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1 / 1)
这是她万万没想到的。
但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
可能是因为这年头教辅材料少,刷题不像后世那么疯狂。
难得刷一下,效果可不就显现出来了么。
恰好又赶在高考前,刷完题正好来一波模拟考,检验其效果。
几次模考下来,六中的平均分,往上拔了一截又一截,喜得校长、老师天天跟过年似的,开心完继续找题出题,刻写、复写……忙得不亦乐乎。
学生们痛并快乐着。
毕竟题也不是那么好刷的,得投入大量的时间,累还用说嘛。
但只要成绩有进步,累点又算得了什么。
徐茵本来也在刷题队伍里,早也刷、晚也刷,天天刷,刷刷更健康。
直到三月中旬,华大的保送通知下来了。
安教授真的给她申请到了一个保送名额,虽说专业是指定的——华大物理系。
徐茵:“……”
这似乎验证了系统发布的任务、给予的奖励,确实和当世的身份相关。
上一世做农女,系统发布了一系列种田任务,解锁了相关技能和奖励,最后偏安一隅当上了地主、庄园主、作坊老板。
这一世,通过骑行任务解锁的奖励,让她有幸成为了一名华大物理系的学生……
在老师们眼里,这简直是求也求不来的好运气。
他们并不晓得她帮安教授解决了一个难题,以为是杨老师去老徐家报喜的时候,安教授正好在,见她数学、物理两门都是满分,见才心喜,就去替她申请了保送。
事后,校长还问过徐茵,是不是早就认识安教授了,徐茵摇摇头,只说安教授是她堂哥夜校老师的老师。
于是大家都觉得她走了大运。
其他同学还在教室里默背、刷题、备战高考,徐茵包袱皮一卷、书包一背,回家坐等九月份开学。
她这个保送属于特招保送。
也只有现在——高考恢复没几年才有的待遇:一切百废待兴,国家建设急需人才,因此只要有特殊贡献,不需要考试,到时间直接去华大报到即可。
徐母知道后高兴得不得了,非要办几桌席面热闹热闹,次日天没亮就拉着老头子到肉联厂外头的市场排队。
今年开春后,猪肉市场终于放开,不再需要肉票了,因此买的人也多。
徐母凌晨四点半到市场,抢了五斤猪板油、五斤上好五花肉回来,办了三桌。
请的都是平时有往来的亲戚邻舍,也顺便为即将到来的春耕囤蓄营养。
春耕种的是水稻,养了一个冬天的稻田,得先翻地。
这一次,大伙儿毫不犹豫地请徐茵来开村里的拖拉机,出面的依然是老支书。
“建军在读夜校,另外几个后生,开的没你熟练,速度上更加不如你。所以大伙儿托我来问问,你要是有时间,帮各家犁个地怎么样?你家不用抓阄,排在第一个犁,早点犁完早点插秧。”
“行。”
徐茵一口答应了下来。
她本来就想毛遂自荐给村里开拖拉机犁地。
自去年秋收以后,一直没机会摸拖拉机,驾驶技能始终停留在中级,还没解锁高级。
争取春耕以后能一举拿下高级奖励。
徐建军跟夜校请了两节农忙假,结果回来发现,他的活已经有人替他干了,而且干得既快又好。
“……”
谁他妈抢他饭碗!
可恶!
憋屈!
直到发现拖拉机里坐着的是徐茵,那股憋屈劲立马消散。
连他老师都琢磨不出的电动自行车,这小妮子三两下就给组装出来了,还保送了华大,就……特别服气。
“茵茵,你是怎么开的?这么快就犁完一亩地,深度也够深。”
等徐茵又犁完一亩,徐建军拎着一壶水,屁颠屁颠地跑过去,递水又递烟……哦,她是女孩子,不抽烟,立即换成一把水果糖。
徐茵摘下草帽,当扇子扇着:“你留着自己吃吧,我喝点水就行。”
“嫌这糖不够好吃是不是?下回我给你带大白兔。”徐建军摸了摸裤兜,没摸到别的糖,倒是摸出一封信来。
“哦,差点忘了,志年哥寄来的信。”他把信递给徐茵,“在村口碰到邮递员,他还要跑两个村子,我就帮忙捎来了。”
“谢谢!”
她哥在信里说,福利房已经正式分下来了,钥匙也拿到手了,只是马上要出个任务,任务结束就来接老婆、孩子。
徐茵一目十行看完,满意地收起信。
剧情这下算是彻底转折了吧?
嫂子顺利生下小侄子,母子平安,还马上要去桐城跟丈夫团聚。
这以后一家四口在桐城生活,想来不会和原书女主产生交集了。
挺好!
心情一好,犁起地来就更快了。
一下午,犁完原计划大半天的地。
而这么多地,换做其他人来犁,兴许得三五天才完得成。
这下,村里人是彻底信服了,看到徐茵谁不竖大拇指。
第32章 八零极品小姑子(32)
很快,相邻村庄也都知道徐家村有个犁地飞快的小能手了。
一开始不信,哪有人犁这么快的,这又不是平地。
泥地本来就难开,何况还要深耕,骗人的吧!
直到他们派人到徐家村探实情,亲眼目睹徐茵驾着对他们来说难以驾驭的拖拉机头在泥地里跑了小半个钟头,犁完一大片地……
“啥?隔壁村也想请我去开拖拉机?”
听老支书传达了这个消息,徐茵拿着毛巾擦脸的手顿了顿。
经过五天忙碌,高级驾驶技能早已解锁,她也收到了来自系统的任务奖励——
一辆新能源远程房车,不仅功能齐全、荷载量大,还能上山下海,可续航一千多公里。
有了它,以后想去哪里旅游都无需担心订不到房间了。
徐茵颇为满足,总算没辜负她这段时间的辛苦。
“茵丫头,愿不愿意看你自己。”老支书拍了拍烟斗说:“不过,他们村有个大湖,集体养了些鱼虾蟹。你帮他们犁地,他们答应分些鱼虾给你。饭桌上多两道新鲜菜也好啊。”
说到鱼,徐茵早就想问了:“支书爷爷,咱们村怎么不在稻田里养点鱼?现在放下鱼苗,到早稻收割时正好收获,哪怕没想着做生意,想吃了抓几条来吃,饭桌上多道新鲜荤菜不也挺好?”
“稻田里养鱼?能养得活吗?”老支书满腹狐疑。
“能啊,这鱼会吃稻田里的杂草、害虫还有掉落的稻花,鱼粪能给水稻提供肥料,打理起来比河湖养殖还来得轻松呢。”
“真的?你给我说说,具体咋养?”老支书老眼放光,拉着徐茵讨论起来。
至于隔壁村托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