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页(1 / 1)

加入书签

('

正好也不想娶妻,索性就随了你们的愿,也省得有人挖空心思往王府里送人。

“回父皇,确有此事。只是并非如黄侍郎所说的那样,那日与儿臣同乘一骑的不过是位故人。”

李胤似否认非否认的说,随又将目光一转,看向黄仲和百官,巧妙的把话引开,让文帝忽略掉楚羿的存在,道:“而且我很好奇啊!黄侍郎,既是市井流言,你是如何知道得这般清楚的?还有百官,你们又是如何知道的?是有人专门传给你们听吗?”

黄仲及出百官被问得哑口无言,那里敢答言。

黄仲唯悄瞅黄济,黄济则不动声色。

李彻见状,恐文帝深究,急忙奏道:“父皇息怒,还过市井流言,当不得真,还请父皇勿信,万望为武安王物色王妃为是。”

文帝原本盛怒,要追根究底,但听李彻如此尽心尽力要为李胤物色王妃,想到上次欺君一事,李彻私搜武安王府,以为手足间撕破了脸,互怀恨在心,如今看来,并没有,文帝在心里欣慰太子的温憝,故才息怒。

文帝本欲再命百官将女儿画像送往武安王府,一看百官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身为君主,也不好强逼百官,由是为李胤挑选王妃一事只得作罢。

黄济与李彻悄对视,李彻嘴角微勾,他们的计划同李胤想的如出一辙。

之所以要在早朝上特意奏此事,是怕文帝背地里指婚,那样官员就不敢拒绝,现今摊开了,就算文帝物色到适合人选,官员不愿意,文帝也不好强逼,如此一来,便可一劳永逸切断李胤在朝中的新后盾。

第一步计划大功告成,接下来到第二步。

原来在黄济有心想要与李彻共谋天下时,就已经命人暗中监视李胤的一切动向,不然那日黄仲去武安王府一事,他怎会一清二楚。

黄济发现在李彻私搜王府过后的第二日,李胤上下朝都会有一个戴面具的少年送迎,李胤去平叛西大营,暗中监视的人告诉黄济那少年去宫门口等,可能是等李胤。

因此李胤献曹侍荣首级那日,退朝后,黄济就悄于暗中观察,推想那少年每日送迎李胤,如今又在宫门口等了李胤一天一夜,按常人之心论,李胤不可能自己骑马,让对方走路,只要俩人共乘一骑,第一步计划便可落实。

不出推想,李胤果真骑马带楚羿。

黄济即刻令人大肆散播流言,又令黄仲以不经意的方式将此流言传与有女儿的大臣,打消掉对方想把人送往武安王府的心思。

黄济提前计划好的每一步不可谓是不精密周全。

祸患

看到退朝时间,楚羿同往日一样戴上面具去王府外接李胤。

一向少有人迹的东长街,今日却出奇的有人领着一群官奴路过,正路过武安王府,领头是名一身穿官服的中年男人,男人手上拿着一根马鞭,跟手痒痒似的,无缘无故抽打在那些官奴身上。

那些官奴皆为性女,被无故打了,也不敢吭气,反更唯唯喏喏,控背躬身,规行步矩。

见是生人,楚羿便埋下头,不去看。

“让你走快点,就数你最磨磨蹭蹭,照你这速度几时能到东宫,太子妃还等着用人呢!”那男人狠狠一马鞭打在走在最后的一名女官奴身上。

那女官奴原来是秋霜,她埋头受打,不敢吱一声,眼睛却机灵的向四周瞥,余光忽瞥到站在武安王府大门口的楚羿,秋霜一眼便认出楚羿,瞳孔立骤睁,惊诧万分。

在入帝都那日,在槛车里,她看到了铺天盖地的通缉皇甫娣的通缉令,上面画的人像是楚羿,以为楚羿已经被缉拿归案,斩首示衆,却没想到竟然还活着,活着就罢了,且身上穿的衣服还那样好,一看就不是奴仆。

秋霜心里不觉妒忌又羡慕,想喊楚羿,又不敢,恰好脚边有个小石子,便拿脚故意去踢那小石子,想引起楚羿注意她。

正好李胤也下朝回来,那细小的石子声响被马蹄声淹没。

听到熟悉的马蹄声,知道是李胤来了,楚羿这才擡头望向李胤,迎上去牵马。

因文帝废除营倡刑律,犯罪官员女眷婢子皆被没为官奴,此时看到有官奴路过,恐有北境王府的人,李胤心里警惕不已,加之早朝上的事,让他隐隐不安。

那男人见李胤,赶忙躬身施礼:“武安王。”

李胤点头示意,下了马,把每日回来都必不可少的一个黑色描金边的食盒递给楚羿,眼神示意楚羿先进去王府,碧方则由他牵去马廄。

那男人愣眼看了几眼,唉声叹气一番,朝衆女官奴道:“看看你们,身为女人,占尽优势,却还比不过一个男人,看看人家,多得武安王宠爱。”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