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页(1 / 1)

加入书签

('

她讷讷颔首。

“我虽能替你瞒一时,但你的身份终究是瞒不住的。”

“我知晓的。”她来时早就想到了这一日。

“昭清。”他低声轻唤,“你如今还信不信我?”

尹昭清擡眸看向他,“大人又想做什麽?”已有前车之鑒,她实在不敢再轻信于他。

“我不让你插手你父亲的案子,是因还未到时机。”

“时机?”她不解,“是何时机?”

“如今案子不在我们手中,每一步都受制于人不说,还易将自己陷于其中。”他眸中的坚定不容置疑,“我答应你,过不了几日,我便能将案子执于手中,届时你想如何查我都不拦着你。”

将案子执于手中……

“如今案子在督察院手中,圣上岂会再将案子转手于人,这岂非儿戏?更何况,你如今身处国子监,又如何有实权查案?”尹昭清忽而想到了什麽,“圣上要给大人官複原职了?”

卫骧不由失笑,他自己都不太在乎,可官複原职似乎都快成了她的执念,“大都督府可不是查刑案的。”

“那……”

卫骧故作高深,“事以密成,语以洩败。”

“那火铳一事呢?大人难道也说不得?”

“快了,不过此事闹得太大,彻查官署一事也定会有人怀疑是我在暗中推动,我需寻得一良机洗脱猜疑。今日我出府也是为此,出府的消息此时应当已传入宫中,不过会儿圣上应当会传旨让我入宫,他多半会留我,我会想法子在宫中待两日。”

“只在宫中待两日,旁人便会信此事与大人无关吗?”

“他们信与不信不必去论,只要圣上信我便是。”

她颔首:“那大人需要我做什麽?”

卫骧失笑:“你安分些便是,让我在宫中也不必费神。还有那个于回舟,做事儿莽莽撞撞的,你看着他些,别又给我惹祸事。”

尹昭清哑然,乖顺地点点头。

“想从都察院手中拿回你父亲的案子,需得先得圣上信任,在此之前不能让圣上瞧出端倪,故而我在替你查旧案之事还不得叫外人知晓。你这几日做事不得过于张扬,为避嫌,我无从以自己名义再替你做事与善后……你若有难处便去寻蔡清,我进宫前会将人都留给他的,明白吗?”

尹昭清鲜少听他如此交代事儿,应声道:“我不会给大人添乱的。”

“……”

“昭清。”

他忽而郑重其辞地唤她,让她不及回神,“大人?”

“你来时的巷道都过于昏暗,来日,我定让你正大光明走在路上,不必再如今日这般躲躲藏藏。”

她眼角沁着湿润,“好。”

**

卫骧的话她谨记于心,这两日她不敢独身,白日与于回舟寸步不离,夜里便宿在了义庄,卫骧说t只需几日,那她便再等等他。

可这一日,天未大亮,她便听得屋外忽而传来急促叩门声。

她陡然警醒,匆匆披上外衫推开门,见来者是义庄的差役,“大人,可是出什麽事儿了?”

差役走得急,满头是汗,“姑娘,出事了!于先生方才被督察院的人带走了。”

“督察院?为何?”尹昭清来不及细问,便走出院子,让他边走边说。

“打探到的消息是,于先生在家中藏匿逆贼,被一并问责。”

“逆贼?”他这两日与她一同在义庄中,何来藏匿逆贼?

在家中藏匿……

不好!常樾还未回钱塘,这两日就在于回舟家中!

可常樾来应天府并无外人知晓,也无人知他身份,为何会被以逆贼之名捉起来?

“是,姑娘有所不知,此事正因前些时候闹大的那桩旧案而起,这两日督察院左都御史大人派人前去了钱塘,可怪的是派去七.八个差役都莫名死在那儿了,大人怀疑此事是旧案余党作祟,便将钱塘县中的可疑之人一并扣押。”

“钱塘县的可疑之人?”钱塘何来的可疑之人,此事根本与他们扯不上干系。

“是,近日无钱塘户籍却入县的,又或是有钱塘户籍却离县之人皆被扣留,躲藏在于先生家中的那位正是后者,他入城时机不当,被人查到逮个正着,于先生与官役解释了许久,非但没将人留下,自己也栽进去了。”

“无凭无据的,为何要扣人!”都察院虽接手了刑部,可二人并未沾命案,怎麽也不该轮到都察院插手。尹昭清心急如焚,“他二人如今在何处?”

“因还未认定二人的杀人之嫌暂扣于尹府。”

“……”

蔡府。

“你先别急,我来想法子。”蔡清眉竖得有三长高,“我方才得消息,都察院共扣押了十二人,既如此,那便不是单单沖着他二人去的,你只管宽心。”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