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页(1 / 1)
('
年少所遇之人,太过惊豔,心之自知相守甚难,却依旧无可救药的靠近,想要多些相守的日子。
淩云风骑着马到了城脚下,萧子晏的眼中撞进了一抹耀眼的紫色,他高高的束起长发,像极了打了一场胜战的少年将军。
那一双深邃的双眼,够他记一辈子。
淩云风显然发觉了他的存在,擡眼望去,好似想要将他纳入眼中,自此再不见其它色彩。
淩云风将缰绳递给身侧的苏邵青,独自一人一步一步的上了城墙,向他走来。
淩云风瞧见他今日的打扮,嘴角亦是不自觉的上扬,虽然暂时的分别令两人心情都极为的烦躁,但见到彼此的那一刻,阴郁瞬间而散。
“殿下,我来了。”
萧子晏嗯了声,将自己拿着笛子的那只手,悄悄的放置于身后,“今后还会回来麽?”
淩云风与他并肩而立,俯瞰这偌大的京城,京城是九洲之中最为富庶,繁荣之地,纸醉金迷之下实则暗藏玄机。
若不是淩云风自小出身世家,亦不会知晓这其中的道理,了解之后便知道眼前之人在京城活下来是多麽的不易,心中的那一份酸涩,无法掩藏。
“殿下若是在,我一定会回来,承诺这种东西其实最为虚假,所以我从不轻易许诺,无论是对家人还是下属,也因如此,一旦我许下诺言,就一定会跨越千里,回到你的身边。”
萧子晏释然一笑,他盯着淩云风看了许久,话里带着笑意,“也算是同流合污了。”
淩云风闻言,笑了声,回道:“是同舟共济,再不济亦是同床共枕都行。”
萧子晏无奈道:“真拿你没办法,回去之后作何打算?”
萧子晏问起,淩云风方才想起他还未与萧子晏提及过边疆之事,淩云风沉声道:“先前朝廷上便有了风声,来自边疆,后来去查人回去了一趟才知晓如今的事态究竟到了何种地步。”
萧子晏不是没有听闻朝上的事,近期大多都是边关转来的消息,只是事关边疆的安定和九洲统一,他那位父皇怕是将这些消息都拦了下来,怪不得此时如此干脆的要放淩云风归去,想来是边关那处的事需要他前去解决,至少淩云风是靖安王的独子,亦是那几十万大军唯一的承袭者,尽管皇帝在不情愿也留不住人了。
“怎麽个严重法?”
萧子晏竟然问出了口,就笃定淩云风一定会将事情的原委告知与他,眼下九洲局势动蕩,各方势力蠢蠢欲动,谁也不能置身事外。
“外邦内部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的内战将直接影响到未来我们与匈奴是否要重新开战,目前外邦最为强盛的两大势力为贺兰与呼延部族,两位年轻的部落首领将竞争最后的王位,这两人势不两立,所以内战是无法避免。”
“这其中亦有一处变数,是我们可以借机进入的,贺兰首领不主战,而呼延首领骨子里就是个善战者,只要有机会,我们便能顺水推舟的化解这次的危机。”
萧子晏自小便久居京城,对外邦和边关之事了解的甚少,加之他的势力範围无法触及远处,这亦是令他头疼之事,如今有了淩云风,区区外邦和匈奴还不是手到擒来,若是被这人知晓自己心中是如何将他比拟为骁勇善战,无人能及的,他的尾巴估计得翘上天罢。
萧子晏无奈一笑,淩云风将他的神色捕捉在眼中,“殿下在想些什麽?”
萧子晏收敛笑意,直言道:“若是有一日你承袭了你父亲的衣钵,你会站在我身前吗?”
你会为我所用,会将一颗忠心就此献上吗?
他的话太过直白,淩云风挑了下眉,摸了摸自己手腕上的那串佛珠,道:“依殿下的聪明才智,只是时间问题,况且我相信在殿下的带领之下,九洲大陆会开创前所未有的新盛世,我自会做殿下的臣民,为殿下镇守四方,护佑百姓与家国。”
萧子晏闻言,微愣,还未反应过来之时,淩云风便上前一步,双手将他的脸捧起,深邃的眼眸此时映入了一片暮光,温柔又坚毅,柔软又强大到无可睥睨。
萧子晏将自己的手轻轻地覆盖在他的手上,直视他的双眼,柔声道:“再次相见之时,我希望世子能够第一时间将我抱在怀中。”
淩云风将他揽入怀中,声音低沉,道:
“好。”
彼此熟悉的温度将二人紧紧的包裹,日光沖破了云层照在了九洲的大地之上。
“殿下,我从未将一颗真心许给一人,如今也算是将自己这辈子交于殿下手中了,我希望殿下能够世世安康。”
萧子晏道:“好,此次归去,尽是变数,你亦要当心,记着时常给我传信。”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