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页(1 / 1)
('
大殿正中,跪着一个熟悉的身影,浑身微微颤着,头都不敢擡。
陈玄嗣走下玉阶,冷冷盯着她。
“点心哪儿来的?”
一阵沉默。
一身湖绿色衣裙的女子,身体平静下去,缓缓擡起了头
——正是彩云。
彩云叩拜了下去:“回禀皇帝陛下,点心是草民做的。”
“你能做得跟蔺玉明一模一样?”陈玄嗣眯了眯眼。
彩云沉默了下,很平静地回:“之前不能和小姐做得一样。”
话音顿了下,彩云从袖口里缓缓拿出一封信,很是眷恋地摸了一下,又像是如释重负一般,呈给了陶会。
泛黄的信封上,写着彩云亲啓。
是蔺玉明的字迹。
很是陈旧了,绝非近日所书。
彩云深深呼吸一次。
“这封信是小姐临走之前,留在桌案上的,我存着私心,不想被陛下抢去,所以谁也没有告诉,偷偷藏了起来。”
陈玄嗣接过信封,指尖又开始微微的颤,他闭了闭眼,拿出信纸打开。
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第一页,是点心的做法,详细到每一份原料每个步骤,都注释了一大片。
第二页,是给鹦鹉喂食该如何做,饲料的配方,多久喂水多久喂食。
第三页,是泡云顶春芽的方法,可却与寻常的不太一样,取梅上新雪化水,沉积一年才为沖茶之水,这是他最喜欢的泡制之法。
彩云顿了下:“我想,这封信,可能也不只是写给我一个人的,陛下,留着做个念头吧。”
陈玄嗣握着信纸,阖上了双目。
她才是这世上最狠毒的人。
人走了,却要留下一切的物,让人时时刻刻都忘不了。
元回走进殿中的时候,帝王坐在桌案之后,龙袍拖在地上,沾了一角灰尘,他扶着额头,目光下落。
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孤寂的帝王。
泛黄的信纸上,带出了微微的皱。
元回轻轻地拿起来,陈玄嗣忽然擡起了头:“去,派人盯着这个彩云。”
元回不解。
这个彩云不太对劲。
“我不相信她死了。”
陈玄嗣目光闪了闪:“如果她还活着,一定会找她亲如姐妹的这个婢女。”
宣纸捏起了皱,他目光阴沉下来。
第59章 雨前茶
江南总是濛濛的多雨, 徽州尤其,刚至傍晚,又飘起了细雨。
南沽县, 陆家学堂。
约莫二十上下的女子, 一身青衫如云烟笼罩, 腰间盈盈束起,身姿纤纤,耳上的白玉坠子轻晃,衬得容颜竟比玉石剔透, 清丽柔婉得不似凡尘中人。
六七个小女娘,坐在各自的书案前,面前是翻开的书卷,擡眼一眨不眨地望着青衣女子。
教习姑姑,长得真是她们见过最好看的人了,没有之一。
玉明姑姑是三年前来这里的,陆九娘听说是陆家二爷和夫人途经和朝道,路遇个伤重昏迷的姑娘,将人捡回来。大夫当时都觉得活不下来了,玉明姑姑几番从鬼门关上过, 终于度过危险。
后来随着二爷和夫人来了徽州,玉明姑姑又识字又会作画, 琴棋书画颇为精通, 正好陆家开了所女学, 就来这里教授诗书。
几个坐不住的女娘,暗自瞟一眼角落里的紫铜滴漏, 算着时辰等下课。
悬在檐下的铜板,终于敲响了。
玉明放下手中的书卷, 看着陆家的小女娘们一个接着一个离开,只有一个七八岁大的小女孩还乖乖地坐在原位。
玉明见状走过去,弯腰平视着,轻轻摸摸她的头:“九娘,怎麽了?遇到什麽困难了吗?”
陆九娘握着怀里的书卷,紧张地抿了抿唇,将书卷翻开,垂下头道:“玉明姑姑,这里我不太懂。”
第一次撒谎,还是对着这麽好看的人撒谎,陆九娘紧张得手心出了汗,都怪她那个死哥哥,要不是为了他带的糖葫芦,她才不会答应这种请求。
玉明丝毫未查,看着九娘指的地方,很耐心地轻声讲解。
“现在明白了吗?”玉明望着九娘。
九娘结巴地支支吾吾半天,眼睛不住地往窗外瞟。
玉明阖上书卷,也向窗外看去,看起来九娘是像在特意等什麽人。
毕竟在宫廷里待过,若是看不出一个小孩子的心思,那也太傻了。
望了眼九娘身边的侍女,玉明淡淡地道:“如今天色已晚,再迟恐路不好走,你好生送九娘回去罢。”
侍女应了声是,九娘一下子垮下了身体,这下完了,没完成使命。
九娘还想再挣扎一下,从怀里掏出一包点心,看起来十分宝贵,小心翼翼地打开,葡萄一样的大眼睛眨呀眨,把人看得心都化了。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