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页(1 / 1)
('
“当然可以了。”宋惊蛰擡起一根云耳木小心地给它翻了个面, 指着上面肥嘟嘟的云耳, 朝他笑了笑, “你面前看到的这些都是养出来的。”
胡宏大看着那就长在自己面前脆生生的云耳, 想到这里还有好几间屋, 吃惊地问宋惊蛰:“其他几间屋都是吗?”
宋惊蛰颔首:“都是。”
“乖乖,这得有多少云耳啊?”胡宏大提了一口气。来之前他怕云耳太少不够交货的,来之后,他得想这麽多云耳,他该怎麽卖, 才能都卖出去。
这人生真是顺心又不顺心。
这季云耳还没有摘, 宋惊蛰也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但这季云耳长得可比上季肥多了,料想应该不差。
他跟胡宏大提议:“要不我们现在摘出来看看。”
“好啊。”胡宏大欣然同意。
他这辈子上过山下过海,还没有体验过在屋里摘云耳呢,这麽多云耳就堆在这里任由人采摘, 定然比去海边赶海跟人抢海货要爽。
宋家人多,加之冯金玉他们都没走, 宋惊蛰一吆喝,全来这边帮着摘云耳了。
老屋原来的屋子本就不大,又堆了这麽多木头,呼啦啦来了二三十号人,挤得几间屋里用来行走的过道都没地下脚了。
但没有人嫌挤,一个个拿着摘云耳的篮子,脸上全是笑意,这可是门挣钱的营生呢。
他们惊蛰说了,只要这批云耳能卖出去,他就带着大家一起种云耳卖。
因此养云耳的屋里再挤再难闻,大家都干劲满满地学着宋惊蛰教的方式,一朵一朵将云耳完整地摘下来。
他们是高兴了,本就很胖,站在拥挤的过道中,连转身都困难的胡宏大好尴尬。
先前地方空还显不出他胖来,这会儿挤在这里,别人摘完身前架子上的云耳,转过身还能摘身后架子上的,他却连动都不能动,好丢人啊。
宋惊蛰看出他的尴尬,直接将门口的门给卸了,招呼胡宏大过来:“胡大哥,我们摘门口这几排的吧,这几排的通风好,长得大。”
“好。”胡宏大挤出来,跟在宋惊蛰身旁摘门口的云耳。
这里光线好,不用费心去分辨云耳长在哪儿,入手啪嗒就是一朵,别提有多舒爽了。
胡宏大越摘越快,生怕别人把他的云耳给抢了,但摘着摘着,他就察觉出不对劲来了。怕自己多想,他提着篮子出了昏暗的屋子,将篮子里的云耳细细翻看了一遍,不解地问宋惊蛰:“宋兄弟,你这云耳怎麽长得这般大?”
胡宏大既然决定要做门生意,自然不会什麽都不了解就去做,他看过山城其他山货商人的云耳。
都是大小不一,参差不齐的。
而宋惊蛰的云耳却都长得肥大匀称,若是一两朵也就罢了,可是大部分都这样就显得有些不太正常了。
宋惊蛰也没有隐瞒:“这都要归功于肥施得好了。”
先前葛木匠跟他说长在木屑底下的云耳生得好,他后面跟立夏去将他的木屑都拉了回来,单独实行了几行。
云耳果然长得很好。
后面他们又去别的木匠铺子买了些木屑回来,将四间屋的云耳都给施上了肥。
怕这麽多木屑堆在一起生虫,把他的云耳给啃了,宋惊蛰还在木屑里掺了一些驱虫的石膏粉。本以为这些石膏粉会腐烂一些云耳,但没想到腐烂过的木头本就利于云耳的生长,再有木屑的养分供养,这些云耳可不就都长得又大又好。
胡宏大听完宋惊蛰的话,佩服道:“宋兄弟真是敢想敢干。”
一般人压根就想不到要给云耳施肥,就算想到了也不想到驱虫这一步,宋惊蛰每一步都考虑到了,而且敢于去做,不怕石膏粉会损失云耳,反而担心因小失大,才会有这样的阴差阳错。
跟这样的人做生意胡宏大很放心,他也有信心,有宋惊蛰这条路子在,他这桩生意一定能够做起来。
“……”
宋惊蛰家来的富贵商人是来买云耳的,宋惊蛰又在收云耳了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村。
村里人好奇宋惊蛰这次又能收多少云耳,云耳在新商人手里赚钱吗,全都跑来宋家这边看热闹了。
这次人多,大家又手脚快,仅仅半天的时间就将四间屋的云耳都给摘完了。
接下来就是过秤了。
由于云耳长得又大又好,一根长一米的云耳木上至少都能摘下三四斤的云耳。
宋惊蛰四间屋可是足足放了五千根。
一共收了一百五十石。
装云耳的箩筐摆满了整个宋家院子,实在没那麽多箩筐了,最后大家扯了油布出来,全堆在油布上的。
村里人看着那堆成山一样的云耳,全都震惊不已,五月份第一次采摘才收百来斤的鲜云耳,这次就能收这麽多了?!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