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4(1 / 1)

加入书签

你阿耶的身份撑着,才显得我确实是联络要员,有所准备。而你年青经验不足,没有玄成同往,我同样不能安心。我只是担心,一下将你们俩都折在突厥。”

“又有何惧!”

两人异口同声。既然没了竞争,魏徵与长孙无忌便没了争执,力证他俩有把握跑出来。

最终还是定下了两人同去。

开完小会,没有开大会。其他人还不是李世民谋反集团的成员,这事好办不好说。

他可以积极备战,只说自己觉得突厥有异动。但是提前这么久知道突厥想对天子下手,却不向朝中报信,这事不多想还好,一多想还不漏底了。

魏徵也把出发的时期推后了,收羊毛的队伍先走,他直到七月中才出发,与长孙无忌两人挑了几匹善奔耐力好的骏马,带上李世民派给他们的护卫,先去见义成公主。

第84章 隋大捷 擒可汗

魏徵与长孙无忌的使节二人组现在来往突厥已经如同饮水一般简单了。

经过的部落都会热情招待他们, 有的大部落还会派人护送他们到下一个部落,怕他们出了什么事,导致马邑与突厥交恶, 不肯再收他们的羊毛。

在这种情况下, 两人带着心思去观察, 发现突厥大概是真的准备有所行动。

魏徵若有所思地对长孙无忌说:“也不知郎君的消息是从哪里来, 他在别处恐怕还有人。”

长孙无忌深以为然地点头,两人都想到瓦岗寨了, 李世民不说的话, 谁知道洛阳附近的这股反贼会是他的人马。

其实李世民真的没别的势力了, 但现在恐怕解释不清, 他们不信。

既然路上发现了端倪,两人到义成公主那里就没有拐弯抹角,而是开门见山的发问:“我等此来见突厥抽丁成军, 调动频频, 不知公主这里有无消息?”

义成公主轻轻摇头, “你们来了一时就不能离开了。我已经派人去通知陛下, 但为了避开大军必须绕路而行, 也不知能不能赶得上。可汗他起了野心,听闻陛下北巡的消息便开始备战,连我也一直被瞒在鼓里,近日才得知。他将攻雁门, 图谋陛下。”

她细长的眉毛皱在了一起, 眼下有淡淡的青黑,显然知道消息后就没有睡好。没有即时的通讯手段, 她派出的几拨人有没有成功把信送到,在结果出来前她也不知道。

魏徵抿唇沉思, 长孙无忌一会看他一眼,一会看看义成公主,显出坐立难安的模样——都是演的。

两人商量好了,长孙无忌年轻,听了这样的消息坐不住才是正常。魏徵则要处变不惊,急智之下想出一个有可能成功但风险很大的主意——

“公主,我有一计!”他说。

义成公主显然也是病急乱投医,半点质疑也无,身子微倾,极认真地模样。

“愿闻其详。”

“我二人寻机会与可汗的人联系,道是我家都尉有意谋反,愿与可汗合作。可汗要是见我们,我们或许还有机会逃走报信。”

义成公主摇了摇头,有些失望地道:“这个当口他不会放你们回去,就算想与谋反之人联络也要待以后了。”

“横竖是走不了,不如试一试,从公主这里到见可汗的路上,总比一直被看守在这里有机会。”

义成公主也觉得有理。现在没有别的办法,她又不知道自己派出的人是否送出了消息,多一分机会也要尝试。两个正使逃不脱,但他们带的人或许能跑掉呢。

“我来安排,如有机会,你们能跑就跑。”

义成公主这里当然也有始毕可汗的人,安排魏徵或长孙无忌与他们见面说上话自然不难,难的是说服他们同意带使者去见可汗。

不过魏徵和长孙无忌本来就不是要逃跑,所以另有一番话说。

“我二人需要见可汗商议,至于回马邑与我家都尉联系,有可汗派人即可。”

都说到派人联系商量造反的事了,始毕可汗的人就不敢自作主张了,当下便找个理由向义成公主把人要来,将魏徵一行连同商队都护送到始毕可汗那里去。

义成公主心事重重,看那阵势,恐怕苍蝇都飞不出去,很担心他们这一行人都要折了。

长孙无忌年轻,多少还有点良心不安,回望义成公主的大帐,悄悄跟魏徵道:“以后我们反了,义安公主要恨死我们了。”

魏徵在马上眯着眼哼着不知哪听来的草原歌调,闻言淡淡一笑:“杨氏把宇文氏男丁杀得一个不剩时也没当回事,你又在意什么。”

大隋才多少年,城头变换大王旗这句诗现在没有,但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很多年,大家都很习惯了。本来大隋已经渐渐聚拢人心,有成为新的大汉帝国的希望,但当今天子的骚操作让人心又散了。

反正魏徵虽然是被迫上了贼船,却不是对造反有意见,他一直以来只是觉得造反的时机不对,自己这帮人这么早就心心念念的造反,一个不慎就要变成陈胜这样给别人做嫁衣的势力了,所以总有点怨念。

只到现在,他才觉得是真有希望。

就算死在这次死间任务里他也不惧。对突厥的功业也好,对新朝的功绩也好,郎君会让人给他记一笔的,他不怕死,只怕平生所学所用,生前死后籍籍无名。

就是可惜长孙无忌还年轻,还是要努力一把,一起逃回去才行。

他的这番说辞,始毕可汗也是将信将疑,这路上来回耽搁下来,时间已经进入八月,突厥也已经明牌了,几十万人试图围攻北巡车驾。杨广也得到义成公主的报信,车驾匆匆进入了雁门,而突厥趁势追击,隋军节节败退,几乎整个雁门郡都陷落了,只剩了两县苦苦支撑。。

这个时候,始毕可汗也不是太在意隋人使节是不是想找机会报信了,魏徵和长孙二人此时仍然坚称唐国公想造反,想要与突厥合作,他反而觉得有几分可信。

“如今我将大胜。”他俯视着魏徵这个年长的正使,“与唐国公合作,我又能有什么好处?”

魏徵仿佛早有腹稿,胸有成竹地道:“可汗虽说将要俘获隋帝,但真能长久守住雁门吗?我虽在此处,但也能猜到,隋军恐怕已经从四处赶来增援了吧。可汗若是能助唐国公一臂之力,将来唐国公得天下,愿将朔方、五原送于可汗。”

这话说到始毕可汗心里了。他自己也知道,现在不是入主中原的时候。当然他也不相信唐国公真会愿意割让河南地给他,就算一时送他,这些中原皇帝心里都憋着一口气,等缓过气来就要夺回去。

但他也不在乎。他知道隋朝内部已经处处造反了,如果唐国公也反了,中原大乱,对突厥来说是比现在更好的机会。抓了杨广固然是狠狠羞辱了隋朝,但突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