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页(1 / 1)
('
沈采薇没看出这两个人有什麽反常,他俩在桌上该说什麽依旧说,还是那个态度,好似针锋相对,又好似只有对方能理解自己的意思。
越鲤吃得慢,她舌头被韩世临又咬又吮,现在唇舌发麻,微微红肿,只能细嚼慢咽。韩世临盯着她看,仿佛她这副模样很能下饭。
一顿饭吃过,韩世临再逗留一番,才回府去了,回去的路上心情从来没有这麽好过,已然忘了他们之前在争执什麽,完全不重要了。
再过几天就是越鲤的生辰,她回到宫里,一切恢複正常。
太医来为她诊治,见她气色不错,先道声恭喜,随后说:“陛下仍需悉心调养,千金贵体不容有失,不可随意对待。”
越鲤听他说千金贵体,觉得好玩,自己前两年还是烂命一条,现在就千金贵体了。她笑了笑,说:“我前几天总觉得心口疼,这两天倒没有再犯,想来已经好了。”
太医摇摇头,严肃说:“恕臣直言,陛下这两年先是横遭变故,又是操劳,身体已经受了重压,今次这帖毒/药灌下去,伤在心肺,恐怕会遗留病痛。”
越鲤从前身体底子特别好,怎麽整都整不死,此时也没觉得太严重,只配合着说:“那我要如何养护?”
太医回答:“陛下不可思虑太重,应保持心情放松。要多多休息,入夜之后尽早歇息,不要受凉。”
越鲤一听,说:“我尽量。”
她纯属敷衍,就大越现在的情况,让她心里不装事,根本不可能。
太医也清楚这点,可是越鲤已经假装答应下来,他再不好说什麽,只能唉声叹气着告退了。
接下来几天,朝堂亦是风平浪静,只有一件閑事发生:有一名自称钟氏宗亲的人来求见。
此事一层一层报到御前,越鲤一看,户部核查此人籍贯,并无问题,只是亲戚关系远了一些,旁了不知道多少支,细论起辈分,此人与钟慈钟煦同辈,虽已三十二岁,却要喊越鲤一声姑姑。
既然没说谎,越鲤就将人召见来。他人从襄阳来,大名叫钟闻,彬彬有礼,越鲤问起他家中情况,他一一答来,说自己也是太祖血脉,开国时太祖第八子翎王之后,前几年因遭战乱,流离失所,当时叛军到处戕害皇族,他不敢出声,隐姓埋名只求活命。现在局势安定下来,他又实在困窘,才厚着脸来找皇帝攀亲戚。
越鲤见他斯文,到底姓钟,便给他在京中安排住处,先歇下,等给她过完千秋万寿节,再为他找个职位或封地,由她养着。
这人并不讨厌,只是他一口一个姑姑。钟慈叫姑姑清脆童真,钟闻都这麽大的人了,越鲤脸上臊得慌,赶紧把他打发了。
钟闻叩拜谢恩,说了不知多少为越鲤歌功颂德的话,才离开。
此事安排下去,越鲤就像翻了一页书,没多想。她还忙着,朝臣送呈的生辰贺礼堆在殿中,要她一样一样过目。
眼看日子一年一年好过起来,各地送的礼物手笔也大起来。越鲤拆过,一大半都妥善收入国库,相当于用她自己的钱补贴国家。取之于民,自然用之于民。她平时并不大肆修缮宫殿,也没有嫔妃和亲戚要养,皇宫内库很充盈。
拆到宁长风送来的诸多礼物时,她拿起来礼单上的第一件看,里面应当是宝石一类的东西,珍贵且体量小,包装看起来是他自己折的。一同送上的贺帖字数不多,胜在真挚,最后写道:愿如风有信,长与日俱中,臣长风拜贺。
愿如风有信,长与日俱中。
越鲤读出来,不由一笑。
第 57 章
五月十四日, 朝野内外放假三天,庆贺圣上千秋万寿。
宴会在宫中举行,场面盛大, 唯有除夕夜能比拟。宫人往来穿梭,美酒佳肴一盘又一盏, 乐舞翩翩,兴致来时, 臣子们也上来献歌献舞,或弹琴奏乐, 越鲤通通有赏。
越鲤面前端上来一道富贵团圆盆菜,是沿海官员进献,里面有鲍鱼、海参、花胶、海虾、金蚝鱼、瑶柱, 配上烧肉、白切鸡……等等诸多鲜美食材,取一个富贵无极的兆头。越鲤配上山楂茯苓陈皮水解腻,尝尝这道奢华美味。
表演节目的间隙, 臣子们纷纷进献贺词, 有的提前写好, 有的当场作诗。大好的日子,越鲤就不点评诸位的文采, 尽皆收下。
君臣同饮,其乐融融,酒至半酣时,有一人神色清醒,从容上前来, 说道:“臣有一道新鲜菜品想t要献于陛下。”
越鲤定睛去看, 正是她刚认的亲戚钟闻。她问:“是什麽菜?”
钟闻说道:“臣久居南方,沿海一带居民常吃鱼生, 这道菜需要现制才美味,不知陛下可否愿意一试?”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