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9(1 / 1)
时还要感叹一句好舒服、二哥哥你好厉害。
房间本就门窗大开,他还这般无所顾忌的乱哼一通,虽说他两个不在乎别人眼光,可这样明目张胆总归也不太好。
苦笑着停下,蓝忘机捏了捏他鼻尖,宠溺警告了一句:“轻些声叫唤!”
“我很大声吗?”倏然睁眼,魏无羡四下一看并没有看到别人,疑惑问他,“碍着别人了吗?”
倒不是怕碍着别人,实在是他叫的语气有些暧昧,活像是往日行房时唇齿间的旖旎。蓝忘机听得心痒,又不能说明了,只能眼里含笑,摇头再警告一次:“并未碍着别人,只是,轻些声叫唤。”
“哦……”魏无羡自己没听出来,以为他是怕别人听见,不由存了点小心思,嘟着嘴笑道,“那你再替我按按肩膀,力气大些。”
蓝忘机手上力气委实不小,怕按疼了他还时时控制着,谁知道这祖宗不知深浅居然要求力道大些,忍不住问道:“当真?十分劲力只怕你承受不住。”
“当真当真!”魏无羡挪了挪,在他怀里躺好了,点头道,“十分劲力而已,我受得住。”
话虽这么说,蓝忘机还是怕弄疼他,控制着力道,约莫只用了八分力。哪知道刚捏了一下肩膀,魏无羡便疼得要跳起来,脱口喊道:“啊!好疼!”
蓝忘机吓了一跳,忙俯身查看:“魏婴?你怎么样?”
最近没更新是在忙新文啦
正在连载中
《我与神仙开赌局》一个沙雕又正经的玄幻故事
希望大家喜欢
关注一下啦
感谢
第275章 [锁]
第276章 桐月1
蓝忘机是雷打不动的蓝氏作息,不论前一天晚上两人闹到多晚,都能在卯时起作的时辰准时醒过来。
窗外天色还青着,算起来时辰还早得很。
轻手轻脚下榻,蓝忘机盘腿在窗下做早课,好让自家这位祖宗多睡一会。
他们是修仙的人,本就五感灵敏,加上清晨周遭寂静,什么声响都逃不过蓝忘机的耳朵。
只听“咯吱”一声,楼下店小二才打开客栈的大门,一个脆生生娇俏俏的女声便急着凑过来问:“请问小二哥,是不是有位白衣先生和黑衣公子昨夜宿在贵店?”
店小二似乎还瞌睡着,哈欠打了一半硬是生生憋回去,讨好般笑嘻嘻回这姑娘道:“原来是三小姐,您早啊?”
来的正是郭家三小姐,那斗酒大会上一举夺魁的小丫头。笑着颔了颔首,郭三小姐又礼貌问了一句:“请问这二位是宿在贵店吗?”
郭家是汾阳城的大户,这位郭姑娘的祖上都是酿酒为生的手艺人,技艺精湛,素有美名。传到她祖父这一辈更是了不得,在前人基础上发扬光大,创立了汾阳城数一数二的酒坊——甘露堂。
说起这姑娘祖父,郭家老掌柜,也是个志向远大的人。世代从商饱受冷眼,令老爷子无比信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金玉良言,发誓不愿儿孙再似他一般从商,出资创办了汾阳城第一所免费私塾,高价请来名师大儒坐堂,誓要将郭家从地位低下的商贾,拉到仕途上去。
不过天不遂人愿,郭家子息单薄,郭老夫人自打生了郭三小姐的父亲之后便再无所出,一脉单传,人丁凋落,培养后世子孙读书从政的重任便又落在郭三小姐父亲肩上。
不知是不是郭家根基里没有改天换地的命数,到郭三小姐父亲这里,莫说子孙绵延,连男丁也没有一个,郭夫人一连三胎,清一色生得女儿。大概是觉得自己愧对郭家列祖列宗,郭三小姐呱呱坠地那日,郭夫人只是听见接生婆报了句“恭喜夫人,是个小姐……”,一口气没倒上来,竟急得产后血崩,撒手走了。
郭掌柜是读书人出身,骨子里还有些读书人的坚贞,自从发妻亡故,哪怕膝下只留下三个女儿,也没动过续弦的心思,反而将心血倾注到孩子们身上,三个女儿都教养得知书达理,深得汾阳人交口称赞。
尤其最小的这个女儿,在她身上还寄托着郭掌柜对亡故妻子的思念,教养格外上心,不光一改往常女子不能抛头露面的旧习,还主动引退,将生意上的事交给女儿打理。
就连郭三小姐的名字,郭掌柜也暗暗藏了悼亡的心思在里面。因这孩子生辰之日正是郭夫人的忌日,应了
“秋风萧索响空纬,酒醒更残泪满衣。
辛苦共尝偏早去,乱离知否得汝归。
君亲有愧吾还在,生死无端事总非,
最是伤心看稚女,一窗灯火照鸣机。”
一诗中“乱离知否得汝归”一句,取了里面“汝字为名,就叫做郭汝。她又生在三月,临近清明,正是桐花开遍的时节,因此小名便唤作桐月。
郭桐月从小没有母亲教养,虽请了私塾先生在家教她们姐妹读书识字,但就这个小女儿坐不住,不过她年纪小,哪怕顽皮些,郭掌柜也不忍苛责。
父亲骄纵下,郭桐月半点不会女红针织,但她聪敏异常,读得书惯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尤其精通商贾之道,十一二岁上就小有才名。
不过这小丫头书读多了,很有一番自己的主见。特别是在生意上,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旧俗,丝毫不在乎女儿家不该抛头露面的训诫,从父亲手中接管了郭家的甘露堂,成了郭家,甚至整个汾阳城唯一的女掌柜。
魏无羡之前喝过的,美名在外的汾阳竹青酒,就是这小丫头调出来的配方。以汾酒做基,辅以药材,竹叶秘制,酒香牵出药香,药香混着竹叶的清香,入口绵柔,回味甘甜,齿颊留香,三日不绝,一经问世,便深得爱酒之士喜欢。
按说这配方该是不传之秘才对,可郭桐月说了,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酒,没有人知道,永远走不长远。她便代表甘露堂,大方拿出了竹青酒的配方与大家共享,一时间汾阳城家家酿起了竹青酒。
一面面写着竹青酒的酒招子挂起来,过往的商旅、来往的商队总要买来尝一尝,尝过了之后,才知道汾阳竹青酒名不虚传,渐渐的,汾阳竹青酒,竹酒澄芳的名声便打出去了。
魏无羡他两个住着的这家客栈也是,因是汾阳城最大最豪华的一家,来的客人非富即贵,无一例外,只要喝酒,点的最多的就是竹青酒,还指明要郭家甘露堂的竹青酒。
这都归功于郭家做生意讲究“钱财取之有道”,倒不是说其他家酿的不好,配方都是一样的,但甘露堂,从不在原料和价格上做手脚,品质优良,客人都爱喝。
物美又价廉,客栈上下,凭着这酒赚得盆满钵满,从掌柜到伙计,都感念郭家三小姐的恩情,所以甫一见着她便如同一大早见了财神爷,格外亲切,端的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