见,有些布局甚至她竟有些眼熟,她恍惚间,似乎回到了还在钱塘时的小院。

父亲不忙于公务时便总是待在院子里捣鼓花木鸟石,家中的造景多是出自他手,精巧绝伦,来家中的宾客无不夸赞的。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