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66(1 / 1)

加入书签

吧了一下嘴:“老周也是这么跟我说的,可我回头想想,他又不是厂领导,他的保证能有啥用?”

“对啊!老周又不是厂领导,他的话能信吗?幸好家里用钱紧张来签字了,要是真信了他,回头两头落不着好。”

“这时候多亏我媳妇目光短,只想拿到现钱,才逼我来签字。”

“看来这个时候还是没钱好,拿了就跑。”

“哈哈哈!”

排成长队的职工像接龙一样,一个接一个地表示还是领钱好,留下的话不仅两万块看不到,还得倒贴三万进去,问题是过不多久还得下岗。到那时候,贴进去的钱能不能拿回来都不好说。

周全才好不容易游说了几个,出去撒了泡尿、抽了根烟,回来想赶在职工签字前再游说一拨,抬头就看到刚答应了他的职工又在队伍里了,说是后悔了,还是领钱下岗吧。

“……”

他懵了:咋回事?

徐伍一一看不对,老周不会找他算账吧?

赶紧签完字、领了钱走人。

哦不对!忘了找厂办同志打听房改房的事了。

徐茵走进来时,见她爹已经签完字、领了钱,正跟厂办的一个小年轻低声说着什么,她走过去,手一伸:“爸,钱呢?”

徐父:“……”

败家孩子!

让你爹我多拿会儿怎么了?我又不是你妈,钱在我兜里又不会飞去丈母娘家。

心里这么想,但手还是老实地伸进裤兜,摸出一个鼓鼓囊囊的信封,递到闺女手里。

旁边的职工看到了,打趣地问:“老徐,怎的你家管钱的换人了?不是你媳妇改成你闺女了?”

“是啊,茵茵说以后她当家。”

“……”

“……”

“……”

徐父压着嗓门对闺女说起房子的事:“茵茵,你猜得没错,刚我问小何了,他说现在是有这么个政策,因为刚下发,厂领导还在讨论怎么实施。他刚去请示厂长了,厂长很高兴,说咱家要是第一个配合厂里买房,一准给咱们留间朝南带阳台的。”

“那还等什么,现在就把手续办了吧。”

现在花两万买两间房,过几年拆迁换六套,上哪儿找回报率这么高的投资去?

两万块领到手还没捂热,就换了两间房。

徐父想等其他职工腾出来以后换两间朝南带阳台的。

他们现下住的这间是朝北的,就一个窗户,没阳台,晒个衣服得抱去楼顶平台,遇到雨天只能晾在阴暗的楼道里。

麻烦就算了,关键终年不见阳光,收拾得再干净也总能闻到一股霉味。他媳妇三天两头埋怨,怪他当初手气不好,抽到个朝北的房子,念叨得他耳朵都起老茧了。

这次要是能换个朝南带阳台的,他媳妇想来不会再念叨了吧。

徐茵则是想看看有没有二居室、三居室的套房,筒子楼里的单间,住着太没隐私了,宁可补点钱换一套大点的套房,反正到时候拆迁是按面积算的。

爷俩交完钱、收妥回头办产权证的凭据,带着笑从财务室出来,看愣了一众签字领钱的职工。

“老徐,听小何说你们把住的房子买下来了?厂里又没催咱们搬走,你花这冤枉钱干啥?”

这人的想法跟午饭前的徐父一毛一样。

徐父刚被厂领导夸奖有觉悟,正高兴着呢,乐呵呵地说:“下了岗就不是厂里的职工了,还占着厂里分配的宿舍过意不去,这不正好领了一笔补偿金,干脆买下来了。”

“那也没必要买两间啊,听小何说要九千五一间呢,买两间两万块没了,接下来你们什么打算啊?”

对啊,接下来什么打算?

徐父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午饭的时候被闺女一通洗脑,碗筷一搁,就热火朝天地跑来排队领钱买房,忘了下岗后没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怎么办了。

他沮丧着脸看向徐茵:“闺女,你说今后都你当家的,这下就剩一千块了,还当不?”

徐茵忍不住想笑,她爹真是个耙耳朵,谁给他洗脑就信谁。

“当!交给我!”

徐父眼睛一亮:“你是不是想到赚钱的法子了?”

“差不多。”

“走走走,事情办完回家了!”

徐父迫切地想知道闺女找着啥营生了,催着她回家细说去。

其他职工看得一愣一愣的:

老徐真让假小子闺女当家了?

疯了吧!

第1195章 九零年代对照组(5)

“闺女,你说的营生是啥?”

一到家,徐父探头看了眼楼道,确定这会儿没人经过,赶紧把门关上,迫不及待地问道。

“爸,你别急,咱坐下来慢慢唠。”

徐茵晃了晃热水瓶,瓶底还有点水,给自己和徐父倒了一碗。

家里倒也不是没杯子,徐伍一在厂里的工作表现还可以,时而能捧个搪瓷杯、保温杯之类的小奖品回来。

但马春芳嫌杯子占地方,坚持用饭碗接水喝。这些全新的杯子,不是被她拿去走人情关系,就是送给了自己的弟弟。

徐父也渴了,接过碗一口气喝掉半碗水,抹了抹嘴角,等闺女开说。

徐茵喝了水解了渴,不再吊她爹胃口:“爸,其实很简单,就是买个炉子卖烧饼,一千块当启动资金足够了。”

“烧饼?这能有什么生意?食堂早上也有烧饼,没几个人买。大家都喜欢吃蒸饺、馄饨、小笼包。”

徐茵神秘一笑:“我这个烧饼,不是普通烧饼,是让人排队都想买来吃的烧饼!”

“……”

排队买烧饼?

徐父想象不出来。

他见过排队买肉、排队买煤、排队买便宜水果的……唯独没见过排队买烧饼的。

“闺女啊,想不出做啥营生咱可以慢慢想,我和你妈可以上别的厂问问,看有没有临时工的活给我们做。实在不行,扫大街的活总没人跟我抢。这一千块,省吃俭用撑个一年半载没问题,这烧饼摊要不还是……”

“爸,我去准备点材料,今晚可能来不及,明儿给你尝尝我做的烧饼。”

徐父:“……”

他还没说完呢!

徐茵出了门,径直去了附近的杂货铺。

“不锈钢桶?没有,要不看看白铁皮桶,这个有大小号,最大的跟柴油桶一个尺码。”

杂货铺老板给徐茵介绍了一款便宜又好用的白铁皮桶。

徐茵一看最大号的白铁皮桶也要两百多,那同等大小的不锈钢桶,还不一定买得起,也就不去别家看了,在这儿买了个白铁皮桶。

“我要最大号。”

“好嘞,加两块钱可以送货。”

“不用。”

徐茵付了钱,转身拎起老板需要费点劲从仓库提出来的铁皮桶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