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页(1 / 1)

加入书签

('

尹昭清好整以暇看了他一眼,“嗯。”

难怪呢,方才怎麽扯着她都不走,原来是在背卷宗。于回舟生怕打搅了她,不敢再出声,待她将卷宗尽数补齐,又是两盏茶。

她吹干墨迹合上,“走吧。”

二人正要走出陈尸阁,正巧撞上迎面而来的官役,尹昭清不由将头埋得更低了些。

“正巧要与你们说呢,方才前院来话,说是滕大人回来了,不过才待了片刻又走了,想是今夜不会再折回,于仵作若无紧要之事,还是等明日再来寻大人罢。”

“那也好。”于回舟故作为难,可心中不知有多喜悦,“叨扰二位了,先行告退。”

……

待走出太平门,于回舟才敢松口气,一下瘫软于木车上大喘气。

“三姑娘,滕大人既已拿着卷宗进宫去了,那我们手中的这册卷宗又该如何?”

尹昭清拿着卷宗只觉着阵阵发烫,“得想法子送进宫中。”

“什麽?送进宫中?”

“我们知晓滕大人手中卷宗是假无用,需得让圣上知晓。”

于回舟根本不敢接话,他们手中这册不也是假的吗……

他知晓尹昭清有大本事,可皇宫与方才可不是一回事儿,他们一介庶民莫说是进宫了,连洪武门都摸不到,这卷宗如何送进去?“不如去找卫大人?卫大人或许有法子。”于回舟想到了什麽,“卫大人在信中是如何说的?可是你会错了意?”

“不会的。”生怕半途被劫,卫骧的书信从不会事无巨细地言明其意,但她能明白。他既然匆匆来告知刑部尚书被召入宫一t事,那必然不是小事,除却为了这册卷宗,她实在想不出第二个缘由来。

卫骧知晓如今外人中知晓案牍阁秘密的唯有她了,而今夜这册卷宗必有用途,否则他是不会让她来冒险。

“你方才没瞧见吗?太平门的守卫较平日多了足足五成,依着今夜的事态,我们能不能走到通济门外还不知呢。”

尹昭清将怀中的文书紧了紧,往前走去,“只能先沿着太平街往南走。”

于回舟见她执意如此,只得无奈跟上,“你说——”

“尹姑娘。”

尹昭清步子一顿,于回舟也一同停下,二人齐齐往身侧的深巷中看去。

“尹姑娘。”巷中走出一道身影。

尹昭清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警惕地看去。来人头顶乌纱描金曲脚冠,身着殷色盘领衣,瞧这饰衣模样竟是位内使监宦官。

这宦官微微俯身,“咱家在此等候姑娘多时了。”

“等我?”尹昭清疑惑,她从未见过此人,可此人却又能一眼认出她,还知她姓尹。如今乃多事之秋,她实在不愿意再铤而走险,“大人兴许是弄错人了,民女与大人并不相识……”

尹昭清生怕被人迫害,忙加紧步子往前去。

“咱家是来帮姑娘将卷宗送入宫的。”

尹昭清身子骤然一僵,凉意自身下蔓延而上,她心中震惊不已,面色却还是持着一贯的冷静,“什麽卷宗?民女实在不明白大人之意,大人寻错人了。”

那宦人见状不由失笑,“卫大人与咱家说姑娘谨慎,从不轻信旁人,咱家原是不信呢。”

卫大人?卫骧?

生怕真就吓着她,宦人忙上前,“是卫大人命咱家在此接应姑娘的。”他从怀中递出一布囊,“这是卫大人信物,姑娘可认认。”

尹昭清一眼就认出了宦人手中的布囊,可她仍不免疑心。一旁的于回舟见状,忙从宦人手中取过布囊,尹昭清还来不及阻拦,便见他已打开。

布囊中是一支桃木簪,簪身泛红渗出黑来,那是卫骧的血,尹昭清心一紧,忙将布囊从于回舟手中夺回,攥入手心,“是……这是卫大人的。”

这簪子是在卫骧贴里中寻到的,他珍视的紧,若非至关重要之事,他根本不会将其拿来作信物。

尹昭清从怀中取出文书递上前,“那就劳烦大人了。”

宦人见她做事爽快,满意地连连颔首,“咱家是随滕大人一同出宫的,滕大人已先行进宫,咱家可不好落下了。”

尹昭清会意,福了福身,“大人慢走。”

会在此时随滕大人出宫,那必然是圣上跟前人,难怪卫骧会先一步得知滕大人被召入宫。

……

华盖殿灯火通明,高位那道身着皮弁的身影正翻看着卷宗,眉眼中的冷意愈发浓郁。

“滕子盛!这麽大的事你竟敢秘而不报!”

滕子盛跪在丹墀之下,“圣上,臣从未有事欺瞒,请圣上明鑒!”

朱兴瑞合上卷宗,“朕再问你,一年前,刑部右侍郎之子是如何死的?”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