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页(1 / 1)

加入书签

('

蔡清咽了咽喉,看着他方才擦拭的笏板,有作恍然,“圣上允你上朝了?滕子盛被革职,你想取而代之做刑部尚书之位?”

卫骧端起茶抿了口,唇角微扬。

“那就要看圣上究竟有多信任我了。”

**

七月十五,大朝。是日大雨。狂风卷袭着乌云压城而来。

奉天殿中,文武百官分班对立于玉墀前,圣上还未至,已有人躁动着频频回头,借着烛火看向班末的那一道熟悉身影,眸中疑虑不加掩饰,交头接耳起来。

“老夫可有瞧错,那是卫骧?”

“他今日为何来朝?国子监司业何时也需上朝奏事了?”

“听闻是圣上钦点他今日入朝……眼瞧着是要让他官複原职啊。”

“这挨几刀便能官複原职,未免过于儿戏,几位大人哪位不是替大明殚精竭虑,圣上果真偏袒卫大人。”

“刘大人谨言慎行。”

“……”

“咳咳。”有人轻咳了几声,衆人忙直身而立,恭迎身着绯红皮弁之人走上正殿,百官齐齐躬身,“圣躬万福——”

“圣躬万福。”

朱兴瑞一眼便看到了t班末的那道身影,不知是朝服新纳的缘故还是因他受伤而清瘦了些,圆领袍竟有些不合身,他收回目光,冷声道:“上奏。”

殿中剎那寂静,暂无人上前。朱兴瑞一扫衆人,轻嗤,“如今朝中太平,已无事上奏了吗!”

“近日城中人心惶惶,偌大之事无人上禀,若非云奇告知朕,你们还要瞒到何时!”

他话音未落,便有一人忙从班列中走出,正是督察院左都御史邓庭玉,他俯身而跪,“回圣上,臣于昨日已彻查清楚,作乱之人皆已扣押。”

“是何人在城中生事!”

“主谋正是义庄的仵作先生。”

“仵作?”

“回圣上,正是,主谋与从犯皆已认罪。”

朱兴瑞沉下面容,衆官署竟由着一仵作将应天府上下搅得人心惶惶,他心生不快,“他意欲何为?”

“回圣上,此人在刑部滕大人下谋事,因与大人积怨而心生不满,便杜撰捏造了传言,想借此生事。”

“圣上!”班列中传来铿锵有力的一声将邓庭玉的话打断,万兆兴走了出来,“圣上,邓大人此言有失偏颇,这二人如今还扣押于尹府,虽已认罪,可自始至终并未说过作乱意图,邓大人说他是与滕大人积怨而报複,不知又是从何得知?圣上,微臣觉着其中定当还有隐情,应当深查。”

百官余光落在万兆兴身上,暗叹今日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这从来不与人纷争,持中立之态的万兆兴今日竟然会出言驳斥邓庭玉。

邓庭玉未料这万兆兴会出来指摘于他,诧异片刻后面色又恢複如初,“圣上,此案问审理当是督察院定案,臣绝无半句虚言——这仵作已然认罪,罪状之上也已画押,还请圣上过目。”他说着,从怀中取出罪状书递上。

云奇接过给朱兴瑞呈上,“圣上。”

朱兴瑞逐字看去,眉眼愈深,“杜撰捏造……可他纸中所写仲孙贺是死于火铳,与刑部卷宗别无二致,何来捏造!朕让你彻查,什麽也未查出来吗?”

“圣上,臣早已彻查,这卷宗确实是假,仲孙贺是意外身亡。一切皆由这仵作所为,他胆大妄为,借职务之便偷潜入刑部篡改了卷宗,经刑部差役证言,滕大人将卷宗呈于圣上当夜,那位仵作未得滕大人之令却前往刑部送尸,且借口离开陈尸阁足有三刻。圣上,听闻义庄与刑部文书存放大同小异,这逆贼能知晓也不足为奇。”

朱兴瑞冷声,“以你之意,那仵作能躲过刑部数十人潜入其中偷换了卷宗?”

“是……”

朱兴瑞将罪状书狠狠拍在案上,“荒唐!刑部日夜值守,竟能出此疏漏!”

邓庭玉连忙叩首,“圣上,臣日后定当严加看守。”

“严加看守——”朱兴瑞冷声,“各个说严加看守,可却接连出事,卷宗看不住,火铳也看不住,朕要你们何用!不如还禄位于朕,都归田去罢!”

衆人齐跪,“圣上息怒。”

“官署渎职,让火铳流落于民间,还又秘而不报,实在无法无天!”朱兴瑞怒火中烧,“朕不知,竟还有人胆敢谋害朝廷命官,要置人于死地!”

殿中静声,无人敢语。

“卫骧,给朕上前来。”

“是。”大殿中回蕩着他的声响,卫骧自班末走出,他持着笏板正欲跪下。

“不必了,你有伤在身,朕準你今日不跪。”

殿中本就噤声,此言一出,却如平地惊雷,震得有人瞠目瞪眼,却碍于威慑不敢擡眸。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