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放榜之後的内幕(1 / 1)
('
第395章 放榜之后的内幕
看榜的人除了社会闲散人士丶家奴仆役之外,到现场的士子也有不少。?????н???.?????????
毕竟三四千考生里面,也不是人人都富裕。还是有很多没有仆役,或者仆役完全不识字的考生,需要亲自来看榜。
另外还有一些考生打发了仆役卖力气挤到内围里去看榜,自己则站在外围等消息。
大部分看榜的人扫了一眼解元是谁后,来不及多想,就开始焦急的寻找着熟悉的名字,自己的或者亲友的。
正在这时候,忽然听到有人大喝道:「有问题!有问题!」
众人下意识的循声望去,却见一个极为高大雄壮的巨汉,愤怒的指着影壁上的乡试榜。
这种考试结果出来后,有考生不服气闹事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
南直隶乡试考生三四千人,录取名额却只有一百三十五人,绝大多数人都会落榜,能考中的才是凤毛麟角。
可以说在现场的士子,大都是落榜生,此时听到有人带头鼓噪,立刻就有其他心怀不满的人跟着起哄了。
「有问题!有问题!」一个叫归子慕的热血年轻人举着拳头高呼道。
可是这个年轻人刚喊了两嗓子,就被同伴用力拖走了。
归子慕质问同伴:「有壮士为了考试不公而振臂高呼,而你连呐喊声援的勇气都没有了吗?」
同伴没好气的说:「刚才那个高呼有问题的,乃是榜上的解元林泰来!你这落榜之人声援个屁!」
归子慕:「」
这世道还行不行了?从来只有落榜的人鼓噪,没听说过上榜的人闹事。
解元在榜下带头高喊有问题,连落榜扑街者最后的倔强都要剥夺?
林泰来的形象还是很鲜明的,而且又是个名人,很多人当场就认了出来。
但众人都很无语,不知道该用什麽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一个以武功闻名江左的大明第一武状元,又在文科乡试上勇夺第一,实在太魔幻了。
更魔幻的是,这个人居然在榜下高喊有问题。
身边的好友们纷纷对林大官人问道:「你为什麽不开心?伱是不会笑吗?」
林泰来很严肃的说:「这乡试榜一定有问题,你们要跟我一起抗争。」
几个友人远离了林泰来,解释说:「榜上有我等的名字,所以我们认为肯定没有问题,恕我等无法支持你了。」
还想抗争的林大官人瞬间就遭遇众叛亲离,只能怏怏的离开了。
对普通人而言,考中举人就意味着实现了真正的阶层跨越,从士子变成了老爷,进入了统治阶级。
不但在地方上能获得很多原先想都不敢想的特权,还具备了直接做官的资格,是非常值得狂欢的事情。
放榜之后,一直锁在贡院内院里,与外界隔绝的阅卷考官们就恢复了自由。
当然这些考官里份量最重的人就是主考官,被新举人称之为座师。如果以后进入官场,没有意外因素干扰的话,座师与门生就是天然的同盟关系。
今科乡试主考官黄洪宪从贡院出来后,就开始接受门生们的拜见。
不过林大官人根据历史经验来判断,这个座师应该没什麽前途,以后指望不上。
一百多个门生都要来拜见座师,所以只能一批一批的进去。
林泰来和几个中举的好友们站在院门等了一会儿,就看到前一批同年出来了。
「该着我们拜见了。」林大官人振了振衣袖,准备带头入内。
但是上一批同年中,突然有个人小跑过来,年纪约莫二十多岁,生得浓眉大眼,非常热忱的招呼说:
「可是吴中林解元当面?在下素来久仰林解元大名,今日终得识荆,不但此生无憾,而且三生有幸!」
纵然是林大官人此刻也有点愕然,这个同年是不是太过于卑微了?
按理说,同年之间只要平等结交就行了,哪有这样的?
还没等林大官人反应过来,这个同年又掏出了一迭稿纸,万分敬仰的说:「为庆祝林生再夺解元,在下写了一组八首诗为贺!」
于是向来机敏的林大官人也被整不会了——我又不是你爹,你至于写八首诗庆祝麽?
这浓眉大眼的同年又接着说:「早就听说了林解元提出的四大诗论,实乃震耳发聩之高论也。
在下以为,林解元足可引领数百年之风骚,堪称诗坛之宗师,我愿称阁下为诗宗!」
「啊,这」林泰来自从穿越以来,第一次被人说的晕头转向。
诗宗!听起来逼格爆表啊,但在这个场景下承认,似乎又很羞耻啊。
要不要应下来,在线等,挺急的。
浓眉大眼的同年举着稿纸,满脸都是求知的渴望:「在下还存了一些私心,斗胆请林解元指点一二。
不知在林解元指出的未来四大流派中,在下的诗风更适合哪一个流派?」
这也是林泰来进军文坛以来,第一次遇到在文学问题上求教自己的。
回过神来的林大官人难得待人和蔼可亲,彬彬有礼的主动问道:「还未曾请教尊姓大名?」
这位同年赶紧自报家门说:「在下金坛周应秋也。」
林泰来顿时虎躯巨震,下意识的说:「你这个浓眉大眼的就是周应秋?」
他这科乡试榜上,还是有几个历史名人的,比如东林八君里的两个,都在里面。
而这位周应秋在原本历史上,正是这科乡试的第一名解元,而且也是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个,当然他的名气和解元关系不大。
浓眉大眼周同年的主要名气来自于三十多年后,投靠魏忠贤,成为九千岁门下「十狗」之首
周应秋在当左都御史的时候,得知魏忠贤侄子魏良卿喜欢吃猪蹄,就经常亲自煨猪蹄款待魏良卿,江湖人称「猪蹄总宪」。
后来周应秋又当上了吏部尚书,公开卖官,号称每天收取贿银一万两,又被时人称为「周日万」。
想到这段历史掌故,林大官人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年轻时的周应秋就已经恐怖如斯了吗?连自己这样心志坚定的人,也险些被搞得五迷三道!
「林解元?」周应秋见林泰来突然发愣,轻轻呼唤了一声。
而林大官人神色复杂的看了周同年一眼,一言不发转身就走。
在刚才这场看不见的交锋中,他林泰来实际上已经败了,只是凭藉着历史知识这个金手指外挂,才没有沉沦其中。
如果他林泰来不是来自于数百年后的穿越者,哪里挡得住这周应秋的攻势。
周应秋茫然不解的看着突然离去的林解元,自己哪里说错了?
但他很快就振作起来,刚才林泰来挣脱自己的跪舔法术,只是意外而已!
只要自己全力以赴,没有人能完全拒绝自己的跪舔!
走进了会客厅,林大官人就暂时把周应秋放下,开始与座师黄洪宪应酬。
这黄学士四十多岁,按理说应该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但却毫无精气神。
', ' ')('同批人一起行了拜师礼后,然后又将各自的礼物呈上。
林大官人很实在,直接送了一匣名贵的宋版书,匣子里还偷偷压着两根金条。
看着每人都与座师交流过后,林大官人就对别人挥了挥手,淡淡的说:「尔等暂且退下,我单独与老师说几句话。」
别人也理解,林泰来这个解元确实也离谱,便退出去了。
等身边没有别的人后,黄学士主动说:「申相托我稍带了信件,先前不方便给你。」
这就等于直接表明了立场,双方之间对上号了,确实是自己人!
林泰来迫不及待的问道:「为什麽把第一名解元给我了?难道是朝中执政指示的?」
黄学士很沉稳的答道:「与别人无关,是我自行主张,点了你做解元。」
林泰来忍不住又问道:「老师如何想的?似乎无此必要抬爱。」
黄学士反问道:「就算你不是解元?就没有争议了吗?
京师朝廷现在是个什麽样子,有哪些人在关注你,你应该很清楚。」
林大官人不屑的说:「土鸡瓦犬而已。」
黄学士又说:「即便你是乡试的最后一名,照样也会引发某些人的非议。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把解元给了你,先赢得一个名声。」
林泰来有点无语,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黄洪宪今年给了大学士王锡爵儿子王衡一个解元,没想到本时空换成了自己。
黄学士安慰说:「你不必担心,就算解元争议大点,也没关系。
遭受非议后,我会承担所有责任,用辞官来解决问题的,是真的辞官。」
在官场斗争中,一般来说辞官就是结局了,表示付出了代价,按规矩不能再继续政治追杀了。
假如黄学士辞官来应对非议,在规则上是能终结林大官人这个解元的争议。
林大官人试探着说:「那学生我不知该如何报答老师的厚爱了。」
平白无故的为了自己这个虚名解元,就付出这麽大代价,林大官人怎麽听都觉得有点离谱。
黄学士笑呵呵的说:「不用你来报答什麽,我这个隆庆五年的进士,本来就没有前途。」
隆庆五年的会试,主考官座师是张居正现在只能整天闲晃的冯时可冯老爷也是这届的。
然后又听到黄学士说:「但犬子年方二十出头,却在上科万历十四年考中了进士,而且若有贵人照拂,前途肯定比我远大。」
林泰来明白了,黄学士的意思就是,把他自己官位拼掉,换取以后首辅大佬照顾他儿子。
一切从表面逻辑上能解释通了,但林泰来还是觉得,从人性上说不通。
如果这个解元是你黄学士自行安排的,那不就等于是自作主张,给首辅多找了些麻烦麽?
解元带来的争议,怎麽说也是比普通举人更大,给首辅带来的麻烦也更大。
你黄学士儿子还在被首辅捏着,又不可能当卧底。
于是林泰来决定诈一下黄学士,考虑过后,又开口道:
「老师最好还是说实话吧,这个解元到底是谁定下的。
不然的话,我只能以为,你故意制造我和申相之间的疑虑。」
黄学士却苦笑了几声,犹豫了片刻后,「其实有点其他内情,你迟早也会知道。
明年会试可能不好安排,所以申相决定先送给你一个解元。
万一,我是说万一明年真的不行,这解元就是补偿。」
林泰来:「」
这意思就是,明年会试可能比较难办,所以这解元就算是一个安慰奖?
凭啥啊,别的穿越者都是轻轻松松两榜连捷通关,怎麽到自己这里就难办了?
如果连会试都这麽难办,要你申时行这个首辅何用!
黄学士强调说:「申相一定会尽力,但确实有些难处,主要是因为明年会试的主考官是次辅许国。」
很久很久以前,会试主考官都是翰林学士来充当,而近几十年,则开始用内阁大学士轮流充当主考官。
所以基本上是个人就能猜到,下次会试大比的主考官大概是谁。
当今内阁三人中,首辅申时行是万历八年会试主考官,大学士王锡爵是上次万历十四年会试主考官。
只有次辅许国没有主持过会试,所以明年的会试主考官肯定就是许国。
但重点在于,许国是徽商出身,很多扬州盐商比如郑之彦的靠山就是许国。
而林大官人在扬州争夺盐业利益时,完全没给许次辅面子。
林氏盐业把持的两万一千引窝本里,有三分之二是从徽商手里抢来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是林大官人自作孽。
但是只要触动原有利益格局,就一定会得罪人,就算没有许国,也有别人。
林泰来有点不满的说:「首辅压不住许国吗?」
黄学士解释说:「申相也有申相的苦衷,第一,许国这个人脾气执拗火爆,报复心强,又很难说服。
第二,申相也需要许国的支持,很多时候内阁与外朝打嘴仗,都要靠许国出面。」
林泰来不忿的说:「我若为首辅,内阁就不会有别的声音!」
黄学士又想起什麽,提醒说:「此外朝廷还有传言,明年会试的十八房同考官里,某些人可能放弃其他所有位置,只全力争夺易经房的考官位置。」
众所周知,会试和乡试一样,除了《四书》为必学必考之外,考生都会从诗丶书丶礼丶易丶春秋五经里选择一门作为本经。
判卷的时候,会有若干个同考官,以五经为分类,分房判卷,然后将通过试卷提交给主考官。
比如林泰来的本经是《易经》,试卷肯定会送到易经房,由同考官进行初判。
所以只要敌对势力抢到易经房的同考官位置,就肯定能接触到林泰来的试卷。
最后黄学士无奈的叹道:「总而言之,申相肯定会为了你尽力而为,但是各方阻碍因素实在太多,已经不敢保证结果了。」
林泰来:「」
他林泰来何德何能,值当如此拼命阻击麽?
他林泰来究竟做错了什麽,被针对到这个地步?
黄学士除了提供一些最新消息,对林大官人的遭遇也爱莫能助。
乡试还是快速过去,会试才是主菜啊
(本章完)
【麻烦您动动手指,把本网站分享到Facebook脸书,这样我们能坚持运营下去】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