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1 / 1)

加入书签

('

可他们的行态却并不像是商贩,更似是军营出身。

前世明瑛也曾在军营中运筹统领,于此事再熟悉不过。

南楚派人僞作商队潜入敌国京城?恐怕也不尽然如此,晋帝和雍黎本就暗相往来,从楚国出兵到如今对峙边境看似都在晋帝的掌控之中,实则雍黎这个盟友也并不那麽坦诚。雍黎不但想成为名正言顺的楚国国君,更有一统南北的野心,如今也自是要趁此机会在晋国国都埋下这根隐线,以待来日之时。

明瑛眸光晦暗,望着这群人招摇过市后,才起身下楼。

茶阁一楼也很是热闹,不知何人在堂上挂了一对联子,白纸黑字,很是醒目。

——潜龙在渊,福泽东至

——卧虎之榻,兵祸南来

这对联子的意思也在字句间昭然若揭。

细想来倒与往后之事印证。

南楚大军压境,因楚王室内乱及连续战败之故,不得已才和谈退兵。江东十六侯立下战功,却被晋君忌惮;叶溦当得首功,却被晋君骗进京城扣上罪名杀害,叶家更是落得满门惨死的下场。

如今叶溦已是领旨出征,叶家上下就是被留在京中的人质;此战无论成败,于叶家而言都是死局。

晋君也不可能放叶家离开京城。

叶家唯一的生路,就是在叶溦归来前离京,但若被察觉同样也是死路。

如今又究竟是何人将这对帘子悬挂于此,唯恐天下不乱。

明瑛站在楼上斟酌半晌,就听见茶馆下不知何人喝了酒,与他的同伴谈起了当朝政事。

听说陛下指兵点将要同南边打仗了。

他的同伴笑话他说,这可不是新事儿,那叶将军不是早已高头大马统帅三军南去了吗?

那人便摆摆手道,听说陛下可不愿意和南边打仗,连军饷都供不上了,如今朝上正商议着要嫁一位公主过去做南边的皇后娘娘呢。

“我听说密令也送了一位公主去南边。”他的同伴若有所思道。

“那密令不过弹丸小国,他们的公主哪能与我们的公主相比?”那人便不屑一顾地说。

这和亲之事真假难说,总之到最后这晋国公主都未曾嫁到楚国,反倒是密令的华瑶公主成为了楚国皇太弟的正妃。

夏王雍黎已是秋后的蚂蚱,此战过后便再起不了任何风浪。

楚国皇帝雍徽元恨透了雍黎,等铲除了雍黎的势力,自然也不会再让晋国公主进了楚国国都。

更何况晋君根本没有未成亲的女儿和姊妹,晋国想要派去和亲的公主自然也不是真公主。

如今进了京城的南楚细作,只怕也并非全是夏王雍黎的下属,也有楚皇的心腹。

永安早已成了筛子,被楚国细作完全渗透穿了。

两人还在继续讨论着,坐在他们后边的人听着似乎觉得有趣也同他们搭话说起来:“可当真有和亲公主一事?之前都从未听说过陛下有此意?若叶大将军退了敌军,也无需公主和亲了。”说到底晋国是大国,与依附大国谋求生存的密令不同;而和亲也并非光彩之事,他们只盼着叶大将军能带兵打败楚军,而非低声下气的和亲求和之举。

“我伯父可是在宫中当守的。”原先说话的人语气很是骄傲,他的伯父既能在宫中当守,想来他的家世出身也是不俗,“听说宫中早已选定了长乐王女册封为公主。长乐王女可是陛下的亲侄女,自小在宫中长大,身份尊贵。”

可若论身份尊贵,晋帝有五位嫡亲的公主,如何能是作为养女的长乐王女所能相比的。

自是晋君舍不得亲公主,才要将长乐王女册封为公主派去和亲。

听见楼下之人论说了许久,明瑛垂眸时又看见去而複返的楚国商贩出现在街头,他们已是卸了车上货物轻便而来。

“我家主子请您过去说话。”身后一个声音响起时,明瑛仍是站在楼梯上置若罔闻,在进来时他的余光就扫到了坐在角落的人。

南楚皇室内斗激烈,而这位却更是不同寻常之人。

南楚的小安阳王雍颖,乃是雍黎的养子;却在雍黎被楚君清算后还安然无恙,反而加官进爵备受重用。

据说雍颖在雍黎落罪之事也是出了力气,但能被楚君信赖委以重任也并不简单,这其中还有其他缘故。

明面上如今雍颖还是雍黎的人。

再早时他在北川时也发现了楚人的行蹤,恐怕这些人都是随着那群假装商贩的楚人进京的。永安有人故意放他们进来,他们也自是有恃无恐光明正大;虽是不知晋君和雍黎的交易还有什麽东西,但这两人皆是心怀鬼胎别有图谋,如今又添了这位小安阳王。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