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1 / 1)
因家里穷,被六中的奖学金留下的。
近两年,年级第一在联考中都排到五十名开外去了。
本以为今年的情况也差不多,毕竟这届考生,没见有特别突出的。
没想到杀出了徐茵这匹黑马。
数学、物理、英语三门满分,尤其是数学,带附加分总分有120,是所有科目里分值最高的,语文满分都只有100。
今年的数学难度又大,十校学生,满分的总共才三个:一个是徐茵,另两个都是市重点学校实验班的学霸。
其他学生全被附加题以及个别难题给绊倒了。
平时能考90多分的,这次连80分的门槛都没摸着;平时优秀轮不到、及格从不担心的,这回江山一片红。
那些还是市里的重高学生呢。
乡镇中学,啧,更加没眼看了,名次排前面的,全靠文科拉分。
学务处那边拉出成绩单时还以为搞错了,都不敢通知学生。
校长特地跑去核实了分数,确定无误,才让他来徐家村走亲戚时顺道报个喜。
虽然他不教徐茵,但这是学校荣誉,他来报喜都与有荣焉。
安教授一听这成绩,哪是成绩不好,而是太好了!数学、物理双满分,妥妥滴理工科人才啊!
赶紧劝徐茵:“读什么服装设计啊!来华大,读物理!你这思维和动手能力,不学物理实属浪费!这样,我这就回去申请,争取给你个保送名额。”
说完,示意徒弟扛着改装成功的自行车,风风火火地走了。
晚一步唯恐徐茵拒绝。
徐茵:“……”
来报喜的杨老师差点惊掉下巴:“徐、徐茵同学,那位是……”
“他是安教授,过来搞研究的。”徐茵实话实说。
更多的,她也不知道哇。
“那他刚才说什么华大物理系,还说回去给你申请个保送名额,是真的吗?”杨老师一脸殷切的期盼。
“呃……”
可能是真的吧,但她并没有想好要不要读物理。
这和她原先的专业,相隔了十万八千里,差的也太远了。
杨老师越想越觉得这事儿靠谱,兴奋得一蹦三尺高:
“有戏!肯定有戏!不然人家不会这么说!哈哈!我们学校终于也有个华大保送生了,太好了!哟嚯!”
“杨老师!杨老师!您冷静一点!”
徐茵抽抽嘴角,真担心他一路吼回去。
“安教授有这个想法,不代表人家华大就一定给咱们这个名额,要不再等等?省的咱们白高兴一场。”
杨老师想想有道理,搓着手激动难耐地说:“也对,那我就先跟校长汇报,别的人那里就暂时不说了。”
徐茵:“……”
原先你打算跟多少人说?
送走杨老师,院子里总算安静下来了。
徐茵转身,看到屋檐下爹妈、嫂子那如出一辙的呆滞脸:“……”
“茵茵啊,妈没听错吧?刚那个小老头竟然有那么大来头?”
徐母不敢相信,她以为那就是个修自行车的,还纳闷怎么修车的还来问自个闺女,搞半天人家是科研单位的教授。
忍不住拧了把旁边老头子的腰:“疼不疼?”
徐老爹倒抽一口冷气:“你说疼不疼?”
“问你呢?”
“疼——”
“那就好!”
“……”
疼就说明的是真的!
徐母喜笑颜开,不再管老头子,抚掌笑起来:“哈哈哈!我家茵茵出息了!竟然考了个全市第六!这数字吉祥,六六大顺!”
徐茵汗:“妈,也不是全市,是市里十所高中联考,还有些学校没算在内的。”
“那也了不起!你们老师不说了嘛,之前你们学校的第一名,最好的名次也要五十名开外,你这可是第六。对了,刚那个小老头,不,是安教授对吧?说华大什么保送来着?那是什么意思?”
“就是他希望我去读华大的物理系,顺便替我申请一下保送,保送就是不用高考直接录取……”
“哎哟喂!我闺女真出息!我这就去跟你大爷爷、三爷爷报喜。你这不光为学校争光,还为咱们老徐家争光了……”
“哎妈——,保送这事还没影呢!”
“我知道我知道,我不会乱说的。”
徐母说到做到,午饭也顾不上吃,先去村里转了一圈,别说大爷爷、三爷爷,连村头、村尾的人家都传达到了。
徐家村初十这天凡是在家的人,都知道老徐家的闺女,考了个全市第六,华大的教授还邀请她去华大读物理,物理是什么?就是很高深、很玄妙、特别牛逼的学科,普通人一般考不上、学不懂的。
大伙儿:“……”
徐茵接连几天连院门都不敢迈出去,太太太羞耻了!
她妈简直就是个宣传小能手,搁后世妥妥滴传|销学专家。
这还没开学呢,阵仗闹得全校师生都知道她成绩了。
离她家近的,还特地跑过来,像动物园围观稀有动物一样闪烁着好奇的目光看着她。
“徐茵,你真的考了十校第六?”
“徐茵,你怎么考的呀?太厉害了吧!”
徐茵:“……”
决定去外婆家躲躲。
“对呀!咋忘记给你舅舅家报喜了呢!”徐母一拍大腿,“还是我闺女想得周到。”
徐茵一个趔趄,差点跌倒在地。
第31章 八零极品小姑子(31)
过完元宵,徐茵背着一书包做好的衣服返校。
学校师生基本都知道她期末考的成绩了,甭管之前认不认识,反正现在认识了,看见她都笑眯眯的。
个性开朗的同学会热情地跟她打招呼,熟悉的还会上前问她怎么复习才能迅速提高理科成绩。
徐茵心累,最后被校长、老师怂恿到台上讲一波心得体会。
可她能有什么心得体会?
说她考满分的三门,是她穿书以前就擅长的。要不大家都去穿个书试试?
咳!这话能想不能说。
最后给了个万金油心得:刷题。
理科嘛,刷题是最容易提分的。
当然,得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刷题,刷的题型多了,不就都掌握了嘛。
于是,六中掀起了一股刷题风。
老师们挖空心思出题,学生们全力以赴刷题。
一开始就理科那几门,后来发展到了语外史政……
油印室忙得热火朝天。
班级和班级之间本来因为竞争关系带点小敌意,如今结成了盟友。
因为彼此的任课老师或有不同,出的卷子不一样,为了节省时间就交换互刷。
学务处还搞了个年级刷题积分榜,看谁刷的题多,正确率高,期中、期末给奖励。
徐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