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7(1 / 1)

加入书签

名的将军,只是戎狄本身就是在马背上打出来的游牧民族,个个都骁勇善战,两相比较,绝对要比他们强盛一些。

打不过,便只能讲和。

这些都是姜云瑶的猜测,具体怎么样,也说不准,就算要讲和,朝廷上也会为此争吵上一段时间,定下来讲和的条件。

她把自己的猜测和顾明月说了说。

顾明月啊一声:“那英国公不是白死了?”

打到一半又要讲和,不是很丢人么?

她问:“没有别的办法了?”

姜云瑶摇头。

倘若当今皇帝是个锐意进取的人还好,兴许还有几分挣扎的意思,可他并不是,他以仁治国,手段也平平。

顾明月唉声叹气:“要是有什么法子,让戎狄知难而退就好了。”

姜云瑶一怔。

她忽然想起一个主意。

第77章

“你是说你有个办法能让戎狄退兵,但有伤阴德?”

商铺二楼的待客室里,宁怀诚急迫地撑住了桌子,半晌才察觉自己的失态,又沉默地坐了回去,只是双眼仍旧殷切。

姜云瑶捧着一杯热茶:“说是一个办法,其实不止一个。”

迎着宁怀诚急切的目光,她仍旧慢条斯理的:“头一个,如果只是想正常退兵,那就在戎狄的坐骑上头做手脚。他们多是骑兵,骑兵勇猛,一个能顶咱们的步兵好几个,在他们的坐骑上头动手脚能减少不少他们的作战能力。”

她垂眸:“这一点估摸着你父亲哥哥们都想过是不是?”

宁怀诚点头。

戎狄的骑兵作战能力太强,那些将军自然也是想过不少办法的。

姜云瑶说:“阴损些的法子,便是想办法在那些马儿吃的草料里头下巴豆。”

她道:“咱们的粮食不够吃,戎狄的必然也不够,这场仗拖了这么久,大家都疲惫,他们又是在外行军,缺的更加厉害了,我们也不必冒险深入腹地,每回打仗的时候往他们前排马匹脚下撒巴豆或者是浸了水、掺了巴豆粉的草料即可。”

只是这法子未必能完全成功,戎狄顶了天只会上一次当,这只能让他们这边喘口气,不至于被逼得太紧。

姜云瑶道:“还有更阴损的法子。”

她沾水在桌上写了“瘟疫”两个字。

宁怀诚目光微凝:“戎狄的医术可没有我们这儿这么发达,一场普通的发热感冒都能要了他们的命,更别说是瘟疫了。”

“是这个说法。”姜云瑶从前看过不少书,来了这里以后也学了不少的知识,当然知道比起他们,戎狄有多么落后,蛮夷出身的民族,不论是生产技术还是医疗手段都相当落后,很多时候都要依赖本朝。

只要他们能想办法让瘟疫在戎狄的军队里蔓延,他们便会不得不向本朝求和。

可这法子又实在很伤阴和。

那些因为瘟疫而死去的人,都是活生生的生命。

而使用这个法子的人,将来也必定是要挨骂的。

“天花、流感,这些病都有传染的办法,只看你敢不敢、愿不愿意去做。”

说是让宁怀诚选择,可按照姜云瑶对他的了解,他必定会去做的。

压在他身上的是国仇家恨。

他的父亲兄弟都死在了戎狄手上,怎么可能会轻易放过?戎狄的命是命,他们的百姓也是命,无非是看谁更心狠一些罢了。

事实上,宁怀诚也是这样想的:“我想去做。”

他目光燃烧着:“不止是为了我的家人,你不知道外头的情形,兴许也没有看过邸报,戎狄打下了我们三座城,每座城的百姓都被屠杀殆尽,连老弱妇孺都未曾放过。”

再加上那些死去的兵士,死伤之数早就达到了数十万。

拿戎狄的二十万兵士祭奠,他也能做得出来。

……

顾明月坐在姜云瑶身边,目光惴惴的:“姑娘……咱们当真要这么做么?”

姜云瑶看她一眼:“怎么了?”

顾明月说:“我小的时候,村里头生过一场瘟疫。”

河源村的瘟疫源头并非在河源村,而是从别的地方传过来的,三年旱灾死了不少人,大家都没钱办丧事,有些人还能把那些尸体送进祖坟里埋着,更多的是那些一起饿死的一家人,无人收尸,只能被抛弃在乱葬岗。

乱葬岗的尸体堆积多了,也就滋生出了瘟疫。

顾明月对瘟疫的情况已经记得不大清楚了,她只知道那会儿河源村整个村子都不许人出入,每个人都离得远远的,互相之间恨不得隔上十丈的距离说话,脖子上都套着自制的布罩子。

死了的那些人最后都被烧掉了,什么都没留下。

那会儿顾明月一家子人都不敢出门,有什么事儿都逼着顾明月去做,他们自己窝在家里不敢动弹。

顾明月没法子,偷偷问了村里的赤脚医生,学着用艾草熏身才没感染上瘟疫,否则以他们家的情况,只怕顾大山他们未必会肯替她治病,早就死在那场瘟疫里了。

顾明月的记忆里就只剩下了艾草的苦涩味和随时都有的哭声。

瘟疫,是个很可怕的东西。

姜云瑶只能说:“这已经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倘若任由戎狄打进来,死的人会更多。”

顾明月这下子不说什么了。

比起可怜别人,她更希望自己和姑娘能好好活下去。

而且石头还在边关,如果戎狄退了兵,石头一定可以回来的。

……

宁怀诚短时间内没有动身,他想要出去还要经过皇帝的同意,但皇帝未必愿意。

趁着这段时间,他把成王的事情捅了出来。

他和姜云瑶虽有书信来往,频率却不是那么的频繁,也不会在书信中说得太具体,大多都是简单交流一下进展,有特别紧急的事情,他们才会见上一面,譬如这回姜云瑶说自己有法子对付戎狄,她写了信给宁怀诚,除了告诉他办法,也是想着,如果宁怀诚真要去边关,是不是能略微打探一下石头的消息,到时候再寄一封信回来。

不然她每日里光看着顾明月干着急了。

具体怎么扳倒成王,宁怀诚并没有告诉姜云瑶,外头朝堂上的事情牵扯过多,只靠书信解释不清楚,若是见面,耽搁的时间又太多,他们俩都怕出什么意外。

两个人的合作走到这一步,凭的都是对彼此之间的信任。

姜云瑶只在安氏那里听到了一丁点儿的风声,说是有个御史参奏的成王在阆中豢养私兵。

这事儿可大可小,成王也大可以找个借口说是给自己训练的府上的死兵,但好不容易逮到了他的弱点和错处,其他的皇子又怎么会放过他?

太子早就知道了成王私下挖矿的事情,却迟迟没有捅出来,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如今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