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41(1 / 1)

加入书签

城水果随着旅博会打出了名气,安市那边的水果商们都很乐意从他这里拿货,前进村的水果如今不缺市场。

越不愁销路,慕名而来的游客越多,采摘生意一年比一年好,上门的收购商再不敢随意压价了,相反为了进到芗城水果,收购商反过来还要捧着果农。

村民们即便不愿意费心费神地接待游客、托村长小儿子运出去卖,直接卖给收购商也不像以前那么憋屈、吃亏了。

村里有了钱,徐茵把烧烤的那一成红利拿出来支持家乡建设。

村里陆续建起儿童阅览室、乒乓球室、篮球场,供村里孩子闲暇时看书、活动,省的总在村口逗留。

而这些孩子在外打工的父母,见村里的发展越来越好,过年回来就不打算走了。舍不得孩子是一回事,既然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又何必大老远地去外省过颠沛流离的生活?

自家没果园,就去镇上找活干,如今光绿恒公司的在建项目就够他们干好几年了。

实在不行,当个外卖员,给城里人代购徐氏羊肉馆的烤羊肉也是条出路。

徐茵家的五亩樱桃园盖起了自动温控、科技管理的温室大棚,每年的产量也很稳定,雇了一对回村的年轻夫妻帮忙打理,家里也雇了个手脚勤快的妇人,帮徐母打理瓜田、菜园、照顾老爷子。

【叮!恭喜宿主扭转本世界炮灰命运,额外任务继续完成中,宿主可随时结算额外任务奖励,点击前往新世界……】

徐茵挑了挑眉,基础任务完成,意味着炮灰命运已经改写。

至于额外任务,因为是助力村民致富,而每个人对富裕的理解不一样,所以致富无终点,她想什么时候结算都行。

但一旦结算,就得离开这方小世界去往下一个任务世界。

她还没怎么囤物资呢,当然不急着走。

徐茵没去碰按钮,选择留在这个小世界过完余生。

她和小瑾同志在相识满两年时捅破窗户纸牵了手。

许是这两年间,章淮瑾经常光顾她爸的羊肉馆,节假日也会来她家吃饭,经常送她家人礼物,等到两人公开恋情时,徐家人竟然没一个觉得意外,相反还打趣她怎么这么磨叽,拖了两年才水到渠成。

第961章 自私啃老的虚荣女配(本篇完)

婚后,夫妻俩在生态果园脚下的独栋小楼安了家。

右手是员工食堂,左手是她爸开的羊肉馆,两人都太忙了,很少自己做饭,不是去食堂,就是去徐爸那里蹭饭。

徐母依然保持着得空给闺女煲汤的习惯,只是如今添了个女婿,煲鸡汤不再分半只鸡,直接整只鸡端过来。冬天还给女婿单独炖药膳羊肉汤滋补,对女婿好得没话说。

当然,女婿对他们也好,订婚前抽时间陪丈人考驾照,一拿到驾照就给丈人买了辆三十多万、后备厢特别宽敞的两厢车;结婚前送了丈母娘一套镇上的门面房,一楼商铺、二三四楼住宅,喜欢住前进村不喜欢住镇上,那就租出去,光租金就够两口子安逸养老了。

节假日的时候,徐茵会陪他回首都,与公婆一道过节。

她是在两人正式谈恋爱以后,才知道他家竟然是军人世家,上至退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下至军校就读的堂弟堂妹,都是军人。

唯独他是个例外,打小就喜欢泡在实验室里搞研究,搞的还是生物有机肥的研究,大学期间研发了一款能促进植物快速生长的有机肥,之后凭着这项专利,成立了绿恒公司。

全家当时都懵了,军人世家出了个生物狂人?这以后怎么找对象啊?

他们认识的人几乎都是一个圈子里的,都说找对象要找志同道合的,都不是一条线的,怎么给他介绍啊?

没想到这奇葩小子南下两三年,带回来一个唇红齿白、笑起来眉眼弯弯的漂亮姑娘,说是他女朋友,奔着结婚去的。

章家上下惊愕得合不上下巴。

合上下巴以后纷纷给徐茵塞红包、送见面礼,生怕她跑了似的。

大概,在章家人眼里,能和成天与泥土、果树、肥料打交道的章小瑾有共同话题的,全世界怕是都找不出几个。这要不是真爱,什么才是真爱?

在章家人推波助澜的催婚下,徐茵和小瑾同志谈了半年恋爱就被送入了结婚殿堂。

彩礼发了一百零一万,寓意万里挑一。

另外,她名下多了两套房子、一部车子,还有好几套昂贵的首饰,都是章家那边的长辈送的结婚礼物。

平辈们送的都是红包。

只是首都那边的礼金,金额高的吓人,起步就四位数,与他关系亲近的都送了五位数。

徐母看到统计后的数字,走路都同手同脚了。

原以为她娘家这几年在山里景区卖烤肉串,赚了不少钱,这次闺女结婚当舅舅的包了个一万块红包算是亲戚堆里顶顶客气的了,想不到女婿那边的亲戚,平辈都这么大手笔。

回过神,叮嘱闺女手头有钱别再大手大脚乱花了,免得将来回不起礼。

徐茵笑吟吟地给她妈瞧了眼自个的小金库,徐母当即闭嘴不再念叨。

那么长一串数字,别说回个五位数的礼,七位数的房子都能买好几套了。

可徐茵要那么多房子干嘛?有钱不如囤物资!

于是,婚后,每逢果园进入一年当中的闲季,她就拉着小瑾同志以观摩学习全国各地的生态果园的名义,搜集各地优质种子、果苗,带回绿恒果园培育,顺便往系统仓库囤一些。

真正的生态果园一般都建在气候适宜、负氧离子充沛的田园山间,品质好的山货自然也会顺手带一些。反手再推销一把绿恒的生态肥,花钱挣钱两不误。

两口子年年出去玩,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的山区,凡是有点规模的果园都被他们逛了个遍,然后开始往国外跑。

可惜新鲜的瓜果蔬菜没办法托运回国,除了观摩学习,只能在当地多吃点,趁人不备再往系统仓库囤一些。

此前消耗掉的生蚝、扇贝等海鲜,这几年也陆续补回来了。

她东游西逛囤吃食,小瑾同志拿下了几个绿恒生态肥的长期客户,给国家涨点外汇收入。

连着五年,年年如此。

徐爷爷都看不下去了,逮着她就语重心长地劝:“茵茵啊,是时候收收心,和小章要个孩子了,你都三十了,再不生,要成高龄产妇了。看看人家徐姗,去年二胎都生了,大的娃都会打酱油了。”

“爷爷,现在三十岁不算高龄,四五十岁才算。”

徐爷爷震惊得眼一瞪:“咋地?你还打算玩到四五十岁才生啊?”

“……”

徐茵是真不急,章淮瑾也不急,两人还没跑够呢,但两家长辈急啊。

婚后第六年,两人难得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