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页(1 / 1)
('
因为宁啓买的地多,自己家一个牛耕种起来还是很慢,就找了李大牛家,租了他家的牛、曲辕犁和耧车一起耕种。
他们分成两拨,宁柱子和宁强一起,郑云和宁啓一起。用了十天的时间,先用曲辕犁把一百多亩土地全部翻了一遍,方便后面用耧车种种子。
宁啓爹娘家的地少,準备种谷子,几人就先给宁啓爹娘家里的地种上谷子。
“郑云,耧车的间距我已经调好了,种子不用装太满,不然等会儿容易从上面晃出来。”
“你先看一遍我怎麽摇耧车的,先学学。”
因为郑云之前没有种过地,就没有摇耧车的经验,宁柱子特地教他。曲辕犁比较好用,有把子力气就好,犁地的时候就没有特意教。
只见宁强牵着牛,宁柱子在后面握着耧车两边的把手,一边前进,一边规律的晃动耧车,并使劲让耧车腿埋进土里,让谷子种子均匀的从耧车的缝隙漏进地里。
耧车经过之后,两边的土自然地滚落合拢把种子覆盖。
“爹,我来试下。”宁柱子耕种了一段距离之后,郑云觉得自己学习的差不多了,就準备自己上手。
宁柱子停下应声停下:“行,你来。”
郑云学着宁柱子一样用力握着耧车,慢慢晃动,但是因为他没有经验,晃动的不是很有规律,种子也播撒的不均匀。
宁柱子看到后,过来握着耧车的把手,慢慢的调整,让郑云感受晃动的规律:“你看,就像我这样,照这样慢慢晃动就可以。”
带着郑云耕种了两行之后,郑云慢慢的走上了掌握了技巧:“好了,郑云已经能够上手了,你和啓哥儿慢一点耕种,没关系。”
宁啓给郑云竖了一个大拇指:“你学的真快!”
宁强也点点头:“是啊!”
郑云嘿嘿一笑。
看郑云学会了之后,宁柱子开始分工:“你和啓哥儿从地这头开始种,我和大强从地中间开始种,你们看着到中间有耧车的走过的痕迹之后就停下,这样你们这半块地就种完了。”
郑云和宁啓回道:“好的,爹,你们过去吧。”
说完后,宁柱子和宁强牵着牛,带着耧车和种子走到地的另一头,开始耕种谷子。
宁啓牵着牛,郑云在后面规律的摇晃耧车。耧车中的种子快下完时两人就停下加一些谷子种子。
牵牛也是需要技巧的,要让牛按一定的速度走,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不然都不能达到很好的种植效果。
在牛不想走的时候还得使劲牵着让牛听话的走。
牛用的时间久了,还得适当的让牛休息一下,吃点草,不然牛还容易罢工。
用了两天时间,宁啓爹娘家里的十四亩地终于耕种完了,开始耕种宁啓买的那一百亩地了。
宁啓买的这一百亩地準备全部种植高粱,等秋天收割了之后,这些高粱就是做酒的良好原料了。
其实宁啓他娘王桂花这两天除了在家里做饭,其他的时间全部都用来收村里人的高粱种子了。
宁啓种植一百亩地的高粱,大概需要两百到三百斤的种子,考虑到出芽率,宁啓打算先收三百斤的种子以防万一,能多不能少。
村里每家都没有那麽多高粱种子,只能和村里人透个风声,让那些家里有质量好的种子的人家,拿着种子到宁柱子家里卖,按照市面上同等的价格。
晚上回到爹娘家里,宁啓倒了一碗水哐哐喝完后,先关心高粱种子:“娘,高粱种子收了多少斤了?”
王桂花指了指屋里的堆着的高粱种子:“你们看,已经收了差不多两百斤了,村里人基本上都把种子拿过来给我看了,有些种子不是去年的新种子,我怕种了不会发芽,就没收。”
“村里这几年种高粱的人家不是特别多,大家基本上都是种的谷子和小麦,吃起来更好吃一些,拿去卖价格也会高一些。我们村里能收的基本都收完了,还是不够。”
这点宁啓没想到,其实三百斤的种子不算多,奈何村里人种的少,种子就少了:“娘,那我们几个明天先拿这些种子去种,辛苦你到别的村里收一点了,肯定能收够一百斤的。”
王桂花觉得也是:“行,我明天到张沟村去看看,争取这两天把剩下的一百斤收够。”
张沟村是石溪村的隔壁村,离石溪村很近,两个村里的有些田地都挨着,平时种地的时候经常能碰到那个村里的人也来种地,一来二去两个村里好多人都很熟悉。
第二天王桂花就到张沟村收高粱种子,一天的时间就把剩下的一百斤收齐了。
令宁啓感到惊喜的是,张沟村还收到了一种红高粱,很适合酿酒。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