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40(1 / 1)

加入书签

的婚房,她又不可能去住。况且又不是多豪华的大户型,就一套老小区的二居室而已,面积还没自己家大。

她要彩礼是为了盖三层楼的大别墅啊!这下美梦破碎!

而且不办喜酒,她怎么问亲戚收红包?

徐姗这招釜底抽薪,差没把王翠花气进棺材。

中秋节过后,经常听到她在家里破口大骂、摔摔打打,要不是有徐明富父子俩拦着,说不定还会冲去徐姗的工作单位闹。

……

徐茵中秋放假没出门,小叔一家过来住了两天,一大家子聚在一起,过了个和乐融融的团圆节,吃了顿丰盛的家宴。

之后,她回到绿恒果园,继续没完成的嫁接大业。

两片山头,一万多棵果树,真正经她手嫁接的还不到一百棵,其余都是在她的指导下由工人们嫁接的。

她亲手嫁接的果树,都在一座独立的小果园内,那里是作为教学指导的实验基地。

来年春夏,这个果园产的水果,章淮瑾说要论颗卖。

她以为他是说着玩的,没想到次年夏,果树陆续挂果,他真的让人去定做了一批单果的包装礼盒,一颗果子一个精美盒子。

经过悉心培育、精心浇灌,个头、品相与徐茵家院子里种的相差无几的琼浆玉露水蜜桃,一颗定价168元。

这也就徐茵嫁接的这片实验果园里的水蜜桃才有的待遇。

所谓物以稀为贵,由她亲手嫁接的果树总共不到一百棵,水蜜桃只占五分之一,十八棵桃树,每棵树上的桃子挂果以后,经过几批优选筛检,最后只留了一百八十颗水蜜桃,但留下的这些水蜜桃颗颗都有一斤以上,大的甚至达七八百克。

薄薄一层近乎透明的绯色果皮,果肉白里透红、汁水丰沛,能用吸管直接插着喝,一颗一斤重的桃子,不到一分钟就能把果肉吸干净。

章淮瑾定168元一个,还只是给国内亲朋的优惠价,国外客户想问他买,一百美金一个不二价。

这款珍品级的琼浆玉露水蜜桃,总共不到两千颗,若非保存困难,说实话他还舍不得卖呢。

好在绿恒生态果园里的水果,个个都属精品。

实验园以外的桃林,单树产量控制在三百斤以内,单颗个头在400-500g的,定价108元;300g-400g的,定价68元。

最小的也有半斤左右,但半斤的就不是单果包装了,一盒六颗连礼盒128元。

徐茵家院子里结的水蜜桃,个头大的比实验园的还要大,可能是掺了一丢丢的桃源星土壤的缘故,虽然得益的是桃树,不是桃子,但树干粗犷、枝繁叶茂,结的桃子养分自然也好。

第960章 自私啃老的虚荣女配(57)

徐母得知绿恒公司比这小一圈的都要卖108元一颗,吓得都不敢吃了。

挑不出个头小的宁愿不吃,让徐茵赶紧拿去卖。

太太太贵了!!!

哪怕是自家种的,她也下不了口。

徐茵哭笑不得:“妈,院子里的水果,种着就是给我们自己吃的,我现在收入又不低,不差这点钱。”

话是这么说,可徐母依然舍不得。

她还是头一次听说,桃子居然还可以论颗卖。

哦,不止桃子,陆续成熟的杏子、李子、梨……凡是绿恒生态果园培育的精品,竟然都论颗卖。

梨的个头大,按颗定价徐母还能理解,可杏子、李子这种小果子,再大又能大到哪里去?

直到她发现自家的李子,个个都比婴儿拳头还要大,紫黑色的皮又脆又甜,咬一口,果肉爆汁,鲜甜得媲美夏日里的美味冰饮。

印象里酸酸甜甜的李子,竟然这么好吃?

徐母啧叹不已。

徐茵自己也尝了一颗,笑眉弯弯:“实验园有一款和这个差不多的桃形黑钻李,出口价涨到25美金一颗,依然供不应求。”

“……”

徐母咂舌:乖乖!

种果树原来这么有赚头?

以前一直觉得,山农没办法才种果树,谁让周围都是山,种粮食产量低,不得已才种水果,一年下来有收益也是年头干到年尾的辛苦回报。直到这两年才真正尝到甜头。

“看来文化人就是不一样。”徐母乐呵呵地说。

像他们这些没文化的,种下以后无非就是除除草、浇浇水、施施肥,谁会去钻研怎么嫁接、怎么培育,怎么让种出来的果子个大好吃又漂亮,去争水果界的王中王。

不像闺女,闲下来就捧着果树栽培的书看,边学边用,有个词叫什么来着?学以致用!

绿恒公司雇那么多研究员、工程师不断改良生态肥,不也是因为他们有文化吗?

徐母再一次庆幸,当初闺女死活要去安市读大专,好多人都说那大专没什么用,就是读个名气,现在本科生毕业都找不到工作,大专文凭跟个废纸差不多。

亏得她和老徐疼闺女,没听那些人的话,愣是咬牙挺了下来,如今回头看,每年几万块的学费生活费,花得值!太值了!

徐茵哪知自家妈吃个李子,脑子里还有这么多想法,她给小婶打了个电话,让她有空来家里拿些水果。

自从家里盖了房子、嫁接了果树、栽种了西瓜,每到忙季,小叔的丈人丈母娘会带着昊昊过来住几天,帮着采摘、看守,小叔两口子双休日也会过来帮忙。

多亏了他们一家,徐茵才能心无旁骛地去绿恒果园上班。

虽说是股东,没人规定她一个月必须去上几天班,但绿恒给的太多了,做不到只顾小家不顾大家。

好在她家的樱桃和瓜果,继旅博会之后名声大噪,还没成熟就被加了她好友的客户抢着预订。

尤其是首都那批有钱的大佬客户,价格都不问,每次联系她都是直接发红包、报斤数。

今年大概是从章淮瑾那儿听说她种了一亩枝头熟的生态小番茄,刚挂果就订走了500斤。

购买力令人惊叹。

如此一来,她家的瓜果根本不愁销路。

以前是盼着接游客团,如今是不敢接游客团——接了怕没果子供他们摘,那就闹笑话了。

好在前进村的果园不少,樱桃、桃子、杏子、李子、柑橘、梨……足够旅行社按成熟月份安排采摘项目了。

这两年,村里的果园,大部分都在她的指导下重新嫁接了果木。不仅樱桃,其他水果,也一一做了嫁接。

水果的口感得到提升,哪怕新游客起初是奔着“旅博会指定水果供应商”的招牌慕名而来的,只要来摘过一次,就会成为前进村忠实的回头客。

徐茵把陈娇那几个开水果店的亲戚朋友介绍给了村长的小儿子,他考出驾照以后,也买了一辆小货车,定期跑安市送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