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65(1 / 1)
子楼下,徐茵被一名抱着一堆换下来的床单去天井洗的大妈喊住了。
徐茵无奈地自我介绍:“徐伍一家的。”
大妈仔细打量了她一眼:“哟,你是徐茵啊?你把头发剪了?依我说早该剪了,这样清爽多了不是?”
大妈饶富兴致地拉着她说了一通,末了打探起她家的情况:
“下午就要签字了,你爸妈有什么打算?我家老头年纪大了,就当提前退休了,你爸妈还年轻,何况还有两个孩子要养,压力大哟。那天在天台晒被子,听你妈说,过完暑假想把你弟弟接上来,进厂办小学读书。现在这情况,你弟弟读书的事怕是麻烦了,都不是厂里的职工了,厂办小学还给读不?难怪晌午前你妈匆匆提了个包出去了,是回你姥姥家商量你弟读书的事去的吧?”
徐茵:“……”
筒子楼就这点不好,谁家有点啥事,逃不过左邻右舍的眼睛。
不过,小霸王便宜弟弟是得早点接过来,毕竟才七岁,想来还能拯救拯救,实在拯救不了,也放在眼皮子底下。
可来了住哪儿呢?
她家所在的这栋筒子楼都是单间,所谓的里屋都是自己隔的。
像隔壁周娇家,姐弟俩睡里屋,父母睡外屋,做饭什么的都在楼道,吃饭就在两口子大床旁支一张折叠小饭桌,平时不用就收起来。
但马春芳不喜欢这种模式,她见过工程师住的那栋楼的户型,羡慕人家一室一厅或两室一厅的格局,一心想把自家小单间也搞成这样,于是再逼仄也坚持外屋餐客厅、里屋卧室。
看上去是很干净整洁,但十平米的里屋,靠窗一张一米三大床、靠墙一张八十公分小床,中间拉一道帘子,哪还有多余空间?
徐茵一路琢磨上了楼。
徐父看到理了发的闺女,反应和楼下大妈如出一辙:“你进来我差点没认出来,这么一剪,更像个男娃子了,倒是比以前清爽多了。”
说着,他拿出两个饭盒,刚去食堂打包来的饭菜,一个饭盒半边装着毛豆雪菜,半边装着油豆腐塞肉。另一个饭盒是米饭。
他拿了个大碗,拨了一半米饭到碗里,再把饭盒递给闺女。
“你妈去你姥姥家了,我们爷俩简单吃点。”
“嗯。”徐茵洗了手坐下来,“爸,下午签完字、领了钱,我们去附近看看有没有出租的民房吧。”
“啊?为啥要租房?这里不是住得好好的嘛,何必花那个冤枉钱。”
“……”
便宜爹是压根没想过下岗后,厂里会把房子收回去吧?
“这是厂里分给职工的宿舍,你俩都下岗了,厂里还会继续任咱家住下去吗?就算暂时还能住,弟弟来了住哪儿?饭桌改成折叠的,外间铺张床?”
“……”
夫妻多年,徐父哪能不晓得媳妇的脾性,无论是吃饭的地方铺床,还是睡觉的房间吃饭,都是不可能的。
“还有一个办法。”徐茵夹了筷咸菜,配着米饭吃着,缓缓道,“现在出了个房改房政策,职工可以花少量的钱把宿舍买下来,以后就永远是自己的房子了。但光买下咱住的这间还是没办法解决弟弟睡哪儿的问题,所以,爸你下午签完字,去厂办问问,谁家下岗后搬走了,腾出来的房子咱家买下来。”
“干嘛买下来啊?”徐父一脸不赞同,“这不浪费钱嘛,厂里又没让咱们现在就搬,能住多久住多久,实在不给住了再想办法也不迟。我就不信这么多下岗职工,厂里还能家家都给撵出去。”
徐茵有点头疼。
看来不到厂办下通知让下岗职工限时搬走之前,便宜爹根本不相信厂里会这么绝情。
“爸,你和妈下岗后工作一时半会没着落,万一厂里要把房子收回去,卖给那些愿意掏钱买的人,咱们就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趁现在还没人意识到这个问题,咱们主动买下来,一来说不定有机会挑房子,二来厂领导觉得咱家有觉悟,以后厂里有了空缺岗位,需要重新招人,第一时间会想到爸你,这不是一箭双雕的好事吗?”
徐父听着是有那么点道理,但先买一间不行么?
听老周说,下岗的职工子女读不了厂办的小学和初中了,儿子就算来了也要想办法找别的学校,与其这么折腾,倒不如留在他姥姥家读镇上的学校,回头等他们夫妻俩落实好工作了再给儿子办转学。否则,两万块都拿去买房,总觉得心里没底。
冷不丁听闺女又说了一句:
“这是我当家后的第一个决策,爸你不支持我?”
徐父啥想法也没有了,赶忙点头:“支持支持!吃了饭咱们就去厂办!”
第1194章 九零年代对照组(4)
下午两点,厂办门口签字领钱的职工排成了长龙。
徐伍一来的比较早,排在头几个。
来厂办帮忙的周全才看到他在队伍里,心里很是不高兴:“老徐,合着早上那些话白跟你说了!你的目光咋这么短浅呢,唉……”
他本来还想用“你们看老徐都没来”这套说辞游说其他职工的。这下还得另外想一套说辞。
徐父要是没从闺女那听说,老周跟厂里签了保岗协议,这会儿兴许还会愧疚,觉得辜负了老周的好意。但现在嘛,他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老周啊,我们跟你不一样,家里没钱是一方面,再者继续留下也没啥保障,倒不如拿着这笔补偿金,去外头谋个小生意。”
周全才:“……”
心说这老家伙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担心继续说下去露馅,周全才没再继续跟徐父唠嗑,转头游说其他职工去了。
厂里答应和他签保岗协议是有条件的——得帮厂里留一批愿意出钱帮厂里渡难关的冤大头。完不成或完成得差,保岗协议还不一定生效。
他这两天费尽口舌,才说服了零星几个人没来签字,离厂里交给他的留人指标远得很呢。
周全才走后,排在徐父后头的职工问道:“老徐,你刚说的留下没保障啥意思?不是说借五万给厂里,就能保住岗位吗?”
徐父当然不可能出卖闺女,他用自己理解的意思说给对方听:“听说咱们这片区的铁矿挖得差不多了,厂里不需要这么多职工才让我们下岗的,不是什么改制。我寻思那留下能有啥保障?铁矿迟早会挖完,到时候人人都得下岗。既然早晚要下岗,倒不如现在就认命,领了补偿金去外头寻寻机会。”
“老徐你这话说得太对了!我其实早些时候也听说过一点风声,可老周跟我说,厂子是因为改制的原因,一时半会遇到了点困难,等挺过难关,还是会好起来的。到时候留下的都是骨干……要不是我媳妇生孩子要用到钱,早就信他的留下了。”
徐父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