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四次战役(6)汉江的最强防御1 汉江防御战的准备(2 / 2)

加入书签

1938年台儿庄战役打响后,60军以一种比较仓促的方式,被投入到阻击战中。他们的一个营在位于台儿庄东南方向的禹王山一带,遭遇了一支强悍的日寇部队。营长尹国华指挥官兵与敌人进行血战,最后除了营长,500多人几乎都壮烈殉国。

60军当时根本连个能依托的阵地都没有,官兵们只能完全靠自己奋力拼杀。在随后的作战中,该军542旅旅长陈钟书都亲自上阵杀敌,最后不幸中弹身亡。开战不过3天,60军便已损失惨重。

最后,60军把禹王山作为自己的中心阵地,顽强抵抗,硬是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还重创了日寇。虽然赢下了战斗,但60军前线作战的8个团里,有7位团长牺牲或负伤。

60军中的大部分士兵皆来自云南,有抽烟的喜好,所以当你看到有士兵背着两杆“枪”,一杆大烟枪,一杆军用枪时,那多半就是来自这支部队的战士了,因而曾经的60军也被人调侃为“双枪将”。

这样一支勇武的军队,让国军内部不少人感到忌惮。抗战胜利后,他们的军长龙云被软禁起来,失去了“领头羊”的60军,要枪没枪,要粮没粮,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的战斗力都很差,因而被人们戏称为“六十熊”。

60军全体官兵也觉得很窝囊,担任军长的曾泽生更是厌倦了内战。他们滇军走出云南是为了保家卫国,而不是与同胞搏命,在权衡利弊后,曾泽生决定战场起义,并获得了全体将士们的支持响应。

1949年1月,起义后的60军被授予了解放军第50军的番号,军长依然是曾泽生。

解放军对国民党滇系部队的评价是,这支部队擅长阵地战和山地作战,士兵经过严格的训练,军事技能非常出色,能够吃苦耐劳,善于攀爬山地。他们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即便面临严峻形势,仍能坚守阵地,不轻易撤退。虽然滇系部队在作战中表现出缺乏灵活性和机动性的不足,但整体作战非常团结,并且具有强烈的乡土观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