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页(1 / 1)

加入书签

('

若顺利的话,等晋军得到消息再赶回来营救,也来不及了。

第45章 第45章

晋军的内情, 所知者不多。

若晋军真的驻扎在淮河谷,这是他们出兵的良机。

就像他们笃定晋军不会在此时出兵攻打陈城,晋军同样也笃定他们不敢在这个时候攻打长阳这座被瘟疫笼罩的死亡之城。

所以晋军才敢堂而皇之地驻扎在淮河谷。

若错失这个机会, 待晋军恢複过来还是一场恶战。

明珩就写了一封密信锡封送给魏太守, 让魏太守阅后即焚。

等段主薄三人走后,下面的将领虽对攻打长阳之事跃跃欲试, 但又不免有些担忧:“这会不会有诈呀?万一对面是请君入瓮的局怎麽办?”

明珩有这方面的忧虑,就说现在和魏真传信也是为了试探虚实;此事关乎重大, 若能兵不血刃取下长阳是最好的, 即便不成也还有后招。

过了差不多一旬,段主薄再次趁着夜色穿过绵山, 带着魏真的信过来。

段主薄说魏太守的儿子刚去世了, 曹少府也感染了瘟疫,他们想要提前行事。

明珩依然不急不缓, 仍让段主薄再带回去一封锡封的信给魏太守。

隔天晚上,这次是段主薄带着曹少府的管家过来送信。

在他们过来之前,明珩先收到了另一封密信。

当夜明珩亲自率领八百骑兵, 绕过绵山北麓向西边进发, 天明时正好赶到长阳。

长阳城中有人放火烧了都尉府, 魏真砍下陈都尉的头颅, 下令开城门。

长阳守军群龙无首,在魏真倒戈后纷纷跟随投降。

与此同时,梁霈已经带着大军从东边出发, 兵临溪林城下。

溪林、淮川不战而降。

等驻扎在淮河谷的晋军反应过来,绵北三城皆已落入敌军之手, 而他们更是被困在淮河谷受到敌军的两面夹击。

明珩领军从西边的长阳而来,梁霈率军过溪林从东边来。

淮河谷的大战持续了一天一夜, 晋军主将被杀,余下残军皆投江东。

此战大捷。

对于江东军来说,双面夹击瓮中捉鼈是惯用的战术。

在魏真派人送来信时,明珩就有此打算。

因为绵山的地势,其实他们夺取长阳时面临了和南下攻打新安之时同样的难题,不但是易守难攻,而且因为地势阻隔导致他们即便拿下了长阳也很容易再被晋军反攻。

既然有这个机会摆在面前,明珩就想着直接把绵北三城都拿下来。

已知晋军驻扎在淮河谷,再有魏真等人里应外合,如若顺利的话可以最快拿下长阳和淮川、溪林,然后在晋军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两军会合夹击晋军。

至此,京畿以南完全落入江东之手。

永安危急。

晋帝得到前方大败的消息后,勃然大怒。

然后派人去北城宣旨,册封陈昌为威武大将军,领兵南下平叛。

于是北城再次传来震惊天下的消息,之前跟随北城将军反晋,后来又刺杀了季慕淮并被朝廷招安的陈昌,再次杀了朝廷的使臣然后宣布反晋。

更滑稽的是陈昌还派人给江东这边写了一封信,名义为共谋天下。

这封信送到樾州,还没有看信中内容,卓凭舟就先破口大骂陈昌是卑劣无耻的墙头草,世间怎会有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他憎恨陈昌刺杀了季慕淮,害死他的故友。

其他人也同样觉得像陈昌这种随时倒戈的人并不可信,只有等到有机会他肯定还会出卖别人换取利益的。

至于他所说的共谋天下,他就太看得起自己了。

北城起兵经历一波三折,到如今他们都还只是守着那几座城池,之前他们往南进军打下来的州城已经全部回归驻军手中。

而江东局势一片大好,永安近在眼前,何须再和别人共谋天下。

他们可不愿意再有别人来分一杯羹。

这封信也根本无需看,就被投入火盆中烧成灰烬。

江东的瘟疫已经基本结束,在江东军入驻绵北三城后也开始控制瘟疫的蔓延,先将城中感染了瘟疫的病人拉出来隔开。

但是长阳的情况比江东更难控制。

那些感染了瘟疫的人被从医馆里拉出来,一个个都哭喊着说他们没有得瘟疫,不要烧死他们。

在这个死亡之春,他们见过太多惨死的人,而今厄难降临到他们身上。

明瑛在四月中从江东来到绵北,继续治疗绵北的瘟疫。

而在攻占绵北三城后,江东大军继续北上。

永安已在眼前,而原本被晋帝调到绵山平叛的军队,除了少部分残军逃回去,大部分都淮河谷之战被打败然后投降了江东。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