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3)(2 / 2)

加入书签

“你看,”学神指着画面解释道,“每个学生的发展阶段不同,心理需求也不同。因此,我们的教学计划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说着,学神以李华为例,展示了一个定制化的教学计划。计划中,不仅有针对李华勤奋与自卑冲突期的心理辅导策略,还有一系列旨在提升他自信心的教学活动设计。这些活动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能够激发李华的学习兴趣,帮助他顺利度过这一成长阶段。

张小明听得入神,不时点头表示赞同。他意识到,个性化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需要精心设计和实施的艺术。

三:教室里的新气象

几天后,张小明将这份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带入了课堂。教室里,学生们惊讶地发现,原本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对于李华,张小明设计了一系列团队合作的任务,让他在与其他同学的互动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对于王莉,则安排了更多的自我探索活动,如职业兴趣测试、个人发展规划等,帮助她明确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课堂上,张小明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成为了学生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和伙伴。他用心倾听每个学生的声音,关注他们的每一个细微变化,用爱和智慧为他们编织着成长的独特篇章。

学生们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他们开始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