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二次战役(8)深远的政治影响(2 / 2)

加入书签

当中央察觉到平壤的敌军出现了“一夜数次惊恐,极度慌乱”的情况时,便立即作出了判断:

敌军“似乎正在准备撤退”,遂命令派遣强有力的侦察部队接近平壤,“进行威慑性侦察,观察敌情并加剧敌方恐慌”;

同时指示:“我志愿军休整五日后,若平壤敌军未撤退,则准备先击败平壤附近的敌军,随后包围平壤,研究攻城策略。若平壤敌军已撤,则向三八线推进。”

当天晚些时候,在“基本确认平壤敌军正在撤退”之后,便指示志司率部队“向平壤进军,伺机收复该地”。

4日新华社电讯:“东西两线的敌军已陷入极度恐慌,急于逃亡。平壤城内的敌军正在疯狂地屠杀百姓,焚毁物资及全城的发电设施,熊熊大火吞噬着整个平壤。朝鲜人民军与我人民志愿军正全力向平壤推进。”

6日新华社电讯:“12月6日下午2时,朝鲜人民军和我国人民志愿军的正规部队正式进入平壤城。”

随后,美军撤退的速度之迅捷、距离之遥远,远远超出了中国领导人及前线指挥的预料。

这段时间里,志愿军的进攻目标、终点和结束时间始终在不断调整和变化,而这些调整和变化往往取决于部队行进的速度和距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