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9(1 / 1)

加入书签

马夫:“……”不是,这么浅的伤口,再迟点包扎,它就可以愈合了!

马夫犹豫了一下,在谢以观板下脸之后,迅速拿来白布,将谢以观的手臂绕了一圈又一圈,末了还小声问一句:“郎君,要不要再在白布上抹点狗血?”

看上去更真实一些。

谢以观:“……倒也不必。”

苏彧见到谢以观手臂缠着白布的样子,被惊了一下,随即冷下脸,难得生气地质问护送谢以观过来的金吾卫中郎将:“京城的治安现在这么差的吗?”

金吾卫中郎将:“……”有点想要戳穿谢以观。

谢以观连忙说:“金吾卫来得很及时,是臣麻痹大意,才被刺客所伤。”

就站在苏彧身侧的崔玄斜了一眼谢以观的手臂,白布如雪,干干净净,“谢中丞的伤口没有向外渗血,应是伤得不重。”

谢以观低头苦笑:“确实不重,只是我不如崔阁老,崔阁老真是托陛下的福,又躲过了一劫。”

苏彧淡淡地瞥了崔玄一眼,崔玄冷着脸不再说话。

“知道是什么人吗?”苏彧问。

谢以观说:“尚不知道幕后主使之人,那四个刺客是京城内的二流子,并不是练家子。”

蒙面人是故意诓骗这四个二流子,就算刺杀成功了也未必会真的到约定地点将钱拿出来,如此查起来反而棘手。

谢以观稍稍顿了一下:“待臣手好了之后,臣可根据那四人的描述,将蒙面人大致画出来,虽不知道下半张脸,却能知道身形与眼睛。只是臣怕那人没有得逞,还会再派刺客。”

说完,他眼角微垂地看向苏彧,看上去竟有几分可怜。

苏彧轻笑着说:“知微受惊了,要不这几日也在宫中住几日?如此就不用担心刺客了。”

崔玄忍无可忍:“谢中丞,你受伤的是左手,完全不妨碍你画画。”

谢以观神情自若:“陛下有所不知,臣画画要左右手齐开工。”

第139章

苏彧将谢以观留在了宫中,还让金吾卫去放话,谢中丞身中数刀、危在旦夕,要全程戒严捉拿元凶。

她吩咐谢以观:“这几天,你这个重伤患者就留在宫中,早朝也不要上了。”

谢以观:“……”

他咳嗽了一声:“那臣手上的事……”

他可一点都不比崔玄闲,也就是装一下受伤,偷得浮生半日闲而已。

看苏彧这架势倒是想要来把大的。

苏彧朝他一笑:“放心,朕会让人把公文都送入宫中的。”

谢以观:“……”果然还是那个他熟悉的陛下。

崔玄绷着脸问:“陛下打算让谢中丞在宫中住多久?他一个外男在宫中久住终究不妥。”

谢以观轻笑出声,明晃晃地嘲笑昨晚留在宫中过夜的崔玄。

崔玄冷冷斜了谢以观一眼,谢以观怎能与他相提并论?再说他就住了一夜,算不得长住。

他想了想,既然是苏彧的决定,他不好过于反对,折中地说:“陛下有陛下的考量,那臣这几日不如也留在宫中,以免谢中丞有诸多不便。”

苏彧也没有拒绝,笑着说:“行啊,崔阁老留下来陪谢中丞,你俩做个伴。”

谢以观:“……”倒也不必有崔玄这个伴。

但是苏彧既然已经开了口,谢以观也不会去反对。

于是,两个人一左一右各占了一边的偏殿。

第二天清晨,两人一同来叫苏彧起床,却看到门口的守卫居然是尉迟乙。

崔玄问:“尉迟将军为何在这里?”

虽然皇宫的禁卫军是尉迟乙在管,但是尉迟乙这个大将军自然不是用来守门的。

尉迟乙毫不客气地说:“最近京里不太平,我要替陛下防着刺客。”

谢以观笑了笑:“那尉迟将军该尽快抓到幕后主使才是。”

“这不是等着谢中丞的手好了以后来画吗?”尉迟乙从怀里掏出个药瓶来,“这是我们尉迟家的外伤药,涂在伤口上有奇效,保证谢中丞什么伤不出七日都能好。”

谢以观笑着去接药,尉迟乙顺势就去抓他的左手,谢以观近乎本能地挡了一下,左手灵活得完全不像是受伤了。

两个人齐齐看向他,他神色不变地笑了一下:“托陛下的福,我的伤已经好了。不过陛下让我这几日不要在外露面,还有劳崔阁老和尉迟将军为我保守秘密。”

崔玄、尉迟乙:“……”谢以观的脸皮是不是有点厚?

“咯吱”一声,尉迟乙守着的那扇门被打开,三个人这会儿倒是十分默契地对着苏彧说:“陛下怎么不再睡一会儿?天还早。”

苏彧乜了他们三人一眼,他们三个那么大个儿,就站在她的门口说话,她能熟视无睹吗?

“进来吧,朕刚好有事寻你们商量。”苏彧让他们三个进来。

崔玄突然发现,但凡有谢以观在,苏彧的穿戴特别整齐,虽然按他过去的标准来说,她的头发不够一丝不苟,衣襟不够平整,但已经比在他面前要规矩许多。

是陛下更看重谢以观,还是陛下觉得与他更亲昵?

崔玄微微一顿,很自然就偏向了后一个选择,虽然他每次控制自己想要去帮苏彧整理衣冠的手十分辛苦,但是陛下在他面前更不讲仪态,那必然是觉得他更值得信赖,也更愿意在他面前松懈。

谢以观突然转头看向崔玄,方才是他的错觉吗?他怎么觉得崔玄突然笑了一下?

崔玄冷漠地回了他一眼,脸和在雪山之顶冻了百年的石头没有什么区别,刚刚那一笑大约真的是他的错觉。

苏彧招呼他们三人坐下:“快要科考了,朕其实一直觉得科考科目太多,又一年一考太累。”

崔玄的目光却落在苏彧未拉平整的衣襟上,想着还有谢以观和尉迟乙在,便忍了下来,问:“陛下想要怎么改?”

“一年一次太多,朕想改成三年一次大考,三年一次会试和殿试。科目也不要这么多,朕想要更全面的人才,如果选拔出来的人只会写文章显然是不适合做官的,起码得懂一点算术和基本常识。所以取消其他杂七杂八的科目,只考进士科、工科和武举,报考进士科的人除了考文章之外,还要考算术和综合。”

“何为综合?”谢以观问。

苏彧说:“就是天文地理农耕行商都涉及一点,可以是一些基本常识题。工科算是特殊考试,选出来的人只能先进工部,除非是过了吏部的官员考试或是有朕的调令才能去往其他部。”

听到科考的话题,尉迟乙有些不感兴趣,小声说:“臣去外面为陛下守门。”

苏彧却是把他叫住:“武举朕也想改。”

“陛下想怎么改?”说到武举,尉迟乙来了兴致。

苏彧说:“朕想武举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