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页(1 / 1)

加入书签

('

她想了想,道:“只要你每天按时喝完徐大夫让你喝的骨汤,等你腿好了,我就教你。”

~~~

徐长安每天都会按时喝下骨汤,待过了七日后,那本应还得休养一个月的伤腿,竟已恢複大好。

和长姐一起用饭时,相比于以前的沉郁寡言,徐长安的话多了许多。

“姐,没想到你骨头汤还真管用,我的腿现在能跑能跳了。”他说着,背手昂首挺胸地走了几步,少年修眉俊目,身姿挺拔,步子轻稳而有力。

徐云遥轻轻笑着,感激地看了方桃一眼。

那骨汤里是放了骨愈草,能促进骨骼愈合,她日日忙于医务,无暇顾及弟弟,徐长安嘴上不说,心里是埋怨她的,连她吩咐人炖的骨汤,他都不乐意喝。

幸亏方桃一举赢下羽箭的比试,才让阿弟乖乖喝完了汤。

徐长安的腿好了,又住了一段日子,方桃的身子也已恢複如常,她要回自己的家,徐云遥不好再执意挽留她。

“我没空亲自去送方桃,你送她回家吧,”方桃的家前些年遭过洪灾,桃花村早就湮灭在洪水中,此番她回去,不知还能不能寻到自己家的宅院,徐云遥不放心地叮嘱弟弟,“要是找不到桃花村,无论如何,你都要把方桃再带回来,这可是件大事,不要掉以轻心。”

徐长安摸了摸头,不太自信地说:“这麽重要的事,我能做好吗?”

徐云遥道:“你骑马赶车最是稳当,又会一些拳脚功夫,旁人都不及你,怎麽会做不好?”

话音落下,后悔自己一时多夸了弟弟几句,徐云遥不自在地清了清嗓子。

徐长安则愣了好大一会儿。

以前长姐最烦他舞枪弄棒不学无术,可从没对他说过这样的话,少年唇角的笑意勉强应下,重重点头应下:“姐,你放心吧,包在我身上。”

近乡情怯,终于踏上了回桃花村的路,方桃的心,却不安地砰砰跳动起来。

过往的记忆停留在去青阳镇之时,对于她自小长大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不仅没有褪色,反而愈加清晰。

当初清水镇发了洪灾,爹娘把她送到了县城的叔父家,方桃在叔父家等了他们很久,等来得却是爹娘为了救人,被卷进洪水中的死讯。

安葬过爹娘后,她住在了叔父家,后来叔父婶母逼她嫁给李员外家癡傻的儿子,她不得已骑驴离开,去投奔了姑母。

这一离开,不知过了几年,再回来时,大灰不见了,她的肚子里还多了个孩子。

思绪飘忽几瞬,方桃很快过神来。

远处青山连绵,马车顺着一条大道行了五里路,拐进一条乡间小道后,慢慢停了下来。

徐长安从车辕上一跃而下,敲了敲车壁,提醒道:“桃姐,到了。”

方桃定了定神,踩着车凳下了车。

桃花村和她最后一次所见并无差别。

入目所及之处,空旷无人,尽是丛生荒草,残砖断瓦。

当初洪灾时几十户乡邻或投奔亲友,或有县衙另行安置了住处,这里已无人再住。

方桃鼻子一酸,泪水在眼眶里打起转儿来。

她家的宅院,在原来村子的正中位置,面朝村中那一条东西方向的街道,背靠家里的几亩田地,现在看去,房屋早就没有了,只剩了一株枝叶繁茂的桃花树。

方桃踩着长满荒草的街道,快步朝那株桃花树走去。

她越走越快,几乎小跑了起来,三尺高的荒草被她踩在脚下,很快出现了一条容人通行的小路。

担心她跌倒,徐长安急忙大步跟上:“桃姐,你可小心点儿!”

方桃在桃花树前停了下来。

枝繁叶茂的桃树,生命力顽强而旺盛,枝头挂着累累新桃,到了秋季,定然能摘下一大篮鲜桃。

方桃看着那桃树,弯唇轻轻笑了。

这地方几乎等同于荒山野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有房屋宅院,也没有近邻乡友,方桃一个怀孕的妇人,住在这里是不可能的。

待她在村子里左右看了一番,徐长安便催促道:“桃姐,咱们回家吧。”

谁知,他却看到方桃动作极轻而坚决地摇了摇头。

“长安,我想住在这里。”她微微笑着,眼神留恋地看着自己的家,轻轻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她肚子里有了孩子,她有了至亲血脉,就又有了家。

只不过,这回她变成了娘,她要给肚里的孩子遮风挡雨了。

“我想在这里,建一座宅院,养一群鸡鸭,种上许多菜蔬和果树,养大我肚子里的孩子。”她轻声道。

方桃想住在桃花村,徐长安劝说无果,他改变不了她的决定,只能转而支持她留下。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