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1 / 1)
('
饶是雍黎再蠢,听见明瑛的话也感觉到更加明显的不对劲了。
如果小安阳王是要招揽明瑛,为何他对雍黎却始终是遮遮掩掩的态度。
即便如今晋楚开战,但雍黎都已经将人抓过来了,小安阳王过来闹了这一场却没有半句提及,可见他的这个义子确实是多有隐瞒。
雍黎心里不悦,却也还未曾想到小安阳王早已背叛了他,只是吩咐赵长史让下面的探子去查查最近小安阳王身边的人有没有出了什麽岔子的。
小安阳王还待在前堂,冯叔出来说王爷已经发了怒,让他还是先回去吧。
不过在次日小安阳王再过来时,雍黎见到他就说细作一事已然查明,明瑛的确不是晋国细作,就放明瑛回去。
这突如其来的态度转变,让小安阳王下意识觉得有诈。
但看见雍黎的确将他放出来了,打量着明瑛只是一如既往苍白的病态,小安阳王便也未做多想。
回到客栈后,小安阳王身边的护卫还担忧地进言,说夏王大张旗鼓地抓了人怎麽可能这麽轻易就放出来了,会不会这其中有诈,或者是夏王已经策反了明瑛。
小安阳王也有过顾虑,但想到如今雍黎也早已是秋后蚂蚱,又觉得放心了。
聪明的人都不会上一条注定要沉的船,然后给野心勃勃的雍黎陪葬。
明瑛也没有欲盖弥彰地提起和雍黎有关的事。
听见从城外传来对战的号角,战场的血腥味在新安城中弥漫,可见战况之惨烈。
新安城中的民衆依然麻木的生活着。毕竟老一辈人在几十年前已经见过新安城无数次被晋楚来回占领,等到晋军打进来了也守不住新安。
只是不知何时在新安城中流传起“神龟布吉”的传说。
据说百年前曾有渔民看见神龟渡河,最后神龟在河边留下龟甲,在暴晒中出现了占蔔的“吉”字。
那年正好是南楚的开国皇帝南渡称帝,于是南楚便有“神龟布吉,明主出世”的说法在民间流传,说的是在神龟布吉的那一年将会有一位圣明的君主登上皇位。
而如今新安就再次出现了“神龟布吉”的传说。
这一次的传言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开始出现的,却在新安城中越传越夸张。
“神龟布吉”对于坐在皇位上的楚国皇帝雍徽元并非好事,反而是加剧了那些蠢蠢欲动之人坚信自己就是真命明主之心。
等到传言传遍新安城,又传到附近的城镇,知晓神龟再现之人也就数不胜数了,并将神龟降世的传说带到那些有所图谋之人耳中。
神龟布吉,明主出世。
兴许过了百年又将要出现一位文韬武略的高祖皇帝。
小安阳王也听到了这个传言,但在南来北往商旅无数的新安城根本无法查知谣言的来历起因,只是有不少人都言之凿凿地说在渡河边看见过裂开吉纹的神龟甲。
新安城中人多嘴杂,藏不住的传言早已传遍了。
他理所当然认为有可能是雍黎故意散播出去的,是为他谋朝篡位做準备。
城外正是战火交加着,新安城很有可能就要守不住了。
雍徽元已经急召小安阳王回京,驻守在新安城中的监军等人也準备南撤。
但是在撤离的前一天夜里,安静的夜晚再次被喧闹惊醒。
本以为又是一场恶战,或者是晋军已经攻进来了,城中家家户户都熄了油灯将孩子拘在身边。
黑夜中的吵闹很快就消溺无声了,只有提着灯的人在外面到处搜寻着。
明瑛站在窗后看见撕裂黑夜的提灯像星星点点的流萤一样闪烁着。
晋军渡河,雍黎身死。
相比前世,如今这些事情发生得更早了。
小安阳王被外面的动静惊醒,匆匆披上衣服出去问发生什麽事了,就看见赵长史带着人进来,只是向小安阳王拱了拱手就说:“王爷遇刺,我等奉命抓拿相关之人问讯。”
“遇刺?”小安阳王站在楼梯上,骤然听闻这个消息就踉跄了一下,差点摔下去了。
面上不显,他就在心里猜测着,也不知道究竟是何人所为。
不过以雍黎在朝中树敌无数,再加上近日城中传言愈演愈烈,想要杀死雍黎的人不在少数。
如今倒不知这算不算是好事。
小安阳王还是装作很担忧的模样,连忙问可曾抓住刺客,王爷可有大碍。
赵长史却并未说起雍黎的情况如何,只是先指挥着侍卫要搜索着,说务必要将所有和此事有关的人都抓拿起来。
“这是什麽意思?莫不是赵长史认为义父遇刺是和我有关系?”小安阳王看见赵长史此举,当即很是愤怒地让护卫拦下他们,“他们都跟随在我左右,绝不可能和此事有关。”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