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1 / 2)
父亲刚到省革委会工作的时候,因为长期被批斗写检查隔离审查,加之生产指挥部里各式各样的Za0F派嚣张,工作蹑手蹑脚放不开。黎政委鼓励父亲放手抓业务,对这个老部下极其信任,使他较快进入了角sE。父亲像回到了五十年代,又开始不分昼夜的工作,为省领导决策提供方案,对具T问题下达处理决定。父亲走遍了全省各地的石油煤矿化工企业,全身心投入燃料化学工业管理中。
文革四年多了,几近破坏的全省石油、煤炭、化工企业,正在恢复生产中。那时江苏省的化肥农药煤炭油料极度缺乏,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吴大胜提出了千方百计解决的要求。作为权宜之计,吴大胜副主任要求,建设一批小化肥厂小农药厂小煤矿,以解燃眉之急。对省革命委员会领导的要求,父亲详细布置靠前指挥,一个点一个点落实。
我每次假期回南京,父亲为了多和我在一起,经常带着我一起参加他的活动和会议。在路上,他喜欢给我讲历史故事,也喜欢描述规模化工业的前景,毕竟他在德国看到的现代工业化,景象太震撼了。父亲常在西桥五号家中请客,与来自全省各地的同事交流。每次聚餐,酒始终是特供洋河大曲,号称土茅台,又便宜又实惠。饭菜非常简单,有一次晚上请客是,凉拌h瓜、大蒜皮蛋、午餐r0U和盐水鸭。那一次,因为天热怕菜坏了浪费,我吃多了皮蛋,夜里拉肚子了,记住了这个菜谱。
常州的小煤矿建设,是程维高负责的,是常州上h煤矿的党委书记,他后来做过省委书记。常州上h煤矿,是父亲经常联系的一个点,那样做方便随时了解基层的情况。程维高做事有板有眼,工作勤奋负责,勇于开拓进取,父亲很喜欢他。那时程维高时常到西桥五号,向父亲汇报有关工作情况,听取父亲的指导意见。
他也和父亲手下工程师们一起,讨论研究常州上h煤矿的建设和开采。苏南以前是有煤的,不过煤矿储存量不大,煤质也不太好。程伟高每次来西桥五号,会带一两个常州的小吃,热天还会带西瓜。当时的西桥五号有一个大院子,院子里有很多树和空地,每当来人工作讨论结束后,父亲会凑几个菜在院里树下聚餐。
有一天晚上,大人在院子树下吃饭,作为临时服务生,我正在青砖小楼走廊准备切西瓜。这时有一个农村模样年轻nV人走进来,说要找父亲。我搬一个小板凳,请这个朴实无华的nV人坐下等一下,然后继续切西瓜。在她的注视下,我刚切一刀,她一下站了起来,说“不行!让我来”,她麻利地就把一个大西瓜切好了。
我端着一大盘西瓜,准备送给大家吃,她一下接过盘子,让我给她带路。我带着她走到了大人们面前,对父亲喊道,有人找你。正在和身边程伟高说话的父亲,抬起头,接着一楞,说,“啊,赵主任,你怎么来了”。父亲站了起来,接过西瓜盘子,对跟着站起来的程伟高说,这位是江苏省革命委员会赵桂香副主任。程伟高赶紧让赵桂香坐到了他的坐位上,然后自己跑回小楼里,搬了一把椅子在他们旁边坐下。
吃西瓜的时侯,听到赵桂香对父亲说,许司令要求我们Ga0好粮食增产,那说啥都是假的,有了化肥每亩多上一点,亩产马上就增加了。……。他们又对全省小化肥企业的建设,谈了一些看法,交换了意见。那时,两位领导讨论的时候,如果不问,坐在旁边的程维高就一言不发,只是认真听。吃完瓜后,程维高和我一起收拾好餐具,我就回房间休息了。程维高又去加入了他们的谈话,那个晚上,他们谈到了很晚很晚。
那时,父亲在南京工作,母亲在徐州,平时我在徐州上学,放假就去南京的家。南京的家给了我家的感觉,这不仅仅是房屋质量好,更多的是安全感。徐州的家不仅仅是破旧的房子,更多的是文革初期的恐怖回忆,那个时候,时刻担心被抄家,担心Za0F派的各种暴力,这些给我留下了野蛮的记忆。
在当时极左思cHa0气氛下,省革委会生产指挥部Za0F派的势力很大,破坏X极强。每当生产指挥部里,Za0F派讲些大话空话,指责父亲不突出政治业务挂帅的时候,黎政委就大包大揽说,是我让他那么做的。这些Za0F派,尽管当时很猖狂,但对黎政委许司令这些现役军人,还是惧怕三分的。Za0F派对文革初期被打倒的走资派,包括彭冲副主任等,都颇为看不顺眼不尊重。生产指挥部Za0F派争着拍军队g部马P,而黎政委这些军人又看不起Za0F派,重用懂业务的人员,而Za0F派又瞧不起地方业务派。这种情况,一直到军代表撤离各级政府机关,才慢慢的发生变化。
黎政委对父亲说,做好业务工作也是突出政治,我调你来这里就是为了抓好生产Ga0业务的,光说些不合实际情况的话,他停下来,指着那些Za0F派又接着说,有他们就够了,他们说的b唱的还好听。黎政委的这些话,大大的鼓励了父亲。黎政委对于父亲组织专业人员做出的各种具T业务方案,几乎不做修改,就以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名义直接发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