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页(1 / 1)
('
等将逆贼铲除,萧子晏要奏请父皇为先生办一场葬礼,亦要为先生守孝。
回到风雨楼时,他并未失魂落魄,而是满脑子都在想该如何利用这枚玉玺,逼他们主动露出破绽,让那藏在暗处的利刃向他袭来。
先生的死,让他变得更为冷静,他不是没有失去过,从母妃死后,逼迫自己不去想,仿佛只有这样他们仍然会在自己身边。
萧子恒带着三人来到了金吾卫营,他身份特殊,守卫很快便将他们放行,守卫将他们带到了金吾卫总都督的营帐之中,金吾卫总都督名为李望京,李家世代皆为武将,一直延续至今,祖上亦是同开国皇帝一起定九州的大将。
他为人比林啸要豁达,没有那麽庄重严肃,而李望京的年纪就比萧子晏这些个皇子大不了几岁,每年的围猎他都会参与其中。
李望京见是萧子恒来了便弯腰行礼,“见过四殿下。”
萧子恒终于得以露出久违的笑容,他与李望京关系本就不错,李望京无论是能力还是人品在京城都是世家子弟中的模範,从前他母妃便总让他多与之亲近。
萧子恒道:“李都督免礼。我从此前来有要事相托。”
他将虎符拿出道:“传陛下旨意,二皇子萧子倾勾结禁军以及朝中之臣企图谋反,颠覆皇权。现命金吾卫总督李望京带领金吾卫诛杀叛贼,平定京城。”
李望京微愣,第一反应便是他觉此事突然,但在看到虎符的瞬间便知此事多半为真,“李望京领旨!”
萧子恒道:“先起来罢,李总督大概会觉得此事十分突然,但眼下父皇被困宫中,二哥勾结禁军企图谋反,已经将京城控制,事情越发严重,除了诛杀叛贼,还京城一片安宁之外,我们别无选择。”
李望京愕然,点头而应,“是。殿下能否告诉李某,此事发生于何时,我金吾卫护卫京城一方安宁竟无半分察觉,实在是惭愧。”
萧子恒摇了摇头,“不是任何人之错,二哥潜伏之久,无人察觉,待事发之时子晏……五弟已被调离京城,二哥将禁军收拢,围困京城,包括父皇亦被困其中,好在父皇似乎是早知今日会来,提前留下了虎符和调兵的手谕皆交于五弟,五弟方才有机会带领我们同二哥有一战的机会。”
李望京想起那位五皇子,他记忆甚少,为数不多的记忆之中还是他那翩翩公子的模样,看起来更是弱不经风,此事为何能担起大任。
这他亦无从得知。
但眼下这不是他该想的,必须要将叛贼一举拿下还京城一片安宁,护佑陛下安康,这才是他们金吾卫的职责所在。
此时营帐之外进来了一守卫他道:“李总督五殿下求见!”
萧子恒闻言立刻转身,他紧抓着自己的袖口,那几个字不断的在耳边萦绕,李望京道:“快请!”
萧子晏乘着晚风而来,在暮晓时分,他身着一身墨色的黑衣,长发被发冠束起,月色下的脸显的更为明豔,只是此时满是厉色。
萧子恒愣在原地,而萧子晏则扯了扯嘴角,道:“我回来了,四哥。”
萧子恒没出息的眼红,他别过身去不愿他,萧子晏缓慢上前,给了他一个久违的拥抱。
萧子晏贴在他耳边,轻声道:“四哥莫哭,是子晏不好,回来晚了。”
萧子恒哽咽道:“我又没怪你。”说罢,他拉开萧子晏,将人上下瞧了个遍,萧子晏哭笑不得道:“子晏安好。”
萧子恒敲了敲他的额头,嗔怪道:“谁知晓你会不会又骗我,就为了不让我担心。”
萧子晏终于无奈笑了下,心里压着的那块石头松了松,萧子恒道:“你是何时才出的宫?二哥肯放你走?”
萧子晏摇头,“自然是我自己逃出来的。”他朝身后的李望京道:“李总督。”
李望京回道:“见过五皇子。”
萧子晏道:“宫中那条密道我已然知晓其出口和入口,接下来就要看李总督的了。”
李望京受宠若惊道:“殿下吩咐即可,我愿带领金吾卫殿下一起肃清叛贼,还京城一片安宁。”
萧子晏道:“李总督需轻点一队人马,潜伏于密道之中,玉玺现在在我身上,这便是最好的饵,我一人带着玉玺入宫,待他登基之时必然会让所有的大臣都跪拜于他,那时就是诛杀叛贼最好的时机。”
萧子恒仍旧忧心,“不行,这太危险,二哥是不会放过你的。”
萧子晏苦笑一声,“不只是你啊,我的四哥,只要他坐上那个位子,我们都活不成,所以明日不是他死就是我亡。”
萧子恒的心狠狠的落了下去,他急忙道: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