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页(1 / 1)

加入书签

('

沈玉堂揶揄道:“听听,只听说过视金钱如粪土的,没听过把美玉当石头的,你这还真应了那句古话,焚琴煮鹤。”

杨大人哈哈大笑:“沈兄此言差矣,连你这老行家都觉得好,它肯定就是真的好,也不枉我走这一遭。

实话告诉你,这就是我们工部的看家手艺。”

沈玉堂恍然大悟,“要说生财有道,还得是你们工部。

四处搜山检海,居然也让你们把这些宝贝挑出来了。”

杨大人挑眉道:“这还是托了您的福嘛,去年您批的那个矿啊,挖出宝贝来了,这不就是嘛。”

沈玉堂思索道:“既然玉矿都投産了,那你们今年的税款是不是可以上交国库了?”

杨大人急忙说道:“不不不,我们还得深挖,现在这点儿就是皮毛,极品都在下面呢。

只要宫里边喜欢,大家才能和顺不是?”

沈玉堂背着手踱步,“你们的文书说要黄金十万两,为那个玉矿扩充産能?这事儿就没得商量?”

杨大人辩解道:“沈大人,你有所不知,我们的预算和审核都是看得见的,哪儿还能藏污纳垢啊?”

沈玉堂坐下,徐徐说道:“这事儿不好办哪,如今北边不太平,四处又有鼠盗。

户部就是个四处漏风的筛子,我都穷的叮当响,你们还往我这儿打秋风啊?”

杨大人把沈玉堂拉到一边,郑重的说道:“现在朝局都有阁老们撑着,哪用的到你我费心?

新朝拥立,阁老有功,巴结还来不及呢,你何必跟他们对着干呢?

何况去年不是已经这麽干了吗?怎麽今年就变了呢?”

沈玉堂面不改色,义正言辞道:“今时不同往日,事有轻重缓急,不可本末倒置。”

杨大人尴尬的笑道:“既然如此,那杨某就告辞了。沈大人,你可要好自为之啊。”

第 6 章

沈玉堂终于送走了工部的杨大人,他满脸疲色,下意识的揉了揉眉心,独自来到了书房。

朱紫的书架上,古籍满仓。蜡黄的书桌上,纸墨飘香。

沈玉堂轻抚着书籍,顿时一扫心中的郁气。

他在书架前徘徊了一会儿,便向书桌后面的屏风走去。

黄花梨的屏风精雕着仙女踏云献蟠桃,玉兔捣药望月宫的景象,真可谓栩栩如生,巧夺天工。

一看此等陈设,便知此处是沈玉堂密会之所。

果不其然,夜幕渐浓,一个身着青衫,头戴唐巾的俊公子拎着一壶酒,踏月色而来。

沈玉堂听到了那熟悉的脚步声,便立刻迎上前去,一见来人,心中大喜,“今日腊梅初开,我便猜到你会来,下值的时候我买了你最喜欢的广寒糕,快尝尝。”

说着,沈玉堂便要去桌上拿糕。

“歇着吧,那些场面话说给谁听呢?我谢兰亭是来跟你打官腔的?你还跟我客套?”谢兰亭打断道。

谢兰亭把沈玉堂按在椅子上,将自己带来的美酒倒了一盏,递到沈玉堂嘴边,“闻闻,香不香?”

沈玉堂轻嗅了一下,眉头舒展开来,“这是你秋日里酿的桂花酒吧,闻起来有一股醇厚的甜香,妙啊。”

谢兰亭轻轻一笑,喂了他一口,“你喜欢就好。”

他仔细打量着沈玉堂略显清瘦的脸,脸上爬满倦色,谢兰亭忍不住问道:“这是哪个到你这儿来打秋风了?都年底了,谁还在惦记你们户部的银子?”

沈玉堂打开食盒,问道:“猜猜看,这糕有六种口味,你现在最想吃的是哪块?”

谢兰亭翻了个白眼,“这我可猜不着,个个都是神仙,我这小鬼哪里猜得到?”

他瞥了一眼这六色糕点,继续说道:“不过呢,能一下子让你作难的大户也不多,无非就工部和兵部罢了。”

沈玉堂拿起两块糕放在谢兰亭面前,“要是你,该如何选?”

谢兰亭瞧了瞧,拿起一块赤色的广寒糕沉吟道:“定国安邦是为国本,当然以兵部为上了。

虽说这些年没起什麽战事,这是黎民之福,却也是国之灾也。”

沈玉堂蹙眉道:“为何是黎民之福,反是国之灾也?”

谢兰亭侃侃而谈:“国内无事,将士便会久疏战阵,朝野便会因此懈怠,北边的胡人可不像咱们这麽清閑哪!雁门关之劫便源自于此。

沈玉堂点了点头,“还是你看的通透。”

谢兰亭继续说道:“你别看他们现在四分五裂,同室操戈,但那都是表象,草原上正在养蛊,我们如若不早做準备,更大的麻烦便会接踵而至。”

沈玉堂说道:“兵部之事暂且不提,依你之见,工部该如何打发?”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